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下语文教学的出路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准绳,以语文课堂为主要阵地,以高考试卷的结构转移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导向,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新课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素质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叶圣陶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一说“听说”为“语”,“读写”为“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从容应对高考,提高语文成绩。
一、听说的能力
听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单边考试检测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听说”不如“读写”受老师、学生重视,这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其实语文首先是“语”,是语言的听和说。现在的中学生,既“聋”又“哑”的现象相当突出,而且学生听话能力差又不容易被感觉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听说”的能力要求极高。我们接受一项任务首先要用“听”去接受,再用“说”去传达,否则将一事无成。当然学生也是在“听”中掌握知识的,即听讲、听记。因此,认真训练学生的听课能力,是他们顺利获得知识、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培养“听说”素质的关键。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并不是信息机械的接受者,而是要指导学生在听课中解决疑难问题,掌握新知识,并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一旦老师提出问题,就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矫正,提升、总结。事实证明,这样的“超前思维,比较听课”是提高听课效率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听课的中心内涵,也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第一要素。
“说”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说”已很少了。但是“说”应该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即以素质教育为依据,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口语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好的口才能表现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养,能提高成功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应具备极高的口语素质。因为语文教师良好的个人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在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学生。
语文课对说的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功课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没有哪一门功课像语文那样与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你可以不上语文课,也可以上课不听课,但你不能不说话,即没有人可以离开说。所以语文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口语的一个主要场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学过的课文,也可以每人每天向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还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转述新闻联播的精要内容,也可以对某名同学的衣着打扮发表看法或评价等。这样不但使课堂气氛生动,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读写的能力
读写受高考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受师生重视的。但只是重视高考阅读技巧,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诵读。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读的重要性;“操千曲而后晓其声,观千剑而后识其器”,说明读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就没有质,所以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督促学生背诵中外优秀作品。首先教师要有一定朗读水平和掌握相关的朗读技巧,并在朗读中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在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全班齐读,可以单读,可以分组读,可以男女分开读,还可以自由读。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或许就领悟到了课文的精髓,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除了重视诵读,更要让学生明确现代文的文体规律。如记叙文要理清记叙的要素、记叙的线索以及生动的个性化语言;议论文要明确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语言的严密性;说明文要明晰说明对象、事物特征、说明方法以及说明顺序;散文要注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还要抓住抒情性、议论性的语句。通过文体规律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并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管是哪种文体,都离不开用恰当的艺术手法服务于主旨。一般来讲,艺术手法主要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通过阅读训练形成基本定式让学生去套用,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形成了。这样的阅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积累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也有益处。
“写”是“读”的延续。如果说阅读是教给学生行文方法,那么作文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行文方法了。学生写作往往无从下手,无物可写,无头无绪,或者写之无章,空洞乏味,不是东拼就是西凑,不是听来的就是胡编滥造的,陈旧无新意,所用材料多是伟人故事,所树观点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主旨,没有自己的主见,更谈不上创新。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呢?不妨从阅读中去取经。因为写作是连接“读”与“写”的纽带,是语文课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最后一个应用环节,同时也是知识迁移的起点,所以我们提倡在教学后仿写、续写,趁热打铁,迁移应用课文所学,这是练习写作的最佳时期,学完记叙文仿写记叙文,学完散文仿写散文等等,学一类,仿一类,会一类,让学生有法可效、练得轻松、会得容易。这是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方法之一。
当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学生注重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的同时,通过教材中作文单元知识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掌握写作的常识,从教材出发,积累写作素材。教材是千百年来积淀的人文成果,是作文材料的最好来源,积累它可使学生写作时做到胸有成竹、妙笔生花,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会空洞乏味、淡如白水了。再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关心祖国、社会、他人和自己,即关注祖国的繁荣、洞察社会的发展、关心他人的成长、提高自己的认识,最后动笔。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完篇后可先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让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教师拿出一篇典型文章与同学一同修改,使学生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达到提高习作质量的目的。
