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态—社会和谐”是我一生的乐趣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381598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八十年代末读生态学硕士前,我在民族学研究领域工作了十年。看到过云南许多世居民族(国外称原住民)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桃花源场景。后来参加了福特基金会支持的社会林业推广项目,作为民族学研究者与从事林学、农村经济学研究者合作,更加深了对世居民族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理解和研究兴趣。在泰国攻读生态学硕士和后来读流域管理博士期间,有更多机会访问东南亚原住民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良好实践。所看到的“桃花源”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在自然呵护下,敬畏地享用着生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的生计和价值观使他们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和谐也与自己的内心和谐。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为了调查洪水原因,我走访了金沙江一些小流域。看到当地森林砍伐为基础的GDP不仅造成下游洪水泛滥,更给当地生态和世居民族的生计造成毁灭性后果。1998年也是我第一次访问拉市海,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在一个美丽而饱经创伤的湖泊流域恢复生态-社会和谐关系。


  之后,我创办了一家民间组织“绿色流域”。在拉市乡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拉市海参与式流域管理委员会并规划实施一系列世居民族参与的流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并获得美国乐施会、香港乐施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南都基金会、友成基金会、世行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的支持。
  在过去的16年里,我们通过纳西族和彝族社区资源自我管理方式,修复和保护了流域生态,建立了多样和可持续的生计,增强了社区面对市场与气候变迁风险的复原韧性。 项目搭建了NGO、地方政府与村民建设性对话平台—流域管理委员会,还成立了四个世居民族的自治组织:纳西族“西湖村流域小组”、纳西族“拉市海渔业协会”、纳西族“海东村灌溉协会”和彝族“波多罗村流域小组”。
  这些项目都遵循着生态-社会系统良性运作模式,即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通过制度建设,可持续地利用资源来发展社会经济,并向系统外部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例如:流域保护和管理使流域居民享有环境福利。拉市海的水是丽江古城主要水源,下游古城几十万居民享有古城小桥流水惬意生活和每年一千多万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拉市海越冬鸟类保护,吸引每年几十万中外游客来此旅游和观鸟。不仅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也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西湖村治理水土流失,发展混农林和生态种植水果,大大减少了泥沙淤积和污染。渔业协会健全管理制度,取缔了非法网具,拉市鱼成为丽江特色食品,也为越冬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灌溉协会带领村民连续6年度过特大干旱,生态种植果蔬,收入增加,面源污染减少了。上游彝族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和生态旅游,还保护了2万亩水源林,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高寒山区天然林保护与生计保障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尊重生态的人类发展活动才可持续。应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管理制度并调节资源保护和利用,上游和下游利益。达到这一点,需要各方协调。NGO一方面协助社区进行公共资源管理,一方面要与政府沟通协调。当地居民才是资源的主人,但社区也需要组织起来实施资源管理项目。有了资源管理的主体,还需要一定的能力建设。除了培训,实践是最好的方式,村民们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经济能力(农、林、牧、渔业,旅游业),社会能力(社会合作、组织活动),政治能力(议事、倡导、监督和影响决策)得到了增强。


  近年,国务院扶贫办减贫中心考察了波多罗彝族村社区发展经验, 决定将该经验收进国际扶贫案例库向国内外推介。现在拉市海项目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赤道奖”,将同其他20个原住民社区良好实践一起向世界推广。
