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拓荒者!》中的神话原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在其成名作《啊,拓荒者!》中凭借巧妙地运用古典神话,成功地塑造了拓荒者的形象,从而在他们漫长的生存斗争中找到某种伟大、永恒的东西。本文试举几例以说明这部作品中的神话原型。
  关键词: 薇拉·凯瑟 《啊,拓荒者!》 神话原型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与海明威和菲兹杰拉德同属20世纪的伟大作家,但与后两者不同的是,她并不以短篇小说见长,而素以长篇小说的创作著称。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女作家。在这些作品中,凯瑟以她那饱蘸深情的笔触,把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开拓者(大多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在与大自然搏斗时英勇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历史沧桑的磨难点化在她每一部作品的字里行间,使作品闪耀着崇尚精神美的艺术之光。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真实,使得她和她的作品受到西方评论界的重视和推崇。
  1913年发表的《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最具特色的一部代表作。《啊,拓荒者!》是首次充分体现凯瑟自己风格的作品,是她奠定中西部乡土小说文体的成名作。小说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柏格桑是作者浓墨重笔着力进行刻画的主要形象。小说的主线是亚历山德拉含辛茹苦地为发展家业、不负父望的20年奋斗经历:她幼时随家人从欧洲迁居内布拉斯加州,从十二岁开始当父亲的帮手;父亲去世后,她在贫穷到极点的境况下,“继承家业”,熬过“三年大旱”,时常在“颗粒无收”的荒年挣扎度日,还得扶养三个弟弟长大成人;经过她的经营,家业有所起色时,两个大弟弟同她争夺家产,不同意她嫁人;她好不容易把心爱的小弟弟埃米尔送出去求学,不料埃米尔死于情杀……在这一连串的天灾人祸打击下,她并没有气馁。她对生活有着坚定的信心,对土地怀有“如痴如醉”的感情。亚历山德拉的理想与追求都体现出“美国梦”的精髓。在拓荒者身上,薇拉·凯瑟找到了昔日英雄的特质和为建立一种既保留过去的价值又满足现在需要的文化的奉献精神。凯瑟凭借巧妙地运用古典神话,成功地塑造了拓荒者的形象,从而在他们漫长的生存斗争中找到某种伟大、永恒的东西。在其作品中,我们不由得想起与其中相关人物相连的一些神话原型。
  
  一、亚历山德拉——农业女神德墨忒尔(Demeter)
  
  亚历山德拉,是古马其顿国王、希腊城邦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名字的阴性形式,它唤起的不仅仅是联想的整体,而且是作者某些固有的情感价值。亚历山德拉,正如她名字的含义那样,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是她的家庭和土地的保卫者。单就她的外貌,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在作品中首次见到亚历山德拉时,她就是“一个高高的、健壮的女孩子,走起路来步子既快又坚定”,她的衣饰充满着粗犷的气氛:“穿着一件男人的长外套(看起来一点不难受,倒是很舒服的样子,好像本来就属于她的;她穿在身上像个青年军人),戴着一顶圆的长毛绒帽子,用一条厚厚的头巾扎紧”。无论在说服弟弟们坚守分水岭与自然灾害斗争,和引导他们变草原为良田的艰苦创业过程中,还是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婚恋中处理男女情爱时,亚历山德拉都扮演了一个无性的角色。当然,从文本中的形象来看,她是一位女性,像大地女神一样的女人。她那一头钢盔般闪亮的微红黄发,散发着远古女神般的美;她那两条粗辫子,变成了女族长制权威和丰饶的象征。她与大地和丰饶融为一体时,又变成大地母亲,以大地女神的能力,她播种小麦,轮种三叶苜蓿,复苏了土地。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庄稼长得根深叶茂,年年丰收。从外貌和行动上看,亚历山德拉更像是古典文学中所描绘的那个德墨忒尔(Demeter)。盘结在她头上的那两条粗辫子就像是德墨忒尔头上带的玉蜀黍穗须的花环,从她帽子下边露出的几络卷发酷似穗须的颜色。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她)倚着铁叉,遮阳帽放在地上,站在那里陷入深思之中。晒得干裂的菜地发出了干枯的菜秧气味,满地是南瓜、香木橼和老黄瓜种,紧挨大黄的那头,生长着轻柔的龙须菜,上面结着红酱果。她带着那种特有严肃和安详的神情,静静地站在那里。她那厚厚的略显红色的盘发,在阳光下显得越发火红。”这一场景的神圣慈爱和宁静氛围,增强了亚历山德拉作为大地母亲的形象,这种与大地保持的不变关系,也把她置于远古时代大地女神们的行列之中。亚历山德拉是那位代表农民耕种过的肥沃土地的德墨忒尔,是庶民百姓盼望五谷丰收的象征。经过十六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昔日的萋萋荒原景象看不到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片麦田作纵横交织的方格格田。亚历山德拉的胜利,不是来自作为一个征服者对土地的支配,而是来自作为一个守护神对它的热爱。像敢于向死亡诸神挑战的德墨忒尔那样,亚历山德拉在弟弟死后,无所畏惧地面对未来,不向死亡屈服投降。对两个年轻人的死,她反思了自身的过错,从而使自己慢慢地从亲人丧失和不能重获乐园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接受了一个生死并存的世界。作为大地母亲的角色,亚历山德拉复苏了死亡和再生的古老神话;作为史诗英雄的角色,她走近冥府之门,又以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和自己命运的姿态,出现在生死重生的轮回之中。
  
