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指导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熟悉自己的专业,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方法等。但因为该门课程的特殊性,在开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统一、授课形式过于单一等。本文分析了专业指导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指导课程;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2
开设专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其原因是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不同于本科学校的传统专业,开设时间短且课程设置新颖。对于高职学生,想准确定位自己的专业,快速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内涵,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专业的学习技巧。[1]针对这些情况,很多高职院校选择开设专业指导课程。
一、专业指导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在专业学习上给学生以帮助,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专业指导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是让学生了解专业?还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抑或是指导学生获得专业技能?有些高职院校把专业指导课与就业指导课混为一谈,也有的把专业指导课定位为辅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这不免与学校开设的其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交叉、重叠,使教师很难开展课程教学。
(二)教学内容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专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安排的一门课程,暂时没有任何统一的教材。很多学校只是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不发给任课教师任何参考资料,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一切全凭教师自己安排。这就造成了每一位教师都只能根据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来安排授课内容,所以会出现同一个专业、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因为授课教师的不同而学习完全不同的内容。
(三)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指导课程是按自然班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基本都是固定在教室里以理论讲授的方式为主。既没有教材,又没有明确的课程规划,还要按照传统的模式来上课,使得很多学生觉得专业指导课程空洞且意义不大,也就无兴趣可言了。
二、专业指导课程开设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开设目的,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专业指导课不同于就业指导课,也不能等同于专业课程辅导课。它应该定位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开设情况,准确把握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及专业技能的实践途径。通过专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学什么的、该怎么学,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及习得途径等。[2]
教学目标也应该细化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比如:大一上学期,专业指导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熟悉专业情况,对专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大一下学期,专业指导课程应该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大二则应该把重心放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习得与实践上面。当然,不同专业的专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会有所不同,侧重点也会因专业而异。
(二)统一规划授课内容
任何课程的开设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规划、教学大纲以及统一的授课内容。专业指导课程虽然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也应该由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牵头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主要授课内容。鉴于专业指导课程没有教材可参照,学校应该组织同一专业的专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集体备课,与专业负责人一起讨论商定出每学期课程开展的主题或核心任务,围绕这一主题或核心任务,细化每周的授课内容,具体到每堂课的课堂安排。这样就会让授课教师授课时有章可循,使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三)合理安排师资,灵活运用多种授课形式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师资缺乏,大多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部分高职院校只能安排公共课教师或是其他非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这些非专业教师本身对专业都不甚了解,却要去教授专业学生,岂不成了“外行指导内行”?针对专业师资短缺的现象,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指导课程可以采取大班授课模式,也可以采取不同班级分时段交叉上课的模式,这样一个专业教师可以带多个班级。
另外,专业指导课程的授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只局限于理论讲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模式。比如:开展名家讲座,邀请业内人士谈本专业最新动态、发展行情;安排学生观看专业学习相关视频资料;布置学生进行具体的专业调研;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真实场景的专业实践活动;举行本专业书籍读书交流会;举办跟专业学习相关的演讲比赛等竞技活动。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区别于其它传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从单纯的课堂听讲中解放出来,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3]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固定模式可循,需要教学工作负责人和任课教师一起研究,制定统一的授课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鉴于部分师生对专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职院校应该把专业指导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并严格执行。增进师生对专业指导课程的了解,使大家认识到专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专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上好专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4]另一方面还要在全面了解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探索切实可行的授课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3):61-63.
[2]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勇兰.对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5(3):23-26.
[4]熊亦武.高校教学教法研究[M].西安:陕西大地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指导课程;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2
开设专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其原因是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不同于本科学校的传统专业,开设时间短且课程设置新颖。对于高职学生,想准确定位自己的专业,快速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内涵,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专业的学习技巧。[1]针对这些情况,很多高职院校选择开设专业指导课程。
一、专业指导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在专业学习上给学生以帮助,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专业指导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是让学生了解专业?还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抑或是指导学生获得专业技能?有些高职院校把专业指导课与就业指导课混为一谈,也有的把专业指导课定位为辅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这不免与学校开设的其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交叉、重叠,使教师很难开展课程教学。
(二)教学内容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专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安排的一门课程,暂时没有任何统一的教材。很多学校只是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不发给任课教师任何参考资料,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一切全凭教师自己安排。这就造成了每一位教师都只能根据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来安排授课内容,所以会出现同一个专业、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因为授课教师的不同而学习完全不同的内容。
(三)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指导课程是按自然班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基本都是固定在教室里以理论讲授的方式为主。既没有教材,又没有明确的课程规划,还要按照传统的模式来上课,使得很多学生觉得专业指导课程空洞且意义不大,也就无兴趣可言了。
二、专业指导课程开设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开设目的,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专业指导课不同于就业指导课,也不能等同于专业课程辅导课。它应该定位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开设情况,准确把握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及专业技能的实践途径。通过专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学什么的、该怎么学,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及习得途径等。[2]
教学目标也应该细化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比如:大一上学期,专业指导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熟悉专业情况,对专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大一下学期,专业指导课程应该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大二则应该把重心放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习得与实践上面。当然,不同专业的专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会有所不同,侧重点也会因专业而异。
(二)统一规划授课内容
任何课程的开设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规划、教学大纲以及统一的授课内容。专业指导课程虽然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也应该由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牵头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主要授课内容。鉴于专业指导课程没有教材可参照,学校应该组织同一专业的专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集体备课,与专业负责人一起讨论商定出每学期课程开展的主题或核心任务,围绕这一主题或核心任务,细化每周的授课内容,具体到每堂课的课堂安排。这样就会让授课教师授课时有章可循,使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三)合理安排师资,灵活运用多种授课形式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师资缺乏,大多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部分高职院校只能安排公共课教师或是其他非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这些非专业教师本身对专业都不甚了解,却要去教授专业学生,岂不成了“外行指导内行”?针对专业师资短缺的现象,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指导课程可以采取大班授课模式,也可以采取不同班级分时段交叉上课的模式,这样一个专业教师可以带多个班级。
另外,专业指导课程的授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只局限于理论讲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模式。比如:开展名家讲座,邀请业内人士谈本专业最新动态、发展行情;安排学生观看专业学习相关视频资料;布置学生进行具体的专业调研;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真实场景的专业实践活动;举行本专业书籍读书交流会;举办跟专业学习相关的演讲比赛等竞技活动。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区别于其它传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从单纯的课堂听讲中解放出来,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3]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固定模式可循,需要教学工作负责人和任课教师一起研究,制定统一的授课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鉴于部分师生对专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职院校应该把专业指导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并严格执行。增进师生对专业指导课程的了解,使大家认识到专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专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上好专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4]另一方面还要在全面了解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探索切实可行的授课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3):61-63.
[2]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勇兰.对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5(3):23-26.
[4]熊亦武.高校教学教法研究[M].西安:陕西大地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