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系膜筋膜状态及新辅助治疗后变化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基线直肠系膜筋膜(MRF)状态及新辅助治疗后MRF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321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患者均在完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进行手术,术后规律随访。评价基线MRI的MRF状态、壁外血管侵犯(EMVI)状态、肿瘤位置、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对于基线MRF阳性的患者,同时评估术前MRF状态。采用χ²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RF阳性和阴性患者间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像特征与预后的关联。

结果

321例患者中,193例(60.1%)基线MRF阳性,其中54例(28.0%)在新辅助治疗后、术前MRI评估中转变为MRF阴性,139例(72.0%)仍为阳性。基线MRF阳性患者的术后病理T、N分期显著高于MRF阴性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比例显著低于MRF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F转阴患者的术后病理T、N分期显著低于未转阴患者。基线MRF阴性患者和术前MRF转阴患者的MRI EMVI阳性的比例低于MRF阳性患者和未转阴患者(P均<0.05)。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基线MRF阳性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转移生存较差(P均<0.05),风险比分别为3.33和1.69。新辅助治疗后MRF转阴与总生存、无转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均无显著关联(P均>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基线MRF和EMVI状态是患者总生存和无转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总生存风险比分别为2.15和3.35,对无转移生存的风险比分别为1.13和2.74。

结论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基线MRF状态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但新辅助治疗后MRF是否转阴预测预后的能力不确定。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多标签学习MRI膝关节运动损伤检测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实际效能。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1 343例膝关节运动损伤青年患者的1 391个膝关节MRI图像。采用随机采样法将数据按7∶1∶2分为训练集(n=973)、验证集(n=139)及测试集(n=279)。将膝关节损伤分为半月板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骨与骨端软骨损伤、滑膜关节囊损伤及周围软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是布鲁杆菌病的一种,占布鲁杆菌病发生率的2%~53%。近年来我国因养殖业的发展和城市宠物饲养的增加,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有流行的趋势。目前,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因此,就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规范、鉴别诊断、治疗规范等问题,结合诊疗的经验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工作中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提
期刊
Delta变异株具有传染力强、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缩短等特点,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该变异株在印度被发现后,迅速在多个国家流行并逐渐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之一,我国多个省份也发生了Delta变异株所致的局部聚集性疫情。本文就Delta变异株的病原学特征、传播特征及可能的机制、流行现状、疫苗对其保护效果、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控Delta变异株所致疫情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儿童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组成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科及特需病房2 392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深部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的13种病原菌,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变化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感染分布,按标本类型分为肺泡灌洗液组和深部痰液组。按患儿感染情况分为单一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
目的数据缺失是队列研究中几乎无法避免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模拟研究,比较当前常见的8种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在纵向缺失数据中的填补效果,为纵向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模拟研究基于R语言编程实现,通过Monte Carlo方法产生纵向缺失数据,通过比较不同填补方法的平均绝对偏差、平均相对偏差和回归分析的Ⅰ类错误,评价不同填补方法对于纵向缺失数据的填补效果及对后续多因素分析的影响。结果均值填补、k
目的使用第三代双源冠状动脉CTA(CCTA)及斑块定量技术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特征,并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斑块成分、斑块负荷及斑块易损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9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CCTA检查的498例冠心病患者(男296例、女202例),年龄33~87(63±9)岁。根据入组患者TyG指数的三分位数将其分为T1(最低组)、T2(中等组)、T3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患病率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中的分布,为其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6—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7个地理区域的8个城市的20所幼儿园及10所小学3~10岁的儿童共1 887名,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儿童运动能力成套评估量表第2版对儿童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是否为独生
目的评估深圳市采用入校接种方式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高低对缺课的影响。方法以深圳市小学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286所小学缺课数据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实施后深圳市9个区疫苗接种率和组织方式(入校接种与非入校接种)数据,以缺课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组织方式和区接种率作为分组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采用泊松回归进行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目的探讨3种急性肾损伤(AKI)标准对慢性肾脏病(CKD)患儿合并AKI的诊断一致性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肾脏风湿专科收治的2 551例C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2007 pRIFLE标准、2012 KDIGO标准和2018 pROCK标准对其进行AKI的诊断及分期,并调阅所有患儿出院后门诊复诊及再次入院病历资料,对所有出院患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