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如何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本人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20-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群众中也出现了公德缺失、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变异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就不可能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之举,文化建设必须全过程地渗透在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和活力;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了,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就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所谓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是生产的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要。第二,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具有契约经济和法律经济的特点。第三,市场经济有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所有这些,对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从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
(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庄浪县的乡村文化设施来看,市区一级虽然都建了文化馆、图书馆,但标准都不高,经费也不够。乡镇文化站建设更令人担忧,大多数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礼堂等,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早已拆除。村文化大院一缺场所,二缺设备,三缺管理。农村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这样的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文化人才匮乏
在农村,不论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还是经营人才,都严重不足。乡村文艺人才更是缺乏,人员进不来、出不去。这些状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就难以顺利完成。
(三)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据调查,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文学书籍,四是文化娱乐。从现有的文化产品来看,供给不足严重。
(四)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低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渴求。但从他们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进行文化消费。
(五)财政投入不足
除一次性文化项目设施建设或文化活动财政有一定的投入外,日常的事业经费很少。
综上所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就形成了明显的两对矛盾和三个焦点。两对矛盾,即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农民有消费需求无消费能力的矛盾。三个焦点,一是财政要加大投入,二是要多出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三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和焦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和艰巨性。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正因为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所以,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一)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建设
从体制上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事业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体制,要十分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就庄浪县的实际情况而言,一是认真研究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体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体产业,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合资源,探索做大做强的方式方法,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重点抓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职工的内部管理,克服纪律松散、职责不清的不良现状,建立灵活高效的职工管理制度,落实各自责任,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履行基本职能,拓展延伸服务,激发和调动全县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要重视文化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培育、扶持文化产业骨干企业。要放宽视野,将民营文化产业纳入工作范围,积极引导,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二)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从现阶段来讲,一是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特别是要把乡镇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做到国有、民营一起上,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村文化科技中心户等。为了促进三个层次的文化阵地建设,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以创建活动激励阵地建设。三是要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农民图书、农民健身、民间艺术发掘利用这六大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变“送”为“种”。
(三)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农村农民的精神产品
一是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二是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立上舞台,更好地服务农民。三是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让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成为不走的庄户剧团,使其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五是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从目前县(市)区、乡镇的财政实力来看,大多数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挤出一定的财政经费,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应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按规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总的来说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有明确认识,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总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任务,或者说,经济搞好了,文化建设自然会得到重视和加强,因而就出现了讲话无文化建设内容、规划无文化项目、资金无文化方面的安排,一讲发展文化产业,就想把所有的文化事业推向市场等等,这些思想认识的存在,明显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二是要真正做到“五纳入”,即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三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既要贯彻落实中央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所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又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一些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保证农民真正得到文化上的实惠。
要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破除封建迷信、买卖婚姻、聚众赌博等社会陋习,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20-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群众中也出现了公德缺失、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变异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就不可能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之举,文化建设必须全过程地渗透在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和活力;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了,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就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所谓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是生产的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要。第二,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具有契约经济和法律经济的特点。第三,市场经济有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所有这些,对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从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
(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庄浪县的乡村文化设施来看,市区一级虽然都建了文化馆、图书馆,但标准都不高,经费也不够。乡镇文化站建设更令人担忧,大多数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礼堂等,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早已拆除。村文化大院一缺场所,二缺设备,三缺管理。农村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这样的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文化人才匮乏
在农村,不论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还是经营人才,都严重不足。乡村文艺人才更是缺乏,人员进不来、出不去。这些状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就难以顺利完成。
(三)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据调查,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文学书籍,四是文化娱乐。从现有的文化产品来看,供给不足严重。
(四)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低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渴求。但从他们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进行文化消费。
(五)财政投入不足
除一次性文化项目设施建设或文化活动财政有一定的投入外,日常的事业经费很少。
综上所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就形成了明显的两对矛盾和三个焦点。两对矛盾,即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农民有消费需求无消费能力的矛盾。三个焦点,一是财政要加大投入,二是要多出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三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和焦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和艰巨性。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正因为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所以,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一)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建设
从体制上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事业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体制,要十分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就庄浪县的实际情况而言,一是认真研究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体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体产业,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合资源,探索做大做强的方式方法,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重点抓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职工的内部管理,克服纪律松散、职责不清的不良现状,建立灵活高效的职工管理制度,落实各自责任,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履行基本职能,拓展延伸服务,激发和调动全县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要重视文化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培育、扶持文化产业骨干企业。要放宽视野,将民营文化产业纳入工作范围,积极引导,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二)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从现阶段来讲,一是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特别是要把乡镇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做到国有、民营一起上,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村文化科技中心户等。为了促进三个层次的文化阵地建设,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以创建活动激励阵地建设。三是要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农民图书、农民健身、民间艺术发掘利用这六大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变“送”为“种”。
(三)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农村农民的精神产品
一是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二是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立上舞台,更好地服务农民。三是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让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成为不走的庄户剧团,使其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五是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从目前县(市)区、乡镇的财政实力来看,大多数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挤出一定的财政经费,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应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按规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总的来说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有明确认识,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总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任务,或者说,经济搞好了,文化建设自然会得到重视和加强,因而就出现了讲话无文化建设内容、规划无文化项目、资金无文化方面的安排,一讲发展文化产业,就想把所有的文化事业推向市场等等,这些思想认识的存在,明显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二是要真正做到“五纳入”,即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三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既要贯彻落实中央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所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又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一些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保证农民真正得到文化上的实惠。
要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破除封建迷信、买卖婚姻、聚众赌博等社会陋习,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