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实验室管理信息不畅、建设经费不足以及实验室管理人才匮乏是阻碍实验室功能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独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如果缺乏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培养的毕业生通常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也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和成果也日益丰富,逐步完成了由过去只承担某一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的单一功能,向既承担本科实验教学又承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复合功能的转变。然而,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专业实验室在职能发挥和管理运行上也呈现出新的问题。鉴于此,国内一些独立学院校开始重新定位专业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在新的发展定位下实验室的特点及管理运行模式,提升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研发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新一轮的独立学院改革中,多数独立学院确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此目标下,各独立学院加大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在实验室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管类专业实验室通过创造实验场景等虚拟环境,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数字化模拟等让学生作为企业或金融机构员工参与实验,其承担的实验活动被广泛应用在解决企业、金融机构的实际问题上。如综合理财实训实验室,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让学生扮演客户和银行工作人员,当客户到金融机构办理相关理财业务,作为专业工作人员应根据客户所提供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来完成客户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通过对客户家庭财务和非财务状况的分析,为客户推荐最优的理财方案及计算相关投资产品收益。这种实验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成为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种专业实验室的实训课也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
然而,在专业实验室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管理水平的有限性,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室管理信息不畅
经济管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相比其他工科专业更为明显,在这样的学科特色下,使得经管类专业实验室需要系统、规范地管理,以实现高效、全面地利用实验室。然而独立学院由于管理单位相对精简,很少专门成立实验室管理中心来管理专业实验室,导致各个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通常都以教学系为单位,彼此处于一种相互独立和自我独自管理的模式。各个实验室自身的封闭状态,使得实验室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都比较欠缺。随着各高校对实践教学比重的加大,各财经类独立学院专业实验室拥有的高新仪器设备及实训软件越来越多,有些专业大型仪器设备精密、贵重,这些专业实验室担心精密仪器受损,不愿意将本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几乎只对本专业和本课程开放,使得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往往都只局限于自身的实践教学和自身的日常维护,从而不能形成对实验室全面协调与整合管理及利用,导致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无法实现合理共享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运行效率低下。
(二)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经费来源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的。这种经费来源模式使得独立学院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过于谨慎,在进行教育经费层层调配后,能够划拨给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经费数额相当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的人均实验室资源不增反降。因此,许多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只能建设一些模拟性、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室,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由于经费的限制,当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与设备出现老化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更新与维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与限制。
(三)实验室人才不足及管理水平落后
实验室人才的素质水平与专业技能高低,直接决定了该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经类的独立学院,由于专业实验室长时期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导致专业实验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发展空间和业务上升渠道有限,工作报酬也较低,独立学院的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很难吸引优秀的专业实验人才。许多专业实验室老师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有些独立学院甚至只能由任课教师兼任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学需求。
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实验室仍主要依靠人工管理,部分实验室没有很好地落实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存在仪器设备管理混乱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专业实验室的发展。
三、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路
(一)资源共享、讲求效益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配置紧张,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应该树立“跨学科、跨专业、大中心、现代化”意识,按照新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需要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避免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各自为政、重复分散经济管理实验室的传统思想。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讲求效率,致力于实验用房、实验人员、实验仪器设备、模拟软件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率;应当有利于经濟管理类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各学科建设发展,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实验平台或实验教学中心,发挥实验室规模效应。具体措施可以成立一个学院级别的实验管理中心,负责各专业学科的实验教学,这样能有效减少实验室的重复建设,提高实验室设备、教学软件的利用率。各专业实验室之间也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的共同体,确保实验室之间的资金与信息等都由学院级的实验管理中心来进行统一调配。此外,要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的管理,延长实验室的实际开放时间,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二)吸引各方资金对专业实验室的投入
在资金投入方面,学院应加大对实验教学设备,软件的投资,加大对设备后期维护,升级费用的投入,确保本院实验室在同类实验室中的高规格,以此吸引其他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来校有偿使用实验室。在确保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室的租赁收入,提升实验室后期改造和建设费用,使实验室发展建设进入良性自我循环。各专业实验室也应该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其他高校、校外企业、组织机构积极合作,构建校校、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战略联盟,使专业实验室建设同学科前沿发展、实业发展紧密联系,保证实验教学的与时俱进。
(三)强化人员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实验室人员对于高校的实验室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强化专业实验人员管理,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评奖评优,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引入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系统规范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全面管理相关数据,使实验室的资产资源更透明,管理更规范,设备的使用更合理,实验数据的提取更准确、全面。
参考文献:
[1]卢永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探究,科技展望[J],269,2015.
[2]汪西林,王云琦,刘喜云,水土保持专业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J],32(10),2015.10.
