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从“倡导”提升为“大力推动”,全国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文章就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从顶层设计、内容供给、特殊群体保障、公共设计建设和使用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长效工作机制、特殊困难人群阅读需求、公共阅读资源和阅读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机制保障、优化供给、平衡需求、营造氛围等反思未来的全民阅读工作。
【关 键 词】全民阅读;工作机制;内容供给;特殊群体需求;公共设施
【作者单位】陈前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信息中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4.004
2017年,国务院政府报告已经将“倡导全民阅读工作”改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在这一年,书店回暖,好书频出,读书活动丰富多彩,社会机构自发“绘本节”“亲子阅读季”等阅读推广活动,各类展现阅读文化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走红,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让更多的民众体会到阅读价值和乐趣。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书香社会渐渐形成。本文主要就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从顶层设计、内容供给、特殊群体保障、公共设计建设和使用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长效工作机制、特殊困难人群阅读需求、公共阅读资源和阅读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机制保障、优化供给、平衡需求、营造氛围等反思未来的全民阅读工作。
1.设计:整体规划从“倡导”到“大力推动”
从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写入决议开始,到 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再到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工作报告都提到“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工作已经成为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政策。在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连续第四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民阅读”,并且2017年的提法和往年不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也是组织实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受“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重大政策利好的推动,全国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迎接十九大、宣传十九大精神、贯彻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脚踏实地下功夫、见成效,全民阅读活动结合2017年的重大活动、重点工程以及重要项目广泛开展。
2.氛围: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气氛初步形成
据统计,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开展,全国常设读书节或者读书月的城市有400多个。大部分地区和部门利用“4·23”世界读书日以及“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契机开展全民阅读相关活动,超过8亿人次参与相关全民阅读活动。2017年,全国的全民阅读活动以“书香中国”为统领,多个省区市继续开展自己的阅读品牌活动,如北京的“北京閱读季”、上海的“书香中国·上海周”、江苏的“书香江苏”、湖北的“书香荆楚”、广东的“南国书香节”、湖南的“书香湖南”、辽宁的“书香辽沈”、福建的“书香八闽”等,为各省区市全民阅读的组织、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平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继续开展,该活动已成常态,2017年共推出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覆盖和影响人群超过1000万。12月,首届中国阅读与儿童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以“阅读在儿童早期教育产生的影响”为研究方向,促进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重视与全面参与,发布全新的儿童阅读解决方案,影响了超过百万家庭。
3.供给:阅读内容质量不断提升
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出版单位内容把关加强的双重努力下,2017年全国图书品种结构优化明显,图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为了凸显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让民众的阅读更有品质,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继续开展优秀出版物评奖和推优工作。2017年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活动,推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化精品。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的“中国好书”推选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举行,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举办的节目《2016年度中国好书》以“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为主旨盘点了2016年那些影响中国人精神世界、触动中国人心灵的好书,隆重揭晓并分享该年度好书。
4.典型:先进阅读典型不断涌现
2017年,各地的全民阅读工作更加重视深入基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等阅读活动持续开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举办的“强素质、作表率”读书讲坛活动开展,演讲嘉宾多是各行业的名家和专家,积极正面地推动了中央国家机关干部的阅读风尚。上海和广东等地的党政机关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读书座谈会以及领导荐书活动。辽宁和江苏等地深入农村,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读书活动——农民读书节和农民读书会。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充分发挥民族特色,针对农牧民举办“书香内蒙古·魅力大草原”阅读活动,受到当地农牧民的欢迎。这一系列全民阅读进基层活动的开展,涌现了一批先进的阅读典型。2017年开展的“书香之家”评选工作,全国各地发掘出“金牌阅读推广人”“藏书之家”等阅读先进人物和家庭。
5.保障:特殊群体阅读需求进一步满足
