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基因型分布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的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在RA患者中的基因型分布。

方法

统计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光华医院检测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药物相关基因(MTHFR677C/T、MTHFR1298A/C、ABCB13435T/C、DHODH19C/A和CYP1A2734C/A)RA患者基因分型结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Hardy-Weinberg检验等位基因分布的独立性;各基因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使用Cytoscape软件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基因型进行关联构网分析。

结果

151例患者中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各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对甲氨蝶呤应答好,中等耐药基因型(MTHFR677CC/MTHFR1298AA/ABCB13435CT)(16例,占13.5%)和对来氟米特应答好,不良反应风险中等基因型(DHODH19CC/CYP1A2734AC)(25例,占28.4%)在RA患者中比例最高。根据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预测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导致高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为2.9%,与实际出现患者基因型所占比例1.8%相近。对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种类及比例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基因型分析结果进行关联构网分析,发现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从高到底依次为肝损伤(35例,35.4%)、白细胞减少(14例,14.1%)、血小板减少(2例,2.0%)、口腔溃疡(2例,2.0%)、皮疹(1例,1.0%);发生不良反应频率处前2位的基因型分别为MTHFR677CT/MTHFR1298AA/ABCB13435CT、DHODH19CA/CYP1A2734AC,验证RA患者药物相关基因型与其临床表现具有一致性。

结论

RA患者基因型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2.9%的RA患者可能会因甲氨蝶呤耐药、应答差,联用来氟米特后毒副反应增高而停药,其中引起肝损伤比例最高,需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管捆绑外引流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同一治疗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胰管捆绑外引流的胰肠吻合方式。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63.1±8.1)岁(范围:46~77岁),体重指数(24.8±3.2)kg/m2(范围:18.8~29.1 kg/m2)。合并高血压
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占全球50%,手术切除是实现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肝胆外科手术中阻断入肝血流,减少术中出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肝门区的解剖分离是实现入肝血流阻断的前提。肝门板系统是覆盖在肝门部入肝管道上的一层厚结缔组织,肝门板下降可协助降低肝门区的解剖难度。肝门板系统内隐藏的第四肝门是门短静脉的集中区域,系统内的交通血管是引起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效果降低的解剖基础。相对固定的肝门板位置
胰瘘是胰体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性文献对胰瘘定义的标准化,胰瘘及其分级与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更为密切。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风险因素评估、预测模型建立、胰腺断端处理方式等为目前热点课题。随着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在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广泛开展,胰腺离断及残端处理方式的选择更加复杂多样,手工缝合还是器械闭合,仍无统一规范,应视胰腺离断部位的质地、厚度、是否合并炎症等个体化选择。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新辅助治疗能改善非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因而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其在可切除胰腺癌中的价值仍然存在争议。虽NCCN指南已推荐具有高危因素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优先进行新辅助治疗,但对具体标准、治疗方案、用药周期及手术时机选择尚无共识,仍需要更多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做支撑。近年来胰腺癌液体活检及影像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将有助于解决现有的一些临床问题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国际OA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问题的加剧,其患病率将明显增加。而由于高致残性,OA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指导相关专业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对OA患者进行慢性病管理,风湿免疫疾病慢性病管理全国护理专家协作组成立了由护理专家组成的小组,另外纳入了来自风湿免疫、骨科、康复科、营养科及心理领域的专家,共同对OA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做出了共识建议。本建议包括12
探究风湿病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方法及经验,讨论如何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介绍风湿免疫科慢性病管理软件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医院及社区风湿病慢性病管理的管理流程,风湿病通过慢性病管理的干预,能有效提高风湿病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