[3]郭鑫,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虚拟实验室建设和评价研究,华北电力大学[D],2014.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独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如果缺乏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培养的毕业生通常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也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和成果也日益丰富,逐步完成了由过去只承担某一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的单一功能,向既承担本科实验教学又承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复合功能的转变。然而,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专业实验室在职能发挥和管理运行上也呈现出新的问题。鉴于此,国内一些独立学院校开始重新定位专业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在新的发展定位下实验室的特点及管理运行模式,提升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研发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新一轮的独立学院改革中,多数独立学院确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此目标下,各独立学院加大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在实验室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管类专业实验室通过创造实验场景等虚拟环境,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数字化模拟等让学生作为企业或金融机构员工参与实验,其承担的实验活动被广泛应用在解决企业、金融机构的实际问题上。如综合理财实训实验室,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让学生扮演客户和银行工作人员,当客户到金融机构办理相关理财业务,作为专业工作人员应根据客户所提供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来完成客户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通过对客户家庭财务和非财务状况的分析,为客户推荐最优的理财方案及计算相关投资产品收益。这种实验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成为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种专业实验室的实训课也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
然而,在专业实验室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管理水平的有限性,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室管理信息不畅
经济管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相比其他工科专业更为明显,在这样的学科特色下,使得经管类专业实验室需要系统、规范地管理,以实现高效、全面地利用实验室。然而独立学院由于管理单位相对精简,很少专门成立实验室管理中心来管理专业实验室,导致各个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通常都以教学系为单位,彼此处于一种相互独立和自我独自管理的模式。各个实验室自身的封闭状态,使得实验室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都比较欠缺。随着各高校对实践教学比重的加大,各财经类独立学院专业实验室拥有的高新仪器设备及实训软件越来越多,有些专业大型仪器设备精密、贵重,这些专业实验室担心精密仪器受损,不愿意将本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几乎只对本专业和本课程开放,使得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往往都只局限于自身的实践教学和自身的日常维护,从而不能形成对实验室全面协调与整合管理及利用,导致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无法实现合理共享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运行效率低下。
(二)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经费来源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的。这种经费来源模式使得独立学院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过于谨慎,在进行教育经费层层调配后,能够划拨给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经费数额相当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的人均实验室资源不增反降。因此,许多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只能建设一些模拟性、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室,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由于经费的限制,当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与设备出现老化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更新与维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与限制。
(三)实验室人才不足及管理水平落后
实验室人才的素质水平与专业技能高低,直接决定了该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经类的独立学院,由于专业实验室长时期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导致专业实验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发展空间和业务上升渠道有限,工作报酬也较低,独立学院的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很难吸引优秀的专业实验人才。许多专业实验室老师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有些独立学院甚至只能由任课教师兼任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学需求。
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实验室仍主要依靠人工管理,部分实验室没有很好地落实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存在仪器设备管理混乱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专业实验室的发展。
三、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路
(一)资源共享、讲求效益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配置紧张,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应该树立“跨学科、跨专业、大中心、现代化”意识,按照新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需要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避免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各自为政、重复分散经济管理实验室的传统思想。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讲求效率,致力于实验用房、实验人员、实验仪器设备、模拟软件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率;应当有利于经濟管理类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各学科建设发展,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实验平台或实验教学中心,发挥实验室规模效应。具体措施可以成立一个学院级别的实验管理中心,负责各专业学科的实验教学,这样能有效减少实验室的重复建设,提高实验室设备、教学软件的利用率。各专业实验室之间也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的共同体,确保实验室之间的资金与信息等都由学院级的实验管理中心来进行统一调配。此外,要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的管理,延长实验室的实际开放时间,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二)吸引各方资金对专业实验室的投入
在资金投入方面,学院应加大对实验教学设备,软件的投资,加大对设备后期维护,升级费用的投入,确保本院实验室在同类实验室中的高规格,以此吸引其他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来校有偿使用实验室。在确保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室的租赁收入,提升实验室后期改造和建设费用,使实验室发展建设进入良性自我循环。各专业实验室也应该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其他高校、校外企业、组织机构积极合作,构建校校、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战略联盟,使专业实验室建设同学科前沿发展、实业发展紧密联系,保证实验教学的与时俱进。
(三)强化人员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实验室人员对于高校的实验室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强化专业实验人员管理,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评奖评优,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引入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系统规范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全面管理相关数据,使实验室的资产资源更透明,管理更规范,设备的使用更合理,实验数据的提取更准确、全面。
参考文献:
[1]卢永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探究,科技展望[J],269,2015.
[2]汪西林,王云琦,刘喜云,水土保持专业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J],32(10),2015.10.
[3]郭鑫,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虚拟实验室建设和评价研究,华北电力大学[D],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