阅读的生命力在基层,效果体现在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特殊群体阅读者的参与是检验全民阅读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工作部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继续开展“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组织报刊出版单位向老少边贫地区儿童以及城市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小学、中小城市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进行捐赠,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进行捐赠,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阅读权益。2017年,很多省份推出了面向特殊人群的阅读服务。如江苏省的多个城市开展服务各类特殊群体的阅读活动,无锡的“匠人书屋”服务于城市建设者,宿迁的“天使之翼读书会”服务于留守儿童,南京的“朗读者联盟”服务于视障人士。安徽省对该省残疾人的阅读现状进行统计,对各类残疾人的阅读需求进行分析,定期向残疾人赠书、荐书,举办残疾人读书活动;同时加强中国盲文图书馆安徽省分馆的建设,打造盲文出版物、有声出版物免费邮寄借阅平台。山东省青岛市组织的微笑彩虹阅读志愿者服务特殊群体服务活动,分别走进盲校、社区、敬老院、儿童医院等单位、机构和居民家中,开展一对多或一对一主题阅读服务活动,主要服务“一老三少”:孤寡老人、盲童、流动留守儿童和疾患儿童。 6.设施:农家书屋功能有效利用和延伸
全国农家书屋在2017年运行良好,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有52.71万个农家书屋,运用卫星、网络和“两微一端”等手段和平台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接近8万个。广大农民已接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达11亿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较工程实施前增长了10多倍,从人均拥有不足0.2册增长至近2册。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农家书屋配备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农家书屋配齐配好相关出版物,坚决执行,不打折扣。截至10月底,配送至全国农家书屋的十九大报告及学习辅导读物已达216万册。2017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2017年暑期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将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农家书屋强基固本、维护使用和延伸服务的重要工作,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农家书屋举办的各类阅读活动,为农民群众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坚实保障。许多地方的农民阅读活动已经形成品牌,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在春季书展期间组织农家书屋读者现场选书,重庆市文委实现了出版物补充一村一目录等,保障配送图书满足农民阅读需求,让农家书屋的图书真正发挥作用。
7.创新:各类阅读推广方式不断出新
进一步培育和巩固“书香中国”系列全民阅读活动,需要有更好更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2017年,各地和各部门为了扩大全民阅读工作的影响力,对已有资源进行创造性利用,衍生了多个阅读推广方式创新案例。北京联结京港地铁,衍生了书香专列;利用城市本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地标和多位名人大家,衍生了“北京阅读季 书香行走 名家带你逛北京”阅读活动;同时,利用公共阅读空间和跑团组织,用阅读空间串联出“书香跑”活动。上海设立多家“快闪书店”,这种方式一方面建设了城市的公共阅读空间,另一方面也助力了实体书店的发展。安徽首创“共享书店”,读者可以用APP扫码借书,主办方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全民阅读工作。全国首创的“小书库”产品,运用“内容+服务+技术”的模式,通过月度领书、阅读打卡、亲子陪伴阅读等方式,并联合名师专家为家庭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内容和专业的指导咨询,用365天高质量的陪伴推动儿童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1.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健全
长期、持续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需要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全民阅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在中央层面还没有建立全民阅读的协调机制。全民阅读的主旨是公益,全民阅读的活动组织和推广需要经费支撑,但很多省区市因为自身財税的原因不能有效支持全民阅读工作,严重影响了其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另外,全民阅读从“倡导”到“大力推动”,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从“大力推动”到国家层面的“立法”还有待继续推进。
2.特殊困难人群的阅读需求仍未得到有效保障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接近2.9亿人,流动儿童2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900多万,视障残疾人超过1000万。但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儿童还有大部分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范围,盲文出版物、有声读物的供给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阅读需求,而这些群体里有很大一部分人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和需求。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缺失会影响其未来的健康成长,而困难群众的阅读障碍也会对他们的脱贫产生影响,全民阅读的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3.公共阅读资源有待继续完善
按照2017年公共图书馆人均推荐藏书国际标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平均水准还有差距,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是人均为1.5到2.5册,而我国目前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不足1册。近几年国家力推的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以及公共阅读场所的兴建数量仍然有限,这些书屋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公众的实际阅读需求远远没真正得到满足,公共阅读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阅读的区域不平衡情况尤其突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较多的阅读场所和图书供应;在很多落后欠发达地区,阅读场所和图书供应不足。
4.阅读推广还需继续改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而手机网民占比达到97.5%,大部分网民尤其是有强烈阅读需求的年轻人更多地选择手机阅读,而阅读的方式从深阅读转向浅阅读的趋势明显,碎片化的时间结合娱乐化的方式,不利于全民阅读的深度推广。从阅读倾向看,民众的阅读重眼前而轻长远。同时,很多地方未能认识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面向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居多,所组织的活动面向基层和群众的远远不够,工作开展相对失衡;活动的开展基本都集中在“4·23”世界阅读日前后,时间的持续性和活动的丰富性远远不够,全民阅读推广还需要在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上下功夫。
1.机制保障: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和联动作用
