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鸡产业结构的特征
宝鸡市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辖十县二区。东依咸阳,南邻汉中,西、北两面与天水、平凉接攘。总面积为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555平方公里。宝鸡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工业城市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是联结西南、西北、华北三大地区的交通枢纽,陈仓古道、褒斜路、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川陕公路、西兰公路、西宝公路(南线、中线、北线)、310国道、西宝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在这里交汇。它既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同时又是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两大支撑点和增长极之一。
与周边的同等城市相比,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门类齐全。目前宝鸡市的产业主要有:种植、畜牧、渔业、水利、烟草、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黄金、有色金属、电力、冶金、煤炭、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食品、酿酒、烟草、水果、金融、教育、商业、旅游、交通、医疗、科技等。覆盖了整个三大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2、规模以上企业集中。截止2002年11月份,宝鸡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3家,其中中部地区224家,占76.4%;北部地区36家,占12.3%;南部山区33家,占11.3%。由此可见,76.4%的规模以上企业均集中于面积只有7222平方公里的中部地区;特别是集中于面积仅为555平方公里的金、渭两区。宝鸡桥梁厂、长岭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烽火无线电厂、凌云无线电厂、宝成电子仪表厂、航天107厂、宝鸡石油钢管厂、宝鸡石油机械厂、有色金属公司、宝鸡卷烟厂、西凤酒厂等国内著名的大企业均集中于此。这种集密布局本身就会产生外在经济现象。
3、产业结构呈“箭头”型。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箭头”型结构。所谓“箭头”型结构是指三大产业的比重“中间大、两头小”,其形状象一只“箭头”。深圳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头尖削,一头匀称”的“陀螺”型结构。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T”型的结构。所谓“T”型是指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增大,即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最大,其形状象一个“T”。深圳的产业结构既不属于“箭头”型,也不属于“T”型,而是介于二者之间,明显地比“箭头”型高级,却比“T”型低级。与深圳和美国相比,宝鸡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这说明宝鸡的第三产业还不发达,产业结构比深圳和美国低级落后得多。
4、相对优势明显。宝鸡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机械、电子、航天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是相当先进的。与周边的铜川、平凉、天水、汉中、安康、商洛、咸阳、渭南、延安、榆林等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使得宝鸡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能力。截止2002年11月份,仅宝鸡市的7个国家级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就实施星火计划项目565项,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500余项,完成各类重大科技成果535项,其中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达29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53项,累计创造价值上百亿元。宝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区域布局失衡。宝鸡市的产业发展在地域上像一只“蜻蜓”,呈现出“一体两翼,躯厚冀薄,头重尾轻”的格局。所谓“一体两翼,躯厚翼薄,头重尾轻”是指宝鸡市的三大产业主要集中于以金台区、渭滨区、宝鸡县、凤翔县、扶风县、岐山县和眉县为主的中部地区,它是宝鸡产业发展的身躯;以陇县、千阳和麟游为主的北部地区与以太白、风县为主的南部山区,产业发展十分落后,它们是宝鸡产业发展的两只翅膀;而中部躯体的产业又高度集中于金、渭两区,金、渭两区是这只蜻蜓的头。宝鸡县、风翔县、扶风县、岐山县、眉县是这只蜻蜓尾巴,这5个县的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这种产业格局明显严重失衡。
2、高科技产业弱小。宝鸡的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宝鸡的高科技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2年宝鸡高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6.27亿元,入驻企业480余家,实现技工贸收入69亿元,发展起了机电、信息、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但与宁波、深圳、蛇口、珠海、大连、东莞、湛江和西安等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以西安为例,西安的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人驻科技开发企业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12家,外贸企业近500家,2002年实现技工贸收入401.25亿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五个支柱产业。同样经过十年的发展,宝鸡高新区的人驻企业数仅为西安的12%,技工贸收人为西安的15.19%。不仅如此,宝鸡的高科技产业在技术层次上也与西安有很大的差距。
3、特色产业与强势产业尚未形成。虽然宝鸡市具有很强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与周边中等城市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产业技术优势,但真正的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并没有形成。有些是把强势产品没有做大并形成规模优势,没有把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有些是特色产品没有实现产业化;还有些是把充满特色的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如北部地区畜草资源就没有被合理利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宝鸡市的许多产业好像有优势,但真正能在全国拿得出,叫得响,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却又找不出来,这实在是一件尴尬事。
4、经济的外向性弱,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地处内陆、体制创新慢等原因,宝鸡利用外资远远不如宁波、深圳、珠海、蛇口、东莞、湛江、大连等中等城市。这使宝鸡经济的外向性很弱。在宝鸡市内部,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很低,军事工业、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高速增长对本地区其它行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有限。
