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令人堪忧 道德 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个年头。在这十几年里,我体会到了做一名农村中学的教师的不易,这不易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不是因为教师的学问太浅,于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是觉得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学生难于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觉得现在农村中学学生德育中存在以下问题: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心理的隐形教育,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应成为心理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理论武器。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亲密接触,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除师生间的心理屏障。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细致地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眼中的“信任危机”,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朋友。
3、让学生懂得真诚、善良,忍让是做人的根本,是人应具有的品德。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中学生百分之九十左右是独生子,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特殊的照顾,是家庭的主角,因此养成了唯我是尊,自私自利,不懂得尊敬父母和老师,也不知道关心他人,不爱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等不良品质。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家长过分的溺爱或一些家庭中父母离异的现象出现,又使孩子在家庭中缺少必要的做人理念的教育,这样就使老师所肩负着的培养和教育的任务更重了。那么怎样才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呢?那就是要教他们怎样做人,懂得人应具有哪些品德。告诉学生真诚、善良、忍记是做人的根本,是人应具有的基本品德。告诉学生人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的,怎样与人相处呢?那就是同学、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不可有虚假和欺诈的行为。你只有以诚相待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信赖和友谊。为人要善良,不可自私自利,平时要关心他人,爱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关心自己周围的一切人,你只有关心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关心。人与人相处不可能没有矛盾,与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时要忍让,宽容。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处理矛盾的方法。
4、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没有远见的教育,也是危险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令人堪忧 道德 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个年头。在这十几年里,我体会到了做一名农村中学的教师的不易,这不易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不是因为教师的学问太浅,于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是觉得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学生难于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觉得现在农村中学学生德育中存在以下问题: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心理的隐形教育,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应成为心理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理论武器。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亲密接触,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除师生间的心理屏障。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细致地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眼中的“信任危机”,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朋友。
3、让学生懂得真诚、善良,忍让是做人的根本,是人应具有的品德。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中学生百分之九十左右是独生子,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特殊的照顾,是家庭的主角,因此养成了唯我是尊,自私自利,不懂得尊敬父母和老师,也不知道关心他人,不爱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等不良品质。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家长过分的溺爱或一些家庭中父母离异的现象出现,又使孩子在家庭中缺少必要的做人理念的教育,这样就使老师所肩负着的培养和教育的任务更重了。那么怎样才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呢?那就是要教他们怎样做人,懂得人应具有哪些品德。告诉学生真诚、善良、忍记是做人的根本,是人应具有的基本品德。告诉学生人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的,怎样与人相处呢?那就是同学、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不可有虚假和欺诈的行为。你只有以诚相待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信赖和友谊。为人要善良,不可自私自利,平时要关心他人,爱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关心自己周围的一切人,你只有关心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关心。人与人相处不可能没有矛盾,与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时要忍让,宽容。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处理矛盾的方法。
4、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没有远见的教育,也是危险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