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不光需要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每年下发通知,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比如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等。通过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全民阅读保障机制才能建立,全民阅读服务平台才能最终打造。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省区市成立由主要领导任负责人的当地全民阅读领导机构,领导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会有效促进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保障全民阅读经费,有效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
全民阅读推广机构积极作为。各级全民阅读推广机构要成为有力推动地方全民阅读的推手和载体,与中央机关和地方政府密切结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在整合资源、开展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优化供给:丰富全民阅读内容
出版主管部门加强内容质量管理。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下发的《关于重申“三审三校”制度要求暨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法规规章。
实施精品战略,着力提供优质阅读内容。在内容生产方面,高品质图书与大众化、市场化的图书兼顾,做好图书产品供给丰富性、多元性、精准性建设;在阅读媒介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摸索出一套适合实际情况的现代化图书推广、传播模式。
全民阅读服务单位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手段,了解群众的阅读需求和差异性特点,细分人群阅读,提升服务质量,形成科学系统的面向公众的图书评价和推送机制。由政府主导,搭建更加客观公正的好书推荐平台,对优秀出版物的推介宣传进行规范和引导,加大原创文学、哲学科学以及重大科技工程、精品工程出版物的推荐,让宣传优秀出版物活动成为常态。
3.兼顾公平:保障特殊群体阅读需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保障未成年人和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利。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开展“书香·童年”阅读工程;针对进城农民工的阅读问题,继续扩大“书香中国e阅读”工程的覆盖范围。各省各部门针对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开展适应当地的全民阅读活动。
各地各部门鼓励全民阅读管理部门和阅读推广人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群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针对青少年群体,要开展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阅读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赛事,激发青少年对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图书馆等校外教育基地和社会大课堂图书资源联盟单位的作用;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有关健康、书法等讲座;针对残障人士,持续完善特殊人群阅读服务平台;针对视障人士,可以开发语音控制电脑等程序,推进“盲人数字馆”的建设,通过新技术和平台的使用,满足视障人士收听有声图书、学术讲座、音乐等的需求。
4.完善设施:拓展公共阅读空间
充分利用并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完善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标准,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全民阅读公共设施,提供全民阅读服务。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6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通知》,推广农家书屋“下蛋”模式延伸服务,让农家书屋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优化网点布局,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应遍布各个区,并进行数字化改造,各区的图书供应形成有效轮转、有效共享,以街道、社区为终端供应点,实现24小时自助,并提供流动服务,变“一馆思维”为“平台思维”,让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成为基层全民阅读服务平台。
继续扶持实体书店。各地各部门要利用《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政策利好,政府部门从多个角度出实招,解决实体书店经营难问题。实体书店要改变经营模式,以花样百出的“概念”“主题”等创意为特色,吸引更多读书人甚至是不爱读书的人阅读,让实体书店成为城市地标,形成以实体书店为圆心的阅读核心圈。
5.加大宣传:营造良好阅读风尚
充分发挥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作用。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组织构成不应全是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平台,还应吸纳部分商业网站和新媒体参与。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平台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权威性,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挖掘典型;商业网站和新媒体应牢记社会责任,利用灵活的机制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推进阅读品牌之间的整合传播。
继续做好深度宣传。各大媒体在做全民阅读宣传时,不能简单地就人物、时间、事件进行新闻咨询式的宣传,要挖掘活动和人物背后的鲜活故事和精神内核,利用专栏、专题等形式进行系统化、深度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阅读之星、书香之家和书香社区更加客观、形象、立体地展现在民众眼前,助力浓厚的阅读气氛形成。
重视新媒体宣传。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需要搭上新媒体的顺风车,充分利用其便携性、互动性、易传播、低成本等优势,使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这种“三微一端”的新媒体组合进行宣传,为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注入新活力。
全民阅读要真正实现从“倡导”到“大力推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形成全民阅读工作长效机制。同时,还需要创新全民阅读的推廣和宣传方式,不光要注重全民阅读活动浓厚的氛围营造,更要将阅读落到实处、体现实效,将民众的被动读书、从众读书变为主动阅读、个性阅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推广者,引导、鼓励大众以读书为契机、以读书为自豪、以读书成就自我、以读书造就未来。
[1]张秀兰,焦博红. 我国全民阅读研究综述[J]. 新世纪图书馆,2013(11):43-46.
[2]周立文,夏静. 全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立[N]. 光明日报,2013-04-12.
[3]黄文镝. 近年来我国社会阅读活动概述[J]. 图书与情报,2010(3):30-35.
[4]汤更生,朱莺. 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60-64.