调整宝鸡产业结构的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涉及的行业、部门、利益和单位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往往涉及利益格局的变动,矛盾冲突也很多。因而,调整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应从以下几条思路人手:
1、制定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调查研究、摸清市情、分析宝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持制定一项为期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明确目标,划分阶段,制定措施,政府调控,政策引导,以指导产业结构的升级。
2、培育宝鸡的特色产业。集中资源发展一批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食品工业、军事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减少产业结构与东中部地区的同构性,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求竞争力的提高,以求经济互补性的提高。
3、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另一个是政策制度的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应从“剥离社会职能,重组营运机构”方面人手。将企业内部那些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机构进行裁撤合并,增设信息部、技术开发部和公关部等机构。政策制度创新应从政府专营、行政审批、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变管理为服务,以鼓励宝鸡市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
4、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进行科研要素的重组。宝鸡市的产业发展慢,技术层次低,除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缺失以外,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市政府应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用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同时,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姻、创办股份制科研机构,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以提升宝鸡产业的技术层次。
5、实施均衡增长战略。针对宝鸡产业发展“一体两翼,躯厚翼薄,头重尾轻”的状况,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建议宝鸡市建立“北部地区畜牧业、中部地区高科技、南部地区林特金”的产业格局,使不同地区的产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增强区域内经济的互补性。在中部地区应该以西宝高速公路、陇海铁路、西宝公路(南线、中线、北线)、310国道和渭河为轴,以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依托,以虢镇、阳平、蔡家坡、常兴和降帐为节点,建设一批卫星城镇,用类似于特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那样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这五个点集中,力争在20年内发展三四个初具规模,具有自我扩张功能的工业小城市,使蜻蜒的尾巴变粗变大,区域结构趋于均衡。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宝鸡市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辖十县二区。东依咸阳,南邻汉中,西、北两面与天水、平凉接攘。总面积为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555平方公里。宝鸡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工业城市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是联结西南、西北、华北三大地区的交通枢纽,陈仓古道、褒斜路、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川陕公路、西兰公路、西宝公路(南线、中线、北线)、310国道、西宝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在这里交汇。它既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同时又是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两大支撑点和增长极之一。
与周边的同等城市相比,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门类齐全。目前宝鸡市的产业主要有:种植、畜牧、渔业、水利、烟草、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黄金、有色金属、电力、冶金、煤炭、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食品、酿酒、烟草、水果、金融、教育、商业、旅游、交通、医疗、科技等。覆盖了整个三大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2、规模以上企业集中。截止2002年11月份,宝鸡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3家,其中中部地区224家,占76.4%;北部地区36家,占12.3%;南部山区33家,占11.3%。由此可见,76.4%的规模以上企业均集中于面积只有7222平方公里的中部地区;特别是集中于面积仅为555平方公里的金、渭两区。宝鸡桥梁厂、长岭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烽火无线电厂、凌云无线电厂、宝成电子仪表厂、航天107厂、宝鸡石油钢管厂、宝鸡石油机械厂、有色金属公司、宝鸡卷烟厂、西凤酒厂等国内著名的大企业均集中于此。这种集密布局本身就会产生外在经济现象。
3、产业结构呈“箭头”型。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箭头”型结构。所谓“箭头”型结构是指三大产业的比重“中间大、两头小”,其形状象一只“箭头”。深圳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头尖削,一头匀称”的“陀螺”型结构。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T”型的结构。所谓“T”型是指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增大,即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最大,其形状象一个“T”。深圳的产业结构既不属于“箭头”型,也不属于“T”型,而是介于二者之间,明显地比“箭头”型高级,却比“T”型低级。与深圳和美国相比,宝鸡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这说明宝鸡的第三产业还不发达,产业结构比深圳和美国低级落后得多。