学生掌握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应对高考就绰绰有余了。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说素质教育落实了,应试教育就实现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素质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叶圣陶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一说“听说”为“语”,“读写”为“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从容应对高考,提高语文成绩。
一、听说的能力
听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单边考试检测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听说”不如“读写”受老师、学生重视,这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其实语文首先是“语”,是语言的听和说。现在的中学生,既“聋”又“哑”的现象相当突出,而且学生听话能力差又不容易被感觉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听说”的能力要求极高。我们接受一项任务首先要用“听”去接受,再用“说”去传达,否则将一事无成。当然学生也是在“听”中掌握知识的,即听讲、听记。因此,认真训练学生的听课能力,是他们顺利获得知识、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培养“听说”素质的关键。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并不是信息机械的接受者,而是要指导学生在听课中解决疑难问题,掌握新知识,并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一旦老师提出问题,就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矫正,提升、总结。事实证明,这样的“超前思维,比较听课”是提高听课效率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听课的中心内涵,也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第一要素。
“说”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说”已很少了。但是“说”应该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即以素质教育为依据,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口语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好的口才能表现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养,能提高成功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应具备极高的口语素质。因为语文教师良好的个人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在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学生。
语文课对说的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功课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没有哪一门功课像语文那样与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你可以不上语文课,也可以上课不听课,但你不能不说话,即没有人可以离开说。所以语文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口语的一个主要场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学过的课文,也可以每人每天向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还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转述新闻联播的精要内容,也可以对某名同学的衣着打扮发表看法或评价等。这样不但使课堂气氛生动,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读写的能力
读写受高考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受师生重视的。但只是重视高考阅读技巧,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诵读。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读的重要性;“操千曲而后晓其声,观千剑而后识其器”,说明读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就没有质,所以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督促学生背诵中外优秀作品。首先教师要有一定朗读水平和掌握相关的朗读技巧,并在朗读中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在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全班齐读,可以单读,可以分组读,可以男女分开读,还可以自由读。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或许就领悟到了课文的精髓,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除了重视诵读,更要让学生明确现代文的文体规律。如记叙文要理清记叙的要素、记叙的线索以及生动的个性化语言;议论文要明确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语言的严密性;说明文要明晰说明对象、事物特征、说明方法以及说明顺序;散文要注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还要抓住抒情性、议论性的语句。通过文体规律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并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管是哪种文体,都离不开用恰当的艺术手法服务于主旨。一般来讲,艺术手法主要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通过阅读训练形成基本定式让学生去套用,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形成了。这样的阅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积累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也有益处。
“写”是“读”的延续。如果说阅读是教给学生行文方法,那么作文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行文方法了。学生写作往往无从下手,无物可写,无头无绪,或者写之无章,空洞乏味,不是东拼就是西凑,不是听来的就是胡编滥造的,陈旧无新意,所用材料多是伟人故事,所树观点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主旨,没有自己的主见,更谈不上创新。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呢?不妨从阅读中去取经。因为写作是连接“读”与“写”的纽带,是语文课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最后一个应用环节,同时也是知识迁移的起点,所以我们提倡在教学后仿写、续写,趁热打铁,迁移应用课文所学,这是练习写作的最佳时期,学完记叙文仿写记叙文,学完散文仿写散文等等,学一类,仿一类,会一类,让学生有法可效、练得轻松、会得容易。这是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方法之一。
当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学生注重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的同时,通过教材中作文单元知识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掌握写作的常识,从教材出发,积累写作素材。教材是千百年来积淀的人文成果,是作文材料的最好来源,积累它可使学生写作时做到胸有成竹、妙笔生花,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会空洞乏味、淡如白水了。再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关心祖国、社会、他人和自己,即关注祖国的繁荣、洞察社会的发展、关心他人的成长、提高自己的认识,最后动笔。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完篇后可先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让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教师拿出一篇典型文章与同学一同修改,使学生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达到提高习作质量的目的。
学生掌握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应对高考就绰绰有余了。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说素质教育落实了,应试教育就实现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