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道德经》有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谓:好的领导者,民众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一等,民众亲近并赞美他;再次一等,民众畏惧他;最次一等,民众轻侮他。
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也体现了同样的道理。
因为其能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制定出科学合理周密的制度法律规范,民众有本可依,有法可循,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只需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即可。宽容与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自然形成。这样的领导者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民众都忘记他的存在了。领导者与民众之间形成一种自然而融洽的关系,如同《论衡》所说,“政之适也,君臣相忘于治,鱼相忘于水,兽相忘于林,人相忘于世。故曰天也”。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依法治国,民众积极主动,那么领导者就会显得很轻松,很从容,好像无所事事的样子,就像《周易》中所说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若非如此,而是朝令夕改,忽东忽西,那么民众无所适从,就会表现得被动、消极、怠惰,甚至会铤而走险,领导者就会疲于应对,紧张忙乱,哪里还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度。
领导者本人应正直无私,诚信友善,有甘于奉献的精神,甘为公仆的意识,“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如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不争名夺利,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尊重自然的规律,尊重人性的差异,尊重民众的意愿,尊重民众的选择,就像天地不逼迫万物强行一致一样,讓民众也能“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
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也体现了同样的道理。
因为其能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制定出科学合理周密的制度法律规范,民众有本可依,有法可循,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只需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即可。宽容与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自然形成。这样的领导者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民众都忘记他的存在了。领导者与民众之间形成一种自然而融洽的关系,如同《论衡》所说,“政之适也,君臣相忘于治,鱼相忘于水,兽相忘于林,人相忘于世。故曰天也”。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依法治国,民众积极主动,那么领导者就会显得很轻松,很从容,好像无所事事的样子,就像《周易》中所说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若非如此,而是朝令夕改,忽东忽西,那么民众无所适从,就会表现得被动、消极、怠惰,甚至会铤而走险,领导者就会疲于应对,紧张忙乱,哪里还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度。
领导者本人应正直无私,诚信友善,有甘于奉献的精神,甘为公仆的意识,“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如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不争名夺利,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尊重自然的规律,尊重人性的差异,尊重民众的意愿,尊重民众的选择,就像天地不逼迫万物强行一致一样,讓民众也能“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