  如果说,拉市海有经验可谈,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尊重世居民族资源管理的权利。十六年,时刻记住他们是桃花源的主人,我们不过协助他们管理自然资源和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拉市海山区彝族属诺苏支系,自古延续的平等互助关系是彝族社区最重要的价值观。波多罗由五个家族组成,早先的23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32户。村庄以亲属关系为基本支撑,家族纽带维系着邻里间的团结,本土的互惠和利益分享制度经年不变。尽管多年来各家各户忙于砍树、忙于生计,但始终保持村庄最核心的价值观。这是彝族社区最重要的社会资本,也是绿色流域能够推动社区进行参与式发展的基础。  2003年,来自5个大家庭的25
期刊
2000年农村参与式评估中,老百姓提出的需求之一就是希望修一条公路。山区的“贫”往往是因为“困”,“困”成了发展瓶颈,打开这个瓶颈,就可以沟通市场,获得发展的信息,参与到更广大世界中来,村庄发展就有了更开阔的道路。  彝族山区路很艰险,修公路非常不容易。村里开了几次会,大家都认为,大锅饭没有效率,承包到户对老弱家庭困难较大,有违彝族传统的互助精神。最后大家决定,根据路段难易程度定桩,每家100米任
期刊
越是靠大自然生活的人们,离自然灾难就越近。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气候变化的每一个细微影响,任何一场灾害都可能摧毁一年的生计或者多年辛劳积累的财产。  2008年2月,彝族山区遭遇多年不遇大雪灾,牲畜被冻死,水管被冻裂,土豆籽种被冻伤。祸不单行,雪灾之后紧接着风灾,全村三分之一的房屋瓦片都被掀落,大树被吹倒。乐施会、绿色流域、丽江慈善总会等发起了对上南尧8个村的总体救助。  紧急救灾结束之后,绿色流域深
期刊
2003年冬天,波多罗村全村20多名妇女挤在火塘边,共同讨论成立妇女夜校的事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上课地点、讨论如何给老师报酬、如何打分、甚至一起商量了教学内容。妇女们提出来想学科技、学汉语、学种药材、种花椒树、海棠树,还想学烹调……总之,什么都想学。她们为自己的家庭设计着各种充满想象的美好未来。  “妇女夜校”项目启动时,山上彝族老百姓基本上不会讲汉话,大多数成年人没上过学。老村长说,到城里
期刊
2006年初,绿色流域获得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的资助,在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是世行首次资助民间公益组织自下而上地整合中国乡村水资源管理传统,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管理与自己的生活休戚相关的自然资源。  海拔2400米的丽江有雪山、湖泊和众多的河流,却是一个出产旱地作物的地方。冬天种小麦菜籽和豆科作物,夏天种玉米土豆。旱地作物不
期刊
历史上,彝族是一个半农半牧民族。林间放牧牛羊,山地轮歇耕作荞麦、燕麦、玉米和土豆等,再加上林下采集,生计来源丰富多样。爷爷时代种过当归、附子等药材,所以当地又被称作“药山头”。到了以粮为纲的年代,山上开始大种土豆。纳西族老乡说你们洋芋这么好,不是药山头,是洋芋厂了。于是,“洋芋厂”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了今天,反而让人忘了村庄真正的名字——波多罗。  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在山下的纳西族村庄展开之后,波多罗
期刊
早在通路通电的那几年,每到年底做来年规划的时候,老村长总是说:“现在路有了,电也有了,你们为我们做了很多了,今后要靠我们自己了。”多年以来,作为外部支持者的乐施会和绿色流域始终没有简单地以发放物资的方式开展扶贫,而是陪伴着波多罗一路艰难走来,践行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  村民有自己信得过的组织和领导人,继老村长之后,以刘正伟为代表的一批中年人成长为带头的核心力量,还有刘雁这样优秀的年轻后生。由
期刊
波多罗村位于大山垭口下的山坳里,东西两侧的古帕觉和阿则雄吉古像两座绿色的屏障。清晨,当雾霭散去,古帕觉身后的玉龙雪山矗立在金色阳光下。逃过砍伐劫难的冷杉林和松栎混交林依然覆盖着山岭,春夏之间,高山草甸间便是一片杜鹃花的海洋。  波多罗曾经森林密布,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很久一段时间,地方财政靠木头,老百姓生计靠木头。在全民砍树的大格局之下,波多罗也参与到了商业性砍伐中。家家户户几乎都靠伐木维持家
期刊
阿六叔与许多与普通社区基层干部的差别在于他有公益心,可以为村民的利益去努力。公益心已经成了今天一盘散沙的乡村社会的稀缺资源。  几年前,阿六叔就在寻找一条不依赖外部援助靠着自己力量自我发展的道路。2009年的时候,他说:想依靠乐施会永远在这里支持是不现实的,绿色流域总有一天要离开,他们离开后我们怎么办?人家带领我们启动项目,剩下的要靠自己了,养一个儿子到了18岁你也要自己走了嘛。  2008年绿色
期刊
早在2000年做农村参与式评估时,让保护者从保护成效中受益的生态旅游概念就被提出来了,这是于晓刚说服老百姓要保护森林的一大理由。几年之后,生态保护已初见成效,山里的鸟儿多了起来,猕猴、狗熊等野生动物逐渐又有了踪迹,这时,波多罗要以她最美丽的风光迎接客人的到来。  波多罗村生态旅游经历了两年的筹备过程,2008年,绿色流域先请来专家到山上考察,跟村民介绍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村里成立了旅游小组,大家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