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阴阳师(九)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尺为一米,三米约为一丈。
  王英老家的院子围墙大概有两米五高,而围墙那边的女子,头比围墙还高半米,也就是整整一丈高。
  (一)
  事情要从王英回老家那天说起。
  因为姥爷意外去世,正上初三的王英不得不放下繁重的学业,回来参加葬礼。
  姥爷的丧事由表舅操办,按照当地的风俗,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过世,是丧事喜办的。王英和姥爷关系很好,这次没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心里非常难过。而当他在唢呐的吹拉声中、来往亲朋的聊天声里悲伤不已时,一声巨响让他一下惊了起来。
  “哪里爆炸了?”他瞪圆了眼睛。
  “别紧张,这是铳!”
  听一旁的小伙子介绍,铳是乡间办红白事用的,类似于近代的前装枪。从前面口子塞进火药,点燃后就如同放炮一般,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哦!”王英放下心来,将视线转到摆放着的几个充气人偶上,远远看着,它们像在对自己打招呼。他不禁打了个冷颤,忙把视线转向身边的小伙子——对方很清瘦,虽然头发有点少年白,但看起来挺精神的。
  “自我介绍下,我叫许半仙,是个少年阴阳师!”对方突然说道。
  “……”
  下午,王英独自坐在同村的爷爷奶奶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声音,像是大铁链在水泥地上挪动的摩擦声。这声音越来越大,大到他忍不住走到院子里看一看。随后他就看到围墙上出现一顶遮阳帽,上面还用青色的布条扎了一个蝴蝶结。
  伴随着刺耳的声音,帽子一直在移动。王英想,这应该是一个戴帽子的女子在走路。可围墙已经很高了,这女子的个子要有多高才能把帽子露出来?
  惊讶之际,王英就见那顶帽子在院子的铁门前停下来。一分钟后,帽子又开始移动。正巧围墙另一侧有个半米高的狗洞。女子经过洞口时,王英留神看了,那女子的裙底竟然不是脚,而是有毛的巨掌。巨掌上还箍着一副手臂粗的脚镣,脚镣间的巨大铁链在地上摩擦,才有了刺耳的声音。
  王英忙将这件事告诉了爷爷奶奶。没想到他们听后脸色煞白,爷爷到屋里打电话,奶奶则催王英进屋,还不时回头看外面,似乎在害怕什么。
  “今晚你就住在这里吧。”爷爷打完电话,和王英交代,“之前你姥爷意外身亡,也有些奇怪的地方,所以今天办丧事请了许半仙。他虽然年纪小,但可以保护你。”
  王英傻了:“保护我?”
  “孩子,你被一丈魔给盯上了。”
  (二)
  夜色降临之际,王英被留在二楼的某个房间。亲戚们把房间的窗户全部用纸贴覆住,贴上了黄色的符纸。表舅还在房间的四个角落点燃了四支巨大的蜡烛,能烧上一天。
  爷爷嘱咐王英,天亮前无论如何也不能出房间。
  “下午也许是我出现了幻觉,不用这么夸张吧?”王英哀嚎道。
  “你什么都不懂。”爷爷告诫他,“你听好,天亮前不可以离开房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出来。明天早上,只能你自己打开房门走出来。”
  “准备好了,你们就可以离开了。”一个人走进来,正是自称“少年阴阳师”的许半仙。按照他的吩咐,爺爷奶奶带着所有的亲戚离开了。
  “现在,只有你和我了。”许半仙在王英对面坐下,笑了笑,“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骗大家,谎称看到一丈魔吧。”
  (三)
  王英知道,老家一直都有一丈魔的传说。
  那是民国年间,兵荒马乱没法种田,乡亲们只好四处流浪。有一个矮小的杂耍艺人买来一头三米多高的母熊,训练它进行各种杂技表演。
  为了打响名气,他从《水浒传》中给自己挑了个“矮脚虎”的名号,那头母熊因为戴着系有青色蝴蝶结的帽子,被他取名“一丈青”。
  这对组合很快就火了。达官贵人纷纷请他在各种场合上表演助兴。但当时军阀混战,乱世之中,岂有安乐乡。