  二、玛丽——春之女神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
  
  在这部作品中,玛丽和埃米尔的爱情故事是令人震撼的。玛丽的容貌和个性使人把她与春之女神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联系在一起。她感情深挚,待人亲切,她那双棕黄色的眼睛是葵花蜜色,反射出明亮的光点,“在她那双被称作像老虎眼的科罗拉多矿物的眼睛里,蕴藏着动物的活力”。玛丽至少有两次与猫联系在一起:一次是她在招待农民时,一次是作为少妇在观赏沐浴在台阶上的她那只大黄猫时。黄色是与玛丽联系在一起的主色调,是她多情气质的表征。她总是为大自然的美景激动万分,陶醉在野玫瑰和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的夏雨之中。她这种对野玫瑰的反应,正如珀耳塞福涅发现可爱的水仙花时的喜悦。玛丽与珀耳塞福涅联系一起最明显的是她帽子上的饰物罂粟花。她那张脸更像是一朵红罂粟,圆圆的、褐色的脸蛋,丰润的双唇和面颊。玛丽与亚历山德拉的关系,犹如珀耳塞福涅同德墨忒尔一样,她充当了珀耳塞福涅的角色。亚历山德拉把她当作坦诚交谈的朋友,她为小玛丽的真诚、对生活的热忱和如女儿般的殷勤而骄傲。在果园里,玛丽坐在她身旁,就像珀耳塞福涅坐在美发的德墨忒尔身旁那样,亚历山德拉母亲般地倾听着这个年轻姑娘的话语,静静地沉浸在玛丽孩子般的热切渴望之中。
  