[5]唐日胜. 读者阅读方式与图书馆阅读服务新探[J]. 图书馆学刊,2014(11):83-84.
【关 键 词】全民阅读;工作机制;内容供给;特殊群体需求;公共设施
【作者单位】陈前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信息中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4.004
2017年,国务院政府报告已经将“倡导全民阅读工作”改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在这一年,书店回暖,好书频出,读书活动丰富多彩,社会机构自发“绘本节”“亲子阅读季”等阅读推广活动,各类展现阅读文化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走红,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让更多的民众体会到阅读价值和乐趣。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书香社会渐渐形成。本文主要就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从顶层设计、内容供给、特殊群体保障、公共设计建设和使用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长效工作机制、特殊困难人群阅读需求、公共阅读资源和阅读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机制保障、优化供给、平衡需求、营造氛围等反思未来的全民阅读工作。
一、回顾与总结
1.设计:整体规划从“倡导”到“大力推动”
从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写入决议开始,到 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再到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工作报告都提到“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工作已经成为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政策。在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连续第四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民阅读”,并且2017年的提法和往年不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也是组织实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受“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重大政策利好的推动,全国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迎接十九大、宣传十九大精神、贯彻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脚踏实地下功夫、见成效,全民阅读活动结合2017年的重大活动、重点工程以及重要项目广泛开展。
2.氛围: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气氛初步形成
据统计,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开展,全国常设读书节或者读书月的城市有400多个。大部分地区和部门利用“4·23”世界读书日以及“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契机开展全民阅读相关活动,超过8亿人次参与相关全民阅读活动。2017年,全国的全民阅读活动以“书香中国”为统领,多个省区市继续开展自己的阅读品牌活动,如北京的“北京閱读季”、上海的“书香中国·上海周”、江苏的“书香江苏”、湖北的“书香荆楚”、广东的“南国书香节”、湖南的“书香湖南”、辽宁的“书香辽沈”、福建的“书香八闽”等,为各省区市全民阅读的组织、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平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继续开展,该活动已成常态,2017年共推出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覆盖和影响人群超过1000万。12月,首届中国阅读与儿童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以“阅读在儿童早期教育产生的影响”为研究方向,促进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重视与全面参与,发布全新的儿童阅读解决方案,影响了超过百万家庭。
3.供给:阅读内容质量不断提升
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出版单位内容把关加强的双重努力下,2017年全国图书品种结构优化明显,图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为了凸显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让民众的阅读更有品质,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继续开展优秀出版物评奖和推优工作。2017年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活动,推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化精品。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的“中国好书”推选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举行,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举办的节目《2016年度中国好书》以“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为主旨盘点了2016年那些影响中国人精神世界、触动中国人心灵的好书,隆重揭晓并分享该年度好书。
4.典型:先进阅读典型不断涌现
2017年,各地的全民阅读工作更加重视深入基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等阅读活动持续开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举办的“强素质、作表率”读书讲坛活动开展,演讲嘉宾多是各行业的名家和专家,积极正面地推动了中央国家机关干部的阅读风尚。上海和广东等地的党政机关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读书座谈会以及领导荐书活动。辽宁和江苏等地深入农村,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读书活动——农民读书节和农民读书会。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充分发挥民族特色,针对农牧民举办“书香内蒙古·魅力大草原”阅读活动,受到当地农牧民的欢迎。这一系列全民阅读进基层活动的开展,涌现了一批先进的阅读典型。2017年开展的“书香之家”评选工作,全国各地发掘出“金牌阅读推广人”“藏书之家”等阅读先进人物和家庭。
5.保障:特殊群体阅读需求进一步满足
阅读的生命力在基层,效果体现在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特殊群体阅读者的参与是检验全民阅读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工作部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继续开展“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组织报刊出版单位向老少边贫地区儿童以及城市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小学、中小城市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进行捐赠,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进行捐赠,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阅读权益。2017年,很多省份推出了面向特殊人群的阅读服务。如江苏省的多个城市开展服务各类特殊群体的阅读活动,无锡的“匠人书屋”服务于城市建设者,宿迁的“天使之翼读书会”服务于留守儿童,南京的“朗读者联盟”服务于视障人士。安徽省对该省残疾人的阅读现状进行统计,对各类残疾人的阅读需求进行分析,定期向残疾人赠书、荐书,举办残疾人读书活动;同时加强中国盲文图书馆安徽省分馆的建设,打造盲文出版物、有声出版物免费邮寄借阅平台。山东省青岛市组织的微笑彩虹阅读志愿者服务特殊群体服务活动,分别走进盲校、社区、敬老院、儿童医院等单位、机构和居民家中,开展一对多或一对一主题阅读服务活动,主要服务“一老三少”:孤寡老人、盲童、流动留守儿童和疾患儿童。 6.设施:农家书屋功能有效利用和延伸