  某个军阀头子的母亲生病了,郎中开的药方中,有一味药就是熊掌。军阀头子就派人找矮脚虎讨要一丈青。矮脚虎收了几块银元,把一丈青交了出去。
  没想到,一丈青却挣脱束缚跑了。从此,附近村子的噩梦开始了——
  一到晚上,戴着帽子的一丈青就会四处游荡,袭击身材矮小的男孩,因为他们看起来和出卖它的矮脚虎很像。
  第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失踪后再也没有回来;第二个是外出砍柴的少年,人们寻他时,只找到他的一截手臂。为此,村民们都不敢在晚上出门。
  但情况越来越糟糕。一丈青开始尝试闯进村民家中。后来,再高的墙,再厚的门,也挡不住它,因为它学会了说话。当初为了表演,矮脚虎请人对一丈青的声带做了手术:它不能吼叫,但能发出和人类姓名相似的声音。
  一旦看中猎物,一丈青就会在晚上来到猎物家门外,轻声呼唤猎物的名字,诱骗对方开门。
  一丈青就这样成了“一丈魔”。
  (四)
  “你在骗人,你根本不相信这个传说。”许半仙冷冷地看着王英。
  王英不自觉地转移了视线。王英的姥爷并非是寿终正寝。那一晚,姥爷掉进了离家不远的小水沟,断送了性命。蹊跷的是,就在他过世的当天,姥爷在家族微信群中留言,自己被一丈魔盯上了。大家赶过去时,姥爷已经过世了。
  按道理,一丈魔只对小男孩下手,姥爷不该是被攻击的对象。但熊的视力很差,而且蜷缩的老人远远看过去,就像小孩一样。所以,一丈魔应该是盯上了姥爷,半夜来敲门,喊姥爷的名字。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晚了姥爷还会外出。
  但王英觉得这根本说不通。熊的寿命顶多四五十年,不可能活到现在。就算一丈魔来敲门,心惊胆颤的姥爷也该是闭门不出啊。
  “一丈魔会模仿人声,姥爷应该是被骗出门的。”表舅解释道。
  “姥爷是民国时出生的人,他知道一丈魔会模仿人声,不可能开门跑出去!”王英大声质疑道。但表舅只把他当成小孩闹情绪,不相信他的话。王英一时郁闷,就提前离开,回到爷爷奶奶的家。   下午,他越想越不服气,就谎称自己看到了一丈魔。他只想用自己的平安无事,来证明传说的虚假。但没想到,因为姥爷的去世,亲戚们都很重视王英的假话,一下子就把事情搞大了。
  见王英承认自己说了谎,许半仙点点头:“你可知‘子不语怪力乱神’?”
  “我知道,意思是孔子不讨论怪异或鬼神之事。”
  “嗯,因为乱说会引来祸害。”许半仙指指被封住的窗户,“你今天晚上不就是因为谈论了,所以被困在这里吗?”
  “是又怎样?我一个人挺快活的!”王英嘴硬道。
  “这只是开始……”许半仙摇摇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你虽然说的是假话,但一丈魔是真的来找你了。”
  (五)
  许半仙一边辨方位,一边向王英解释。一丈魔能直立行走,且站起来高达三米,应该是黃熊。黄熊五行属水,对应的方位是北,所以一丈魔会从北方过来。
  王英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静静燃烧的烛火突然摇曳起来,很快就熄灭了。
  巧合,一定是巧合!王英这么安慰自己,可是很快,剩下的三支蜡烛也接连熄灭。
  整个屋子里漆黑一片。王英狂按开关,但电灯没有反应。许半仙摇摇头:“我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你家的电线断了。”
  电线在天上走,什么东西能弄断它?
  王英倒吸一口冷气:“你可一定要救我!”
  “别怕……”许半仙的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人在敲玻璃窗。
  这里可是二楼啊!
  今天是满月,皎洁的月光将来者的影子投射在被纸糊住的玻璃上——那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巨大头颅!
  王英被吓得不轻,但他还是立刻想到:姥爷跑出家,难道是为了躲开窗口的一丈魔?
  “砰!”有东西击打在玻璃上。
  “半仙!”王英哀嚎着。
  “唉,救人救到底。”许半仙叹口气,掏出一支铳。
  “我见他们在办丧事,就把这个借过来了。”许半仙一边说一边给铳上火药。
  王英目瞪口呆道:“半仙,这个属于管制品吧?要不我们还是换你们常用的方式?”