  三、玛丽与埃米尔的爱情悲剧
  
  18岁那年,玛丽从修女学校逃出来,与富兰克·夏白塔结了婚。他是个粗暴的年轻人,他对一切都妒忌,他妒忌他的农场,妒忌他的马,妒忌他那美丽的妻子。富兰克充当了冥王的角色,玛丽同他结婚就是遭遇死亡;富兰克对妻子的占有,只不过重演了奥林帕斯诸神对女性世界的威严统治。在《白桑树》这一章里,薇拉·凯瑟把两个古典神话(普赛克(Psyche)与丘比特(Cupid)的爱情,德墨忒尔丧失女儿)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玛丽独自躺在白桑树下的草地上,梦想着她的情人到来,一个像普赛克的梦想实现了——在寻找幸福中,玛丽迎来了死亡。就在她与埃米尔幽会的欢乐时刻,怒气冲冲的富兰克提枪而至,向他们一连放了三枪。埃米尔应声倒下,仰面死去。但对玛丽而言,死亡却不是那么容易。一颗子弹穿过了她的右肺,另一颗打断了颈动脉。她挣扎着向绿篱爬去,她拖着身子爬到埃米尔的尸体旁,她抬起头把它放在自己情人的胸上,又把他的手紧紧握在她自己的手中,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溘然而去。她脸上呈现一种难以描绘的满足表情,证实了古代神话的寓意:灵魂对神圣爱情的追求,只有在永恒的结合中才能满足。据说,普赛克代表人类灵魂,它是由激情和不幸加以净化,尔后,准备着享受纯真的幸福。玛丽正是这样,小说对这对年轻人的最后描述,提到了这一神话:从富兰克家的三叶苜蓿地里飞过来的两只白蝴蝶,在玛丽和埃米尔尸体的上方交织的树阴里飞来飞去;它们一会儿轻轻落下,一会儿翩翩飞去,一会儿靠拢,一会儿分开;在靠近篱笆高高的草丛中,最后的几朵野玫瑰,露出它们粉红的心胸,走向死亡。古代希腊人认为,人的灵魂生有翅膀,形状像蝴蝶的那样。在他们的艺术中,普赛克变成了蝴蝶女郎,她的灵魂同丘比特一起飞向奥林帕斯山。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我国梁祝故事中那两只蝴蝶翩翩飞舞在大洋彼岸内布拉斯加草原的上空。最终亚历山德拉感受到的是德墨忒尔将女儿丢给冥王的痛苦。
  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凯瑟转向罗马诗人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taro)的史诗传统,作者凭借神话原型在一个真正的边疆场景中去探索人类品格的诸多方面,凭借和巧妙地运用了古典神话,成功地塑造了拓荒者的形象。她对古典神话的运用,已变成建构她的艺术,体现凯瑟对逝去的岁月和一去不回的传统价值的深深眷恋之情,表达她对人类经验的理解,建立她的价值观和界定人生英勇伟绩的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E.K.布朗(E.K.Brown).薇拉·凯瑟评传[M].(Willa Cather:A Critical Biography)纽约,1953.
  [2]苏蓉.拓荒时代的英雄赞歌[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21).
  [3]薇拉·凯瑟著.资中筠译.啊,拓荒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宋运田.薇拉·凯瑟《啊,拓荒者!》中的女性形象与古典神话[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24).
  [5]周铭.从男性个人主义到女性环境主义的嬗变[J].外国文学,2006,(3).
  [6]张平,张晓霞.独立女性与依附女性——《啊,拓荒者!》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看不见的人》塑造了一个现代美国黑人的形象,探索了现代美国黑人的个性,充分运用了反讽、矛盾意向及象征的艺术手法。本文旨在分析其反讽、矛盾效果及象征意蕴的运用。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反讽 象征 矛盾    引言  在《看不见的人》中,男主人公从小以布克·塔·华盛顿为心中楷模,一心要在白人面前竭力表现出自己的谦卑、恭顺,从而赢得白人的好感。高中毕业那年,他在家乡白人头目人物的一次集会
摘 要: 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各民族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创造世界性文学。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民族文化 交融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特定历史时代赋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战争、迁徙而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但是,这种渗透、融合以及影响直到十九世纪初在很大程
帆船运动历史悠久,深受沿海国家地区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帆船运动在国内蓬勃发展,尤其吸引了众多高校参与其中,部分学校还开设了帆船课程.青岛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批开设帆船课
摘 要: 《闲吟集》假名序文中的“秋萤”一词历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一般认为此处的“秋萤”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是原本属于中国汉诗的题材。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本文从和歌与汉文学的角度,并结合中国文学中“萤”的形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闲吟集》 秋萤 汉诗 和歌    《闲吟集》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歌谣集,其中收录了室町时代的“小歌”(流行歌谣)、“猿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