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59-01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从音乐实践的总体来看,音乐欣赏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找到相应音乐来表达。一切音乐都可以给人听觉上的愉悦感。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的课题,在担任初中音乐教学的几年中,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初中音乐课的上课方法,我个人认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欣赏课不仅使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更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欣赏是听觉,感知和联想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在听音乐时,往往使我们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作品背景、内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是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进行介绍,然后欣赏;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创造性教学就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作品,从深度、广度掌握作品的实质,使学生能听,会听、创造性地听。
例如,在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都必上演的保留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作品欣赏课中,我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乐曲,学生都认为作品曲调动听,热情奔放,引人向上;有的学生还时不时地一边听一边用手划着拍子。通过引导,让学生听第二遍时,学生们认为这是一个歌颂性的作品,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似战马奔腾,具有英雄的威武形象和气势,又似英雄在战马上检阅部队的庆典,是一种既热烈又严肃的场面;当听第三遍时,我给学生深入介绍了作品的历史背景,作品所歌颂的人物,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上看,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同时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一个战争的侵略者。由于他在侵略战争中屡建战功,受到皇室贵族的尊敬,作曲家为他而作。
再比如,我每次在给七年级刚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总爱给他们举例子,并给他们欣赏一些东西,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这以前,学生只要说是上音乐课,那就是唱歌课。我就给他们纠正了这个说法,音乐课的内容很多,包括声乐、琴法、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作曲、曲式分析、配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简史等等。而唱歌只是其中的声乐部分,声乐近年来又分成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去年的全国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还推出了组合演唱的形式和原生态唱法。为了直观的让学生对声乐有更细致的了解,我还用了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录制的青年歌手大赛的每一种唱法的比赛现场。结果下来,比我直接讲的让学生听收获不知要大几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记得我在给学生上七年级上册的音乐课第四单元《欧洲风情》中,教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时,就用了欣赏课的办法,先让学生看意大利的地图和一些意大利的风景图片,初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水上城市威尼斯,并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过渡到意大利船歌,并引出船歌的特点。然后,播放了多个版本的演唱,近一步地熟悉歌曲,特别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船歌《桑塔露琪亚》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演唱的意大利那波利民歌《我的太阳》相比较后,学生都认为意大利语言非常优美,歌曲旋律动听,与意大利的风情结合的非常完美。
如今科技发达了,我就想方法使用VCD、MP3、电脑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欣赏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化了,就比只用磁带的效果好的多。例如,在欣赏《青春舞曲》这首旋律活泼,节奏欢快的音乐时,可先介绍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紧接着欣赏《青春舞曲》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最后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简单舞蹈动作随音乐进行律动,从而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在欣赏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先介绍云南的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文化(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再介绍民族乐器“葫芦丝”,并且试奏一下主题音乐;最后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体验,这就体现了音乐与人文、地理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音乐还可以与舞蹈、美术、文学等许多学科有机的结合,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思考,不仅我们的学生学的轻松,我们自己也教的轻松,而且会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在教《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瑶”这部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欣赏作品,然后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受。(第一乐段描绘黄河两岸美丽风光?,叙述人民过着和平而宁静的日子;第二乐段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叙述两岸人民背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的悲惨生活;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它发出令人悲伤的感叹。即黄河依然如故,黄河水奔流不止,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情绪十分凄凉。)最后我就启发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把《黄水谣》这部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结果有的采用歌唱,有的三两个一组创作音乐小品,有的拿起手中的笔进行素描,有的采用的即兴演讲……整个教室热闹非凡,虽然水平不高,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挥了想象,并把自己所感悟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没有先前的欣赏,那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
当然,对世界影响很大的音乐家的生平进行简介和对他作品的欣赏对学生的兴趣发展也相当重要。在给七年级每一个班级上第一堂音乐课的时候,我都要给他们介绍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美誉的世界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不平凡的人生简历和从艺道路,并欣赏他唱歌的美妙声音,来激励大家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当我说到他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上极少数几位杰出的亚裔歌唱家之一,在1996至1997年,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以及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创造了世界高水准、权威性赛事中连续夺冠的一个奇迹,使得世界歌坛为之震惊的时候,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发出了“哇”的叫声,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一种敬佩的眼神。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发现了音乐欣赏对音乐教学有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欣赏部分设计的更加完美、生动、形象一些,上课效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也获得了不少知识,也有了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如果取消了音乐欣赏教育,不仅谈不上培育音乐鉴赏力,而且连音乐的审美价值也无从实现。鉴于音乐欣赏具有突出的审美教育价值,因此在普通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推动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我将会不断地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更多、更好、更有益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从音乐实践的总体来看,音乐欣赏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找到相应音乐来表达。