全国农家书屋在2017年运行良好,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有52.71万个农家书屋,运用卫星、网络和“两微一端”等手段和平台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接近8万个。广大农民已接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达11亿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较工程实施前增长了10多倍,从人均拥有不足0.2册增长至近2册。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农家书屋配备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农家书屋配齐配好相关出版物,坚决执行,不打折扣。截至10月底,配送至全国农家书屋的十九大报告及学习辅导读物已达216万册。2017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2017年暑期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将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农家书屋强基固本、维护使用和延伸服务的重要工作,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农家书屋举办的各类阅读活动,为农民群众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坚实保障。许多地方的农民阅读活动已经形成品牌,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在春季书展期间组织农家书屋读者现场选书,重庆市文委实现了出版物补充一村一目录等,保障配送图书满足农民阅读需求,让农家书屋的图书真正发挥作用。
7.创新:各类阅读推广方式不断出新
进一步培育和巩固“书香中国”系列全民阅读活动,需要有更好更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2017年,各地和各部门为了扩大全民阅读工作的影响力,对已有资源进行创造性利用,衍生了多个阅读推广方式创新案例。北京联结京港地铁,衍生了书香专列;利用城市本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地标和多位名人大家,衍生了“北京阅读季 书香行走 名家带你逛北京”阅读活动;同时,利用公共阅读空间和跑团组织,用阅读空间串联出“书香跑”活动。上海设立多家“快闪书店”,这种方式一方面建设了城市的公共阅读空间,另一方面也助力了实体书店的发展。安徽首创“共享书店”,读者可以用APP扫码借书,主办方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全民阅读工作。全国首创的“小书库”产品,运用“内容+服务+技术”的模式,通过月度领书、阅读打卡、亲子陪伴阅读等方式,并联合名师专家为家庭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内容和专业的指导咨询,用365天高质量的陪伴推动儿童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二、问题与差距
1.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健全
长期、持续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需要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全民阅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在中央层面还没有建立全民阅读的协调机制。全民阅读的主旨是公益,全民阅读的活动组织和推广需要经费支撑,但很多省区市因为自身財税的原因不能有效支持全民阅读工作,严重影响了其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另外,全民阅读从“倡导”到“大力推动”,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从“大力推动”到国家层面的“立法”还有待继续推进。
2.特殊困难人群的阅读需求仍未得到有效保障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接近2.9亿人,流动儿童2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900多万,视障残疾人超过1000万。但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儿童还有大部分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范围,盲文出版物、有声读物的供给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阅读需求,而这些群体里有很大一部分人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和需求。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缺失会影响其未来的健康成长,而困难群众的阅读障碍也会对他们的脱贫产生影响,全民阅读的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3.公共阅读资源有待继续完善
按照2017年公共图书馆人均推荐藏书国际标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平均水准还有差距,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是人均为1.5到2.5册,而我国目前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不足1册。近几年国家力推的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以及公共阅读场所的兴建数量仍然有限,这些书屋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公众的实际阅读需求远远没真正得到满足,公共阅读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阅读的区域不平衡情况尤其突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较多的阅读场所和图书供应;在很多落后欠发达地区,阅读场所和图书供应不足。
4.阅读推广还需继续改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而手机网民占比达到97.5%,大部分网民尤其是有强烈阅读需求的年轻人更多地选择手机阅读,而阅读的方式从深阅读转向浅阅读的趋势明显,碎片化的时间结合娱乐化的方式,不利于全民阅读的深度推广。从阅读倾向看,民众的阅读重眼前而轻长远。同时,很多地方未能认识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面向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居多,所组织的活动面向基层和群众的远远不够,工作开展相对失衡;活动的开展基本都集中在“4·23”世界阅读日前后,时间的持续性和活动的丰富性远远不够,全民阅读推广还需要在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上下功夫。
三、建议与展望
1.机制保障: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和联动作用