4、相对优势明显。宝鸡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机械、电子、航天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是相当先进的。与周边的铜川、平凉、天水、汉中、安康、商洛、咸阳、渭南、延安、榆林等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使得宝鸡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能力。截止2002年11月份,仅宝鸡市的7个国家级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就实施星火计划项目565项,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500余项,完成各类重大科技成果535项,其中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达29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53项,累计创造价值上百亿元。宝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区域布局失衡。宝鸡市的产业发展在地域上像一只“蜻蜓”,呈现出“一体两翼,躯厚冀薄,头重尾轻”的格局。所谓“一体两翼,躯厚翼薄,头重尾轻”是指宝鸡市的三大产业主要集中于以金台区、渭滨区、宝鸡县、凤翔县、扶风县、岐山县和眉县为主的中部地区,它是宝鸡产业发展的身躯;以陇县、千阳和麟游为主的北部地区与以太白、风县为主的南部山区,产业发展十分落后,它们是宝鸡产业发展的两只翅膀;而中部躯体的产业又高度集中于金、渭两区,金、渭两区是这只蜻蜓的头。宝鸡县、风翔县、扶风县、岐山县、眉县是这只蜻蜓尾巴,这5个县的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这种产业格局明显严重失衡。
2、高科技产业弱小。宝鸡的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宝鸡的高科技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2年宝鸡高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6.27亿元,入驻企业480余家,实现技工贸收入69亿元,发展起了机电、信息、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但与宁波、深圳、蛇口、珠海、大连、东莞、湛江和西安等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以西安为例,西安的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人驻科技开发企业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12家,外贸企业近500家,2002年实现技工贸收入401.25亿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五个支柱产业。同样经过十年的发展,宝鸡高新区的人驻企业数仅为西安的12%,技工贸收人为西安的15.19%。不仅如此,宝鸡的高科技产业在技术层次上也与西安有很大的差距。
3、特色产业与强势产业尚未形成。虽然宝鸡市具有很强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与周边中等城市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产业技术优势,但真正的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并没有形成。有些是把强势产品没有做大并形成规模优势,没有把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有些是特色产品没有实现产业化;还有些是把充满特色的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如北部地区畜草资源就没有被合理利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宝鸡市的许多产业好像有优势,但真正能在全国拿得出,叫得响,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却又找不出来,这实在是一件尴尬事。
4、经济的外向性弱,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地处内陆、体制创新慢等原因,宝鸡利用外资远远不如宁波、深圳、珠海、蛇口、东莞、湛江、大连等中等城市。这使宝鸡经济的外向性很弱。在宝鸡市内部,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很低,军事工业、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高速增长对本地区其它行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有限。
调整宝鸡产业结构的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涉及的行业、部门、利益和单位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往往涉及利益格局的变动,矛盾冲突也很多。因而,调整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应从以下几条思路人手:
1、制定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调查研究、摸清市情、分析宝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持制定一项为期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明确目标,划分阶段,制定措施,政府调控,政策引导,以指导产业结构的升级。
2、培育宝鸡的特色产业。集中资源发展一批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食品工业、军事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减少产业结构与东中部地区的同构性,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求竞争力的提高,以求经济互补性的提高。
3、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另一个是政策制度的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应从“剥离社会职能,重组营运机构”方面人手。将企业内部那些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机构进行裁撤合并,增设信息部、技术开发部和公关部等机构。政策制度创新应从政府专营、行政审批、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变管理为服务,以鼓励宝鸡市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
4、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进行科研要素的重组。宝鸡市的产业发展慢,技术层次低,除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缺失以外,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市政府应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用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同时,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姻、创办股份制科研机构,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以提升宝鸡产业的技术层次。
5、实施均衡增长战略。针对宝鸡产业发展“一体两翼,躯厚翼薄,头重尾轻”的状况,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建议宝鸡市建立“北部地区畜牧业、中部地区高科技、南部地区林特金”的产业格局,使不同地区的产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增强区域内经济的互补性。在中部地区应该以西宝高速公路、陇海铁路、西宝公路(南线、中线、北线)、310国道和渭河为轴,以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依托,以虢镇、阳平、蔡家坡、常兴和降帐为节点,建设一批卫星城镇,用类似于特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那样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这五个点集中,力争在20年内发展三四个初具规模,具有自我扩张功能的工业小城市,使蜻蜒的尾巴变粗变大,区域结构趋于均衡。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