一切音乐都可以给人听觉上的愉悦感。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的课题,在担任初中音乐教学的几年中,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初中音乐课的上课方法,我个人认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欣赏课不仅使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更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欣赏是听觉,感知和联想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在听音乐时,往往使我们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作品背景、内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是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进行介绍,然后欣赏;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创造性教学就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作品,从深度、广度掌握作品的实质,使学生能听,会听、创造性地听。
例如,在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都必上演的保留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作品欣赏课中,我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乐曲,学生都认为作品曲调动听,热情奔放,引人向上;有的学生还时不时地一边听一边用手划着拍子。通过引导,让学生听第二遍时,学生们认为这是一个歌颂性的作品,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似战马奔腾,具有英雄的威武形象和气势,又似英雄在战马上检阅部队的庆典,是一种既热烈又严肃的场面;当听第三遍时,我给学生深入介绍了作品的历史背景,作品所歌颂的人物,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上看,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同时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一个战争的侵略者。由于他在侵略战争中屡建战功,受到皇室贵族的尊敬,作曲家为他而作。
再比如,我每次在给七年级刚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总爱给他们举例子,并给他们欣赏一些东西,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这以前,学生只要说是上音乐课,那就是唱歌课。我就给他们纠正了这个说法,音乐课的内容很多,包括声乐、琴法、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作曲、曲式分析、配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简史等等。而唱歌只是其中的声乐部分,声乐近年来又分成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去年的全国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还推出了组合演唱的形式和原生态唱法。为了直观的让学生对声乐有更细致的了解,我还用了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录制的青年歌手大赛的每一种唱法的比赛现场。结果下来,比我直接讲的让学生听收获不知要大几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记得我在给学生上七年级上册的音乐课第四单元《欧洲风情》中,教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时,就用了欣赏课的办法,先让学生看意大利的地图和一些意大利的风景图片,初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水上城市威尼斯,并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过渡到意大利船歌,并引出船歌的特点。然后,播放了多个版本的演唱,近一步地熟悉歌曲,特别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船歌《桑塔露琪亚》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演唱的意大利那波利民歌《我的太阳》相比较后,学生都认为意大利语言非常优美,歌曲旋律动听,与意大利的风情结合的非常完美。
如今科技发达了,我就想方法使用VCD、MP3、电脑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欣赏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化了,就比只用磁带的效果好的多。例如,在欣赏《青春舞曲》这首旋律活泼,节奏欢快的音乐时,可先介绍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紧接着欣赏《青春舞曲》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最后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简单舞蹈动作随音乐进行律动,从而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在欣赏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先介绍云南的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文化(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再介绍民族乐器“葫芦丝”,并且试奏一下主题音乐;最后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体验,这就体现了音乐与人文、地理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音乐还可以与舞蹈、美术、文学等许多学科有机的结合,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思考,不仅我们的学生学的轻松,我们自己也教的轻松,而且会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在教《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瑶”这部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欣赏作品,然后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受。(第一乐段描绘黄河两岸美丽风光?,叙述人民过着和平而宁静的日子;第二乐段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叙述两岸人民背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的悲惨生活;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它发出令人悲伤的感叹。即黄河依然如故,黄河水奔流不止,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情绪十分凄凉。)最后我就启发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把《黄水谣》这部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结果有的采用歌唱,有的三两个一组创作音乐小品,有的拿起手中的笔进行素描,有的采用的即兴演讲……整个教室热闹非凡,虽然水平不高,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挥了想象,并把自己所感悟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没有先前的欣赏,那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
当然,对世界影响很大的音乐家的生平进行简介和对他作品的欣赏对学生的兴趣发展也相当重要。在给七年级每一个班级上第一堂音乐课的时候,我都要给他们介绍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美誉的世界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不平凡的人生简历和从艺道路,并欣赏他唱歌的美妙声音,来激励大家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当我说到他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上极少数几位杰出的亚裔歌唱家之一,在1996至1997年,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以及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创造了世界高水准、权威性赛事中连续夺冠的一个奇迹,使得世界歌坛为之震惊的时候,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发出了“哇”的叫声,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一种敬佩的眼神。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发现了音乐欣赏对音乐教学有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欣赏部分设计的更加完美、生动、形象一些,上课效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也获得了不少知识,也有了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如果取消了音乐欣赏教育,不仅谈不上培育音乐鉴赏力,而且连音乐的审美价值也无从实现。鉴于音乐欣赏具有突出的审美教育价值,因此在普通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推动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我将会不断地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更多、更好、更有益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