  “我和你说,纯物理方式比什么法术、符箓都好用!而且火药最早是炼丹师发现的,也算我们的传统。”
  许半仙装好引线,把铳对准窗口的黑影,但迟迟不发射。
  “我还未成年,没打火机,你有吗?”许半仙问王英。
  “我还在上初中啊!”
  (六)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王英,你在吗?蜡烛是不是灭了?我忘了给你留打火机了。”
  这是表舅的声音。王英忙要开门,却被许半仙拦住:“你忘了一丈魔能学人说话?”
  王英全身顿时冒起鸡皮疙瘩。
  “你要证明你不是一丈魔伪装的!”许半仙清了清嗓子,问外面的人,“房间里一共点了几支蜡烛?”
  “四支,是我从店里拿来的。”那个声音回答道。
  “给王英姥爷办丧事时,你负责什么?”
  “我负责场地布置,充气拱门什么的。”
  “姥爷的亲戚有哪些?”
  “他的后代很少,比较亲的有我,还有王英。”
  “所以……”许半仙缓缓说道,“只要王英死了,不仅没有人怀疑一丈魔的事情,你还能继承王英姥爷的全部财产!你就是一丈魔!”
  (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告诫人们需要警惕外界诱惑。
  许半仙在参加葬礼时,就已经打听到,王英表舅平时行为不端,赌博成性,外面还欠了高利贷。
  在债主的紧逼之下,这个败家子把主意打到王英姥爷身上。他知道老人深信一丈魔的传说,便在半夜剪断了老人家中的电线,并给红白事中常用的充气人偶戴上巨大的帽子,伪装成一丈魔。待时机成熟,他就敲打王英姥爷家二楼的窗户,吓得老人慌忙跑出门,不幸坠入水沟。
  葬礼中,王英若一直质疑一丈魔的存在,可能会败露他的罪行,而且王英出事,他就可以继承王英姥爷的全部财产。他动了歹念,在王英声称见到了一丈魔时,重施故伎,割断电线。至于窗口的怪影,不过还是那些充气人偶。
  现在万事俱备。
  “趴下!”许半仙突然拉着王英躺在地上,“他……”
  后面的话,王英没能听清楚。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声响,门锁处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如果不是刚才迅速躺下,两人都会被击中。
  表舅竟然用上了铳。看来,他已经不择手段想要杀人灭口了。
  王英很绝望。他知道,尽管这声音如此响亮,眼下却不会有什么人来帮忙。对传说深信不疑的人都会躲得远远的,就像王英的爷爷奶奶一样。
  除了人民警察。
  楼下的警笛声此起彼伏。警察一个箭步冲上来,当场制服了表舅。
  “我早就事先报警了。”许半仙得意地告诉王英。
  王英点点头,随即反应过来:“那你装神弄鬼那么久是为了什么?”
  许半仙严肃地说:“这不是好久没遇到同龄人了,想多玩一会嘛!而且,你这个受过科学教育的中学生,怎么还会信这些?”
  “啪!”王英的大掌拍在了许半仙的身上。唉,真疼!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甪端,日行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四海升平之时,则奉书而至。在铁门关,成吉思汗与它不期而遇。  《清宫兽谱》  甪端,似猪,或云似牛。角在鼻上。出胡林国。《宋书·符瑞志》曰:角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耶律楚材谓为旄星之精,灵异如鬼神。  蒙古族以游牧为生,蒙古铁骑所向披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遼阔的王朝——元。蒙古人策马扬鞭,横扫欧亚大陆,
期刊
许多十几岁的学生,囿于“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很难将自己的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就读于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的黄思竹却与众不同,“心怀中华与大爱,才能笔下有乾坤”是她的座右铭。一路前行,她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  黄思竹的父母很注重营造家庭氛围。父亲常带黄思竹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叮嘱黄思竹,要多关注时政新闻,通过小小的屏幕,记下祖国的点滴变化;母亲
