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难言欢笑,虽然沪指有超过6%的涨幅,但很多人账面上并未盈利。随着板块及个股的增多,市场变数的增加,在A股市场赚钱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但2018年如果能化繁为简地找到投资技巧,则依然是值得期待的一年。笔者认为,连续经历了两年半低迷的创业板,或许在2018年迎来翻身仗。
2017年创业板指数跌幅超10%,继2016年全年跌幅27.71%后再次收出实体阴线。与沪指2017年超过5%,深成指超过8%的涨幅,再对比上证50超过25%,沪深300接近22%的上涨,创业板已经被大资金所抛弃。在2015年的超级牛市中,创业板指数上涨84.41%,成交额28.44万亿,而2016年则有21.5万亿,成交下跌24%。2017年再次缩水至16.46万亿,市场动能和投资者兴趣缺失。创业板从高位跌落有多方原因,一方面是牛市结束高杠杆时代终结后,资金不愿介入此类股票,另一方面本身的估值过高和业绩的下降,一些谨慎逐利资金避而不及。
经过两年多的下跌,创业板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这一点从动态市盈率上有明显体现。2015年6月,创业板市盈率达到历史新高的155倍,到了2015年年底,降至96.2倍,2016年年底为61.6倍,2017年年底为50倍左右。对比主板和蓝筹,这样的市盈率会引发更多投资者和资金的关注。
从周期来看,创业板从2012年12月展开上升行情,直到2015年6月结束,上升周期达到30个月,而随即的下跌行情至2017年12月,也刚好30个月。以股市神奇的周期规律看,是存在反弹机会的。而随着IPO的放缓,以及打新收益的逐步下降,创业板中的优质股有望再次成为理性资金热捧的对象。
从2015年初的卖房炒股到2016年的卖股炒房,2017的股市维持平淡,这一年的楼市在政策精准调控下也风光不再。从2012年开始,中国股市与楼市的关系呈现反向走势,如果照此规律看,2018年最可能打破僵局的还是股市,在这种趋势下,主板连同创业板同时飙升,重演2015年牛市奔腾的概率极小,资金在一些蓝筹股獲利了结后,进入中小板及一些高增长预期的创业板股票,可能性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创业板赚钱效应的累积需要一个过程,其次因为业绩的不同,个股分化会更为惨烈,价值投资依然是市场的主流。对此,投资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2017年创业板指数跌幅超10%,继2016年全年跌幅27.71%后再次收出实体阴线。与沪指2017年超过5%,深成指超过8%的涨幅,再对比上证50超过25%,沪深300接近22%的上涨,创业板已经被大资金所抛弃。在2015年的超级牛市中,创业板指数上涨84.41%,成交额28.44万亿,而2016年则有21.5万亿,成交下跌24%。2017年再次缩水至16.46万亿,市场动能和投资者兴趣缺失。创业板从高位跌落有多方原因,一方面是牛市结束高杠杆时代终结后,资金不愿介入此类股票,另一方面本身的估值过高和业绩的下降,一些谨慎逐利资金避而不及。
经过两年多的下跌,创业板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这一点从动态市盈率上有明显体现。2015年6月,创业板市盈率达到历史新高的155倍,到了2015年年底,降至96.2倍,2016年年底为61.6倍,2017年年底为50倍左右。对比主板和蓝筹,这样的市盈率会引发更多投资者和资金的关注。
从周期来看,创业板从2012年12月展开上升行情,直到2015年6月结束,上升周期达到30个月,而随即的下跌行情至2017年12月,也刚好30个月。以股市神奇的周期规律看,是存在反弹机会的。而随着IPO的放缓,以及打新收益的逐步下降,创业板中的优质股有望再次成为理性资金热捧的对象。
从2015年初的卖房炒股到2016年的卖股炒房,2017的股市维持平淡,这一年的楼市在政策精准调控下也风光不再。从2012年开始,中国股市与楼市的关系呈现反向走势,如果照此规律看,2018年最可能打破僵局的还是股市,在这种趋势下,主板连同创业板同时飙升,重演2015年牛市奔腾的概率极小,资金在一些蓝筹股獲利了结后,进入中小板及一些高增长预期的创业板股票,可能性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创业板赚钱效应的累积需要一个过程,其次因为业绩的不同,个股分化会更为惨烈,价值投资依然是市场的主流。对此,投资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