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尚不明,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也只是细胞减灭,而非治愈,术后复发率高。以往术后辅以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但不良反应大、肝损害重、经济负担重,基层患者很难接受。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尚不清。多数学者认为:它具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导致持续无排卵状态并诱发黄体溶解,干扰子宫内膜完整性,使患者闭经,异位病灶萎缩。其用法:手术后1周开始,化验肝功能无异常,米非司酮每日1片(25mg),连服3~6个月,用药期间每月复查1次,了解不良反应,复查肝功能。
  本院几年来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又经济。用药1个月即闭经,用药期间症状消失。不良反应:仅有潮汗、皮肤色素沉着和轻微头痛、恶心乏力。患者能耐受,是一种颇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春甜1号’是以‘白糖罐’选育的‘母5’为母本、用国外白皮圆形高糖F1代分离选种,再经系谱单株选种法纯化选出的自交系‘白糖1’为父本育成的适宜露地栽培的薄皮甜瓜杂交种
<正>食品工业的原材料大都为来源于生物,且为剪切性敏感材料。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观点来看,食品加工方法对食品的品质有决定性影响。如何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的同时保持食品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成本控制作为施工项目管理
采用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食用油中4种多环芳烃(PAHs),即(Chr)、苯并(a)蒽(Ba A)、苯并(b)荧蒽(Bb F)和苯并(a)芘(Ba P)的快速分析方法。自制固相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并对其抗氧化性及抗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最大水解度达8.0%,此条件下花生肽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