期刊
本期关键词:鸡汤 云朵 脚步 握紧  放学铃早已响过,办公室里除了我和语文老师,其他人都走了。因为我没有背出课文,老师要求我放学留下来背完。本来我背得挺好,可背着背着却卡壳了。一想到马上就要来临的期中考试,还没准备好的我不由自主地握紧了笔。  “别这么紧张,放轻松。”老师示意我休息一下。她打开手机,在屏幕上点了几下:“这首《瓦妮莎的微笑》很好听,你听听。”  很快,琴声就如林间跳跃的松鼠,轻快地跳
期刊
盾构隧道掘进机是挖掘隧道专用的工程机械,简称“盾构机”,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由来  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发现一种叫“船蛆”的软体动物,寄生在木船上,以木料为食。  它看起来像蠕虫,实际上却是一种蛤,一端有两片薄而小的贝壳,另一端有两根管子。当它钻进木头里时,管子便伸出孔外,一根用来摄食和呼吸,一根用来排泄废物。同时,它会分泌一种液体,在孔壁上形成保护壳。  布鲁诺尔从中获得灵感
期刊
龙马乃河水之精,身披龙蟒,有翼,高八尺有余。负河图而出孟河,与伏羲一见如故,伏羲由此创造出八卦。  《清宫兽谱》  龙马,伏羲时负图而出于河者也。《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乾为龙为马,此名所由昉欤?天不爱道,河出马图。圣人则之以画卦,所以成变化而通神明。《尚书中候》言:帝尧时,龙马衔甲,赤文绿字,则又瑞应之征,先后同揆耳。《符瑞志》云:龍马者,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长颈有翼。既曰龙,异凡马矣。
期刊
今天的城市被巨大的云朵划分开,学校的上空阳光明媚,而不远处的菜市场上空却有些昏暗。  接到放学的弟弟妹妹,我带他们去菜市场买只鸡,准备晚上炖一锅鸡汤。  一到菜市场,我们就看见一个老人站在路中间,不断地哀求过往行人:“请帮帮我,我今天才从外地来这里,钱包就被小偷偷走了。您能借我一百块钱当车费吗?我回家后就把钱打给您……”  老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着,周围的人却像没听见、没看见一般,冷漠地绕过他。我
期刊
今天天色很好,大片的云朵叠在一起,像可口的棉花糖。  我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加快脚步离开教学楼,因为爷爷已经在校门口等我了。他很瘦,年龄也很大,但是他的腰背始终挺直,站在人群中很显眼。  平时,爷爷出门时总会骑一辆白色自行车。不知这车有“先天问题”还是“年老体衰”,骑上去时,它总要发出抗议般的响声——骑快便“哐啷啷”地响,骑慢就“吱呀吱”地响。但爷爷每次来学校接我,总会把爱车放在家里。今天也不例外。
期刊
一个简单的小框,勾勒着世间的色彩。  ——题记  窗外,蒙蒙细雨天,松针般的雨丝悄然落下。窗户骤开,凉意便扑面而来。不知是哪处树梢,传来第一声鸟啼,那是一种初来乍到,怯生而又惊喜的声音。声虽微弱,却唤起了窗外的景,窗内的人。  不多时,云销雨霁,一絲阳光从雾云中现出身来,衬托着天边的鱼肚白,渲染着能看到的景。  凉爽的晨,晴朗的晨,在孩童的嬉闹声中开启。他们拥有的快乐,是长大后的人再也享受不到、体
期刊
春  气暖万物苏,时芳草鲜美,春也。百花绚烂中,或戏秋千于梅园,或放纸鸢于村外;风光潋滟里,三五成群踏陌上,汝追吾赶追蝶忙。细雨如丝,春风归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云外归鸟报春,惊了梦,床畔蝴蝶飞。门户洞开,落花一地,昨夜风雨知多少,恰是一首歌谣。  夏  酷暑蒸人,如洪炉锻剑,夏也。先人尝觅含风古洞以祛暑,清泉旁,茂树千章,四面青山,卧石床,枕青藤,凉凉然。今有电扇空调,实乃幸也。然立日下,草木不动
期刊
我坐在梧桐树下的竹藤椅上,看着阳光钻过树葉的间隙,洒落一地斑驳。树影摇摆着,风拂过脸庞,我的思绪也随着风飘荡到了孩提时代。  小时候,在这棵树旁,大人们经常能听到我和小伙伴的打闹嬉笑声。那时,我们还分不清植物,常常为这棵树到底是什么树争得面红耳赤。小伙伴说它是樟树,我说它是泡桐树。后来我才知道,这棵树叫“梧桐”。梧桐树的外观极朴实,没有华丽的枝干、婆娑的形态,但傲然挺立,还身负忠贞美名。  传说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