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杰

来源 :世界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进入哈建工建筑系就读,在懵懵懂懂的年纪,日新月异的年代,步入了这所一生挚爱的“马路大学”。聆听了诸多前辈的教诲,也尽情挥霍了4年的青春。师长和同窗的优秀让我为之震撼,激情四射者、才华横溢者、求索人生者比比皆是,更不乏艺术修为高深、道德品德高尚之长者。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村子或是一个建筑而言,这是一次再微小不过的建造实践,但每当身处其境,总会有一丝触动。她不出众也不完美,却散发着一种场域性的沉着力量;似一片残垣,又似林中小亭,
一切都是从一个办公室的设想开始的。最初的意图是创造一个独特、适应性强、符合人体工学、极具创意的工作空间。
我是1989年进入哈建工学习的,算起来已经整整过去了30年,但是当年的记忆却历历在目,异常清晰;冬天清冷的早晨,整个宿舍楼的同学被郭旭书记挨个敲门叫醒,下楼去跑步;从宿舍穿
1987年我从浙江东阳中学毕业,荣幸地考上了遥远的哈建工,在建筑系的4年本科时光,让我与哈建工建筑系有了不解之缘。学校虽地处北国边缘,当时对外交流不多,但也就少了些心情的
历经岁月的侵蚀,当年大学的点滴却记忆犹新。我在冰城哈尔滨度过了4年的大学时光,哈建工(现哈工大)给予我改变人生轨迹和重组空间维度的机会,师长们的“嬉笑怒骂”助我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