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不光需要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每年下发通知,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比如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等。通过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全民阅读保障机制才能建立,全民阅读服务平台才能最终打造。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省区市成立由主要领导任负责人的当地全民阅读领导机构,领导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会有效促进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保障全民阅读经费,有效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
全民阅读推广机构积极作为。各级全民阅读推广机构要成为有力推动地方全民阅读的推手和载体,与中央机关和地方政府密切结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在整合资源、开展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优化供给:丰富全民阅读内容
出版主管部门加强内容质量管理。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下发的《关于重申“三审三校”制度要求暨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法规规章。
实施精品战略,着力提供优质阅读内容。在内容生产方面,高品质图书与大众化、市场化的图书兼顾,做好图书产品供给丰富性、多元性、精准性建设;在阅读媒介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摸索出一套适合实际情况的现代化图书推广、传播模式。
全民阅读服务单位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手段,了解群众的阅读需求和差异性特点,细分人群阅读,提升服务质量,形成科学系统的面向公众的图书评价和推送机制。由政府主导,搭建更加客观公正的好书推荐平台,对优秀出版物的推介宣传进行规范和引导,加大原创文学、哲学科学以及重大科技工程、精品工程出版物的推荐,让宣传优秀出版物活动成为常态。
3.兼顾公平:保障特殊群体阅读需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保障未成年人和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利。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开展“书香·童年”阅读工程;针对进城农民工的阅读问题,继续扩大“书香中国e阅读”工程的覆盖范围。各省各部门针对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开展适应当地的全民阅读活动。
各地各部门鼓励全民阅读管理部门和阅读推广人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群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针对青少年群体,要开展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阅读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赛事,激发青少年对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图书馆等校外教育基地和社会大课堂图书资源联盟单位的作用;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有关健康、书法等讲座;针对残障人士,持续完善特殊人群阅读服务平台;针对视障人士,可以开发语音控制电脑等程序,推进“盲人数字馆”的建设,通过新技术和平台的使用,满足视障人士收听有声图书、学术讲座、音乐等的需求。
4.完善设施:拓展公共阅读空间
充分利用并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完善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标准,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全民阅读公共设施,提供全民阅读服务。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6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通知》,推广农家书屋“下蛋”模式延伸服务,让农家书屋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优化网点布局,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应遍布各个区,并进行数字化改造,各区的图书供应形成有效轮转、有效共享,以街道、社区为终端供应点,实现24小时自助,并提供流动服务,变“一馆思维”为“平台思维”,让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成为基层全民阅读服务平台。
继续扶持实体书店。各地各部门要利用《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政策利好,政府部门从多个角度出实招,解决实体书店经营难问题。实体书店要改变经营模式,以花样百出的“概念”“主题”等创意为特色,吸引更多读书人甚至是不爱读书的人阅读,让实体书店成为城市地标,形成以实体书店为圆心的阅读核心圈。
5.加大宣传:营造良好阅读风尚
充分发挥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作用。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组织构成不应全是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平台,还应吸纳部分商业网站和新媒体参与。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平台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权威性,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挖掘典型;商业网站和新媒体应牢记社会责任,利用灵活的机制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推进阅读品牌之间的整合传播。
继续做好深度宣传。各大媒体在做全民阅读宣传时,不能简单地就人物、时间、事件进行新闻咨询式的宣传,要挖掘活动和人物背后的鲜活故事和精神内核,利用专栏、专题等形式进行系统化、深度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阅读之星、书香之家和书香社区更加客观、形象、立体地展现在民众眼前,助力浓厚的阅读气氛形成。
重视新媒体宣传。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需要搭上新媒体的顺风车,充分利用其便携性、互动性、易传播、低成本等优势,使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这种“三微一端”的新媒体组合进行宣传,为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注入新活力。
四、结语
全民阅读要真正实现从“倡导”到“大力推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形成全民阅读工作长效机制。同时,还需要创新全民阅读的推廣和宣传方式,不光要注重全民阅读活动浓厚的氛围营造,更要将阅读落到实处、体现实效,将民众的被动读书、从众读书变为主动阅读、个性阅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推广者,引导、鼓励大众以读书为契机、以读书为自豪、以读书成就自我、以读书造就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秀兰,焦博红. 我国全民阅读研究综述[J]. 新世纪图书馆,2013(11):43-46.
[2]周立文,夏静. 全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立[N]. 光明日报,2013-04-12.
[3]黄文镝. 近年来我国社会阅读活动概述[J]. 图书与情报,2010(3):30-35.
[4]汤更生,朱莺. 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60-64.
[5]唐日胜. 读者阅读方式与图书馆阅读服务新探[J]. 图书馆学刊,2014(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