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议论文这个大家庭中,杂文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成员。与“典范”议论文相比,杂文可以不那么“中规中矩”,叙述描写比较自由,议论文字的占比也不那么多;与哲理性议论文相比,它不一定显得高深玄妙,往往寓尖锐犀利于幽默风趣之中。现以《“倔”和“笨”的智慧》为例,谈谈杂文写作的技巧。
一、题目精准,有内涵与趣味
“题好一半文。”这篇杂文拟题《“倔”和“笨”的智慧》就很精准,形容词“倔”和“笨”是从文中所举两个事例中提炼出来的核心词,被打上了引号,暗示作者“易贬为褒”的意图,而用“倔”和“笨”来修饰“智慧”,不禁使读者疑从中生,趣从中来——本是“智慧”的两个对立面,怎么会和“智慧”统一起来呢?读者期待着解开谜团。
二、开篇叙例,适当描写,加点幽默“调料”
上世纪大跃进时期,朱东润老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的宣言。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像上刑场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话来:“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声。“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这若是被日码万字的当代作家看见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这么“倔”?何必跟“效率”较劲?简直是一根筋!
作者没有走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老路,而是一落笔就进入叙述,且有“牙根紧咬,面色难看”“支吾了半天”“哄笑”“太慢了”等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可以说作者绘制了一个简单的场面。这在“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中是很少出现的。叙写后作者以嘲讽收住,点出核心词“倔”“笑掉大牙”等,此时作者的观点已经寓于“简直是一根筋”等反语之中,但分析还有待深入。
三、析例:调侃与夸张并举,诙谐而不失泼辣
的确,对于讲求效率的“智慧”的当代人来说,朱东润老先生的做法,实在是不知变通,乃至于冥顽不灵了。三年,岂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也不是问题。只要愿意“坐家”,轻敲键盘,日码万字也能轻松搞定。只是,如此“随缘”、如此写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释过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来如变了质的白开水。
这一段没有落入引用古今名人名言进行论证的窠臼,而是继续上一段的调侃笔法,围绕“出书成名”的“快”与“慢”展开形象化说理。“冥顽不灵”“著作等身”等夸张语的运用,增强了行文的讽刺意味。段末妙用比喻,揭露那些追求快速成名的“日码万字”者令人唾弃的“成果”,可谓一针见血,痛快淋漓,体现出杂文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行文特点。
四、多角度、多侧面贴合主题
同样“冥顽不灵”的,还有历史学家江衍振老先生。他曾一度声名鹊起,然而他的出名,却不是因为有多少的“智慧”,而是因为“笨”。十多年的时间,老先生一共写了三本书,加起来不过七十余万字,平均到每天不过百余字。然而,为了搜集史料,老先生访遍了各地图书馆、书库,翻阅了两千多万字的史料,简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弄得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才有了那么一点“笨”结晶。然而,这样的著作,定心读来,方知是“字字含血”啊!
作者已经从朱东润先生的事例中提炼出一个“倔”字,接着又从江衍振先生的事迹中提炼出一个“笨”字。如果说前一例侧重于讲身处危境中的坚守初心,那么后一例则侧重于讲成名成家后的执着守望和行事准则。过渡语“同样‘冥顽不灵’的”,提醒读者:两个事例异中有同,互相补充,使论点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一、题目精准,有内涵与趣味
“题好一半文。”这篇杂文拟题《“倔”和“笨”的智慧》就很精准,形容词“倔”和“笨”是从文中所举两个事例中提炼出来的核心词,被打上了引号,暗示作者“易贬为褒”的意图,而用“倔”和“笨”来修饰“智慧”,不禁使读者疑从中生,趣从中来——本是“智慧”的两个对立面,怎么会和“智慧”统一起来呢?读者期待着解开谜团。
二、开篇叙例,适当描写,加点幽默“调料”
上世纪大跃进时期,朱东润老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的宣言。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像上刑场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话来:“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声。“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这若是被日码万字的当代作家看见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这么“倔”?何必跟“效率”较劲?简直是一根筋!
作者没有走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老路,而是一落笔就进入叙述,且有“牙根紧咬,面色难看”“支吾了半天”“哄笑”“太慢了”等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可以说作者绘制了一个简单的场面。这在“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中是很少出现的。叙写后作者以嘲讽收住,点出核心词“倔”“笑掉大牙”等,此时作者的观点已经寓于“简直是一根筋”等反语之中,但分析还有待深入。
三、析例:调侃与夸张并举,诙谐而不失泼辣
的确,对于讲求效率的“智慧”的当代人来说,朱东润老先生的做法,实在是不知变通,乃至于冥顽不灵了。三年,岂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也不是问题。只要愿意“坐家”,轻敲键盘,日码万字也能轻松搞定。只是,如此“随缘”、如此写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释过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来如变了质的白开水。
这一段没有落入引用古今名人名言进行论证的窠臼,而是继续上一段的调侃笔法,围绕“出书成名”的“快”与“慢”展开形象化说理。“冥顽不灵”“著作等身”等夸张语的运用,增强了行文的讽刺意味。段末妙用比喻,揭露那些追求快速成名的“日码万字”者令人唾弃的“成果”,可谓一针见血,痛快淋漓,体现出杂文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行文特点。
四、多角度、多侧面贴合主题
同样“冥顽不灵”的,还有历史学家江衍振老先生。他曾一度声名鹊起,然而他的出名,却不是因为有多少的“智慧”,而是因为“笨”。十多年的时间,老先生一共写了三本书,加起来不过七十余万字,平均到每天不过百余字。然而,为了搜集史料,老先生访遍了各地图书馆、书库,翻阅了两千多万字的史料,简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弄得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才有了那么一点“笨”结晶。然而,这样的著作,定心读来,方知是“字字含血”啊!
作者已经从朱东润先生的事例中提炼出一个“倔”字,接着又从江衍振先生的事迹中提炼出一个“笨”字。如果说前一例侧重于讲身处危境中的坚守初心,那么后一例则侧重于讲成名成家后的执着守望和行事准则。过渡语“同样‘冥顽不灵’的”,提醒读者:两个事例异中有同,互相补充,使论点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