小学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提升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问题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完全解放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求学的第一阶段,作为启蒙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激发创新意识和开拓性思维。跟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学生今后的发展。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成为关键问题。根据现在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还需进一步壮大和充实。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大都偏向理论型,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影响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
  (二)教学和管理观念落后。学校的管理者和部分教师还不能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中完全转变过来,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依据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学管理者的认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创新意识,在实际应用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智研究。小学生的年龄一般是7-13岁,正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心理素质也都较差。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老师虽然谨遵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但是对学生的心智问题并不关注,导致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盲目性、教条性等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得不到发展。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管理下学习兴趣很容易缺失,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较低的情况,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关键。培养全能型人才是当下教育的宏观目标,而对小学生的培养主要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或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必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在招募教师的过程中应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不仅保证较高的理论基础,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
  (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管理,不仅要改变管理方法和手段,更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以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孩子能否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关键。在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培养,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内课外双重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应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设备和教学氛围两大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习兴趣,更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建和完善。一方面,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全面适用。孩子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很多的课外活动,教学设备如果配置不全面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个和谐的班级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为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
  四、结语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其变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學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传统教育观念很难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关注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管理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柳文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4,32:89.
  [2]杨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11-12.
  [3]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16:94.
其他文献
智障儿童是义务教育中重要的教育对象,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尊重和关怀。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教师都不应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那如何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呢?又怎样在高效课堂中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呢?下面就我校智障孩子在高效课堂中的学习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断需要,各种环境变化的种种挑战,我县的教育事业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思南的课改正在倡导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在此,为了适应我们新课改下的教学,对“课堂教学”改革谈一点见解。  一、在课改中,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从生理角度看,不同人所擅长的学习方式不同,有视觉性、听觉型、动觉型等等,然而,很多教师认为似乎只有
目的构建携带肿瘤抗原CML28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2/CML28),检测其体外转染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后对DCs的影响和目的基因
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课文风格的领悟,是非常重要的。对作家作品的风格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文本的认识深度。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握文章风格,深入地研读文本。  一、把握文章风格,首先是仔细分辨实与虚的关系问题  我们以鲁迅的文章为例。  鲁迅的《故乡》(九年级上)是篇很好的小说。我们老师传统的讲法是分析其人物,了解其故事情节。但我也听到过,从风格上讲,有老师把《故乡》当意识流小说来读的,当抒情散文来读的
随着大数据时代翩然而至,大数据正无孔不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信息化手段正不可抗拒地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助力。  一、中职语文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正如《纲要》所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贮和利用,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技能。语文是中职学
以辽宁省千山和黑龙江省帽儿山为调查区,对中国东北异翅亚目昆虫进行了采集、鉴定和整理.共记录东北异翅亚目18种的分布记录,其中有东北新纪录种3种.这些信息是东北异翅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