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教学过程 体验教学精彩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的指导下,有机利用和开发美术教材,努力给学生和教师以更大的学习和教学空间。特别是面向农村的美术教材,要精选必要的教材内容,并注意倡导教师和学生联系当地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去开展教学,基于地方文化背景建构特色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兴趣 课程资源 巧妙评价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术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多样的活动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每一节美术课当作礼物来接受。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对击始发灵光。”如在《重复的魔力》一课中,课前我带来一小袋花生米和一小袋黄豆。一位肚皮有点饿的同学忍不住问我讨点吃的,有的同学也乘机起哄。我微笑着对大家说,这是上课的教具。学生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立刻没了声音。我打开课件播放了一些生活中的重复构成(蜂巢、果实、建筑、日用品、服装的图案等)的图片。问同学你们能否用我的花生和黄豆来重复构成呢?几位同学很快地完成了这一简单作业。下面的学生没有道具,我就让他们用小纸团在桌上摆一摆。接着告诉他们花生、黄豆等在这里充当了重复的形的角色。很快地同学们在趣味游戏中掌握了重复的概念、构成原理和基本单位。
  二、整合资源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建构的学习,尤其突出强调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乡镇中学的美术教学更应该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使一节节美术课鲜活而充满生命力。
  1.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如初一《让画动起来》一课,课堂引入教师播放《宝莲灯》电影视频,欣赏后问你们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形象?许多同学回答了是沉香。再播放《宝莲灯》动画片视频。讨论:电影与动画片有何异同?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有优秀的导演、演员、剧本等。问那么一部好的动画片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展开讨论,结论:好的卡通造型设计师。慢镜头播放陈香救母的一个动作,分析动画制作原理。瞧,这是多媒体的魅力,学生在不自觉中回答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掌握了一个个知识点,这比单纯地传授知识要形象、直接,学生学得轻松、富有趣味,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校画廊为学生搭建“舞台”。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多年来学生在书法和绘画领域已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画廊中定期更换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评选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示在学校文化长廊中。这样的展览一是给学生学习美术搭建一个审美艺术“舞台”。二是这种形式是学校一大亮点,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欣赏形式,使美术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三是浓郁了校园艺术文化气息。
  3.巧引地方特色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地处江南水乡的常州,孕育出许多文化艺术气息。“中华恐龙园”“淹城野生动物园”春秋乐园”“嬉戏谷”及常州梳子篦子的传统文化及旅游文化艺术。这些都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来。如:《我们与动物是朋友》一课中,“中华恐龙园”“淹城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完全成了我们的学习平台,学生从旅游观赏中认识各类动物及特点。我利用自己拍摄的图片与搜集的文字资料制作了一个课件。让他们再次图片中回忆旅行所见情境,来增强了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怀。这样学生容易入门,又不忘我们的地方文化,教师何乐而不为呢?教材有的放矢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三、巧妙評价
  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每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在教学中应打破常规,不论是把太阳画成黑的,还是把鸡画成四条腿,把天空画成紫色,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画面需要,只要画出来是美的,我们都应以平常心去看待这些问题。如果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那我认为“黑太阳”“四条腿的鸡”就是好的。……学生们陶醉在用个性思维营造的想象世界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时代在发展,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利用绘画艺术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总之,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引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增强课堂与课内外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教学精彩。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中小学美术》。
  3.《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对象,但是学生这一对象与从事其它工作岗位的对象有着极大的不同。学生是有意识、有行为的活动主体,对学生的授课一定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活教学课堂是让学生热爱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小学阶段的学生意识、知识都还相对模糊,自控力有限,在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助,从而激活小学语文课堂,发挥他们在学习过
期刊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但它不会自动成为自我的财富,“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恰恰是连接教育理论、教学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是每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我们如何合理地利用“反思”这一有力的工具呢?或许从下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我曾经这样组织了一节故事课:在活动的开始我组织幼儿伴随着音乐,玩猫抓老鼠的游戏,猫抓到了老鼠坐在草地上休息,醒后突
期刊
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享展示、点播梳理、当堂训练”为主线的“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它强调一个意识,突出两个中心,构建六个有效教学策略,彰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  一、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积极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后而获得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极具神秘色彩而且贯穿整个地理教材的谜团——解开地理之“谜”。这个谜有多少?有多大?我们怎样才能解开呢?这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大的探奇情境,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这个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学会学习。那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业有深有浅,作业分层布置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分层布置作业后再分层考核,则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分层 布置 反思 测评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
期刊
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体验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智力发展、人格构建的途径。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用体验教学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呢?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中,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有效情境,鼓励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若干关于教学改革的见解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政治课堂一改应试教育的沉闷、单调,如何进一步搞好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依然是一线
期刊
摘 要: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家长思想观念的陈旧,学生阅读兴趣的不浓厚,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容乐观,似乎被人遗忘。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农村 课外阅读 兴趣 教育  语文作为中小学各学科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整个素质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十几年的教学中认识到,农村孩子仅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显得非常重要。但农
期刊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近年来,西方国家在重新强调理科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日本强调其未来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他们的课程改革加强了理科课程同社会的联系,更加重视理科课程生活化,对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教育。  一、化学与生活的教学策略  1.利用化学的实用性,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  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渗透到了我们的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吃、穿
期刊
课改十年来,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中,仍存在问题:“一刀切”问题严重,读写训练随意性较大,作业量过大,质量偏低,多机械性重复,少思维训练,应试教育色彩仍较浓厚等等。这样的作业练习,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也不利于语文素养的养成。  在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标背景下语文作业如何设计。  一、把“自主”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