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与人交往的主动性的培养与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大胆表现自己,增强幼儿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交往主动性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性格初步形成期,如果在此时教师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幼儿能够在表现自己方面实现较大的主动性,那么对于幼儿之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正是为了使幼儿能够敞开心扉,对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幼儿健康成长。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如何增强幼儿的交往主动性。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爱的语言、鼓励式语言和引导式语言。
1.爱的语言
幼儿往往有着极为敏感的感知能力,很容易在别人的语言中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幼儿教师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应极为注重这一特点,在与他们相处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情绪,不让自己带有情绪的语言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幼儿教师如果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体现在对幼儿的语言中,幼儿很可能理解为教师对自己的不满,很容易引发幼儿的自卑情绪。因此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多加注意,要热爱自己的每个幼儿,只有投入了真情实感,才能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对幼儿的爱。用带有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幼儿才会在充满爱的语言环境中放开自己,才能实现与别人的主动沟通。
2.鼓励式语言
好幼儿是夸出来的,尤其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心智都还很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这也是大多数幼儿受到批评后忍不住大哭的原因。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多多向幼儿传递自己对他们的期待,而不是将满心埋怨丢给幼儿。在鼓励声中,幼儿会认为自己是有许多优点的,因此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更加容易使他们表现自己。
3.引导式语言
幼儿园时期的学习任务较轻,往往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更要禁用一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有可能削弱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对其以后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要多向幼儿问“为什么”,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思考力以及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幼儿的回答出错时,不要想着急于纠正,而应引导幼儿进行二次思考,比如,可以这样说:“你再想一想这个问题,看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呢?”或者:“老师的答案和你的不太一样,是不是老师做错了呀?”多多向幼儿发问,锻炼其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委婉地告诉了幼儿要认真仔细。通过引导式的教学语言,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上课积极性,进而实现积极发言,为其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吻合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脱离严肃无味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能力,使幼儿的主动课堂参与成为常态,也才有可能使这种沟通的主动性形成惯性,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主动与人交流,大胆表现自己。
1.构建互动课堂
幼儿园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幼儿对于一些常识性问题达到基本认识,重点不是让幼儿掌握众多知识点,而是培养幼儿对于某个领域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就没有必要以传授较多知识为主。用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对幼儿的性格造成一定影响,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泄气的心理,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课堂互动,让幼儿根据一个问题进行看法的阐述,教师不要设置标准答案,只要幼兒有话可说,便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互动课堂的建立使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加,有利于同学关系的建立,而且全班参与性的课堂互动,会消除幼儿的紧张感,从而放开自己,投入到课堂大讨论中,从集体活动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可以实现与教师和同学的主动交流与合作。
2.建立游戏课堂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即使是在课堂上,他们也无法阻止自己对一些好玩的事情的想象或者直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其认为有意思的行为活动。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游戏课堂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打破传统课堂对幼儿天性的桎梏,解放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回归自我,展现本真。释放天性是使幼儿迅速消除紧张感最有力的做法,因此,游戏课堂对于幼儿表现欲望的激发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增强幼儿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并不是说将每个幼儿打造成开朗的外向型幼儿,毕竟性格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幼儿在与别人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最基本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无法将自己的看法完整表达出来的状况,这也是我们开设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在适当的境况下表现自己,为自己争取话语权以获取自己应有的某种权利,这无疑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卫萍.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2]刘嫄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探析[J].学园,2014(26).
[3]徐秀玲.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1(05).
编辑 韩 晓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交往主动性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性格初步形成期,如果在此时教师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幼儿能够在表现自己方面实现较大的主动性,那么对于幼儿之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正是为了使幼儿能够敞开心扉,对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幼儿健康成长。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如何增强幼儿的交往主动性。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爱的语言、鼓励式语言和引导式语言。
1.爱的语言
幼儿往往有着极为敏感的感知能力,很容易在别人的语言中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幼儿教师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应极为注重这一特点,在与他们相处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情绪,不让自己带有情绪的语言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幼儿教师如果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体现在对幼儿的语言中,幼儿很可能理解为教师对自己的不满,很容易引发幼儿的自卑情绪。因此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多加注意,要热爱自己的每个幼儿,只有投入了真情实感,才能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对幼儿的爱。用带有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幼儿才会在充满爱的语言环境中放开自己,才能实现与别人的主动沟通。
2.鼓励式语言
好幼儿是夸出来的,尤其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心智都还很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这也是大多数幼儿受到批评后忍不住大哭的原因。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多多向幼儿传递自己对他们的期待,而不是将满心埋怨丢给幼儿。在鼓励声中,幼儿会认为自己是有许多优点的,因此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更加容易使他们表现自己。
3.引导式语言
幼儿园时期的学习任务较轻,往往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更要禁用一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有可能削弱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对其以后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要多向幼儿问“为什么”,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思考力以及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幼儿的回答出错时,不要想着急于纠正,而应引导幼儿进行二次思考,比如,可以这样说:“你再想一想这个问题,看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呢?”或者:“老师的答案和你的不太一样,是不是老师做错了呀?”多多向幼儿发问,锻炼其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委婉地告诉了幼儿要认真仔细。通过引导式的教学语言,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上课积极性,进而实现积极发言,为其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吻合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脱离严肃无味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能力,使幼儿的主动课堂参与成为常态,也才有可能使这种沟通的主动性形成惯性,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主动与人交流,大胆表现自己。
1.构建互动课堂
幼儿园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幼儿对于一些常识性问题达到基本认识,重点不是让幼儿掌握众多知识点,而是培养幼儿对于某个领域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就没有必要以传授较多知识为主。用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对幼儿的性格造成一定影响,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泄气的心理,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课堂互动,让幼儿根据一个问题进行看法的阐述,教师不要设置标准答案,只要幼兒有话可说,便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互动课堂的建立使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加,有利于同学关系的建立,而且全班参与性的课堂互动,会消除幼儿的紧张感,从而放开自己,投入到课堂大讨论中,从集体活动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可以实现与教师和同学的主动交流与合作。
2.建立游戏课堂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即使是在课堂上,他们也无法阻止自己对一些好玩的事情的想象或者直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其认为有意思的行为活动。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游戏课堂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打破传统课堂对幼儿天性的桎梏,解放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回归自我,展现本真。释放天性是使幼儿迅速消除紧张感最有力的做法,因此,游戏课堂对于幼儿表现欲望的激发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增强幼儿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并不是说将每个幼儿打造成开朗的外向型幼儿,毕竟性格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幼儿在与别人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最基本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无法将自己的看法完整表达出来的状况,这也是我们开设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在适当的境况下表现自己,为自己争取话语权以获取自己应有的某种权利,这无疑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卫萍.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2]刘嫄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探析[J].学园,2014(26).
[3]徐秀玲.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1(05).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