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加速经济发展、创造税收、增加就业、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和战略措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实际,客观分析融资困境出现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十五大以后,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让出了一条大路。这不仅为民营经济放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资金是民营企业生命力得以扩张的砝码,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民营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多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一些民营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制度更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一部分民营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大量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外源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对银行贷款需求大增。此外,由于许多民营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淡薄,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这些都给民营企业的融资造成了障碍。
2.缺乏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民营企业抵押担保不足,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虽然不少地方创办各类经济、民营企业担保机构,但由于财力不足,结果是议得多,做得少,担保机构的还是依靠金融机构的资金,运行后僧多粥少,解决不了大问题。就民营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结果就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往往贻误了最佳的商机。
3.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民营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
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地位不同,即使目前的创业板市场,虽然对民营经济开始全面放开,但其设置的门槛太高,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置身于资本市场之外。长期以来,资本市场是作为国有企业融资及产权转换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制度,尽管现在正在改变这一状态,但民营企业要想获取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仍然相当困难。
4.所有制的歧视势必造成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局面
从体制角度来分析,在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民营企业要想获得外源性融资不仅要面对“规模歧视”,而且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它们不可避免会受到“所有制歧视”。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实施规模歧视,是因为在市场化过程中,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风险责任加强。如果把钱贷款给国有企业,即使还不了,责任在国有企业,风险损失由国家承担;若把钱贷给民营企业,如果产生坏账,责任要由自己承担。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比较慷慨,规模没有限制;而对民营企业借贷,则设置规模限制。所有制歧视存在的原因就是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强化国有企业在市场发挥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国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即使效率低下,而对民营企业进行限制。这种所有制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营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5.民营企业贷款难与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政府机构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不是依照民营经济运行的要求设置的,因此出现了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政出多门,造成了政策混乱,有时甚至相互矛盾。这种状态难以形成政府与民营经济间有机的、良性的互动关系,政策的透明度、公允性、针对性及其实施程度因此而大打折扣。正因为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了中介机构也就难以健康地发展起来。民间投资者在获取投资信息、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或资金支持等方面不能普遍得到有效的服务,往往因此而造成决策失误,投资失败等现象。
二、民营企业融资对策探讨
造成民营经济投融资难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民营经济投融资问题的对策应当采取突出重点,个个击破的综合对策,我认为今后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
很多民营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正努力完善合理的管理机制。事实也是如此,民营企业要想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克服人事管理上的家族模式,用现代公司制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设计和管理,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从重视企业目标的企划到形成一套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以及建立以此相适应的报酬激励制度、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制度、人员进退升迁制度。
2.逐步完善民营经济信贷担保体系
我们可以尝试实施“小额联保”贷款,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工商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对民营企业的小额贷款实施联保制度,既确保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又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由民营企业组成联合担保共同体,共同筹资,实行股份制,按担保比例和额度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担保机构则分担银行贷款风险,并起监督保护作用。
3.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直接融资体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机制,广开融资渠道
目前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进入门槛很高,按照现行的上市标准,大多数民营经济短期内还只能“望股兴叹”,在这一点上,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还要逐步培育一批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为民营经济的创业和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政府重点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尤其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首先,允许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其次,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进行直接融资。
4.科学地调整有关制度,努力改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歧视
在国家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取消不同经济政策的制定,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杜绝所有制的歧视。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各商业银行设立民营企业信贷部,减少民营企业贷款手续,实行银行是否贷款以企业项目的风险高低为标准,而不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在银行面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地位。
5.重组政府机构,整合政府职能
在中国经济漫长的转轨过程中,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仍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转轨期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产业和产业的可竞争性部分退出,而代之以民营经济,这将使我国的微观基础发生重大改变。在微观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客观上要求政府的机构及其职能的相应转变。
在人类进入新的2l世纪之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只有自强不息,扩大融资渠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不断发展,振兴民营经济。
参考文献
[1] 刘克俭等.济南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银行作为问题研究,2007.2.
[2] 王棣华.理财:论私营企业的财务风险与控制,湖南大学会计学院,2007.3.
[3] 宁 坚.人民网经济版: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2008.10.
关键词 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十五大以后,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让出了一条大路。这不仅为民营经济放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资金是民营企业生命力得以扩张的砝码,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民营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多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一些民营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制度更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一部分民营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大量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外源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对银行贷款需求大增。此外,由于许多民营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淡薄,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这些都给民营企业的融资造成了障碍。
2.缺乏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民营企业抵押担保不足,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虽然不少地方创办各类经济、民营企业担保机构,但由于财力不足,结果是议得多,做得少,担保机构的还是依靠金融机构的资金,运行后僧多粥少,解决不了大问题。就民营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结果就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往往贻误了最佳的商机。
3.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民营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
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地位不同,即使目前的创业板市场,虽然对民营经济开始全面放开,但其设置的门槛太高,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置身于资本市场之外。长期以来,资本市场是作为国有企业融资及产权转换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制度,尽管现在正在改变这一状态,但民营企业要想获取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仍然相当困难。
4.所有制的歧视势必造成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局面
从体制角度来分析,在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民营企业要想获得外源性融资不仅要面对“规模歧视”,而且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它们不可避免会受到“所有制歧视”。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实施规模歧视,是因为在市场化过程中,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风险责任加强。如果把钱贷款给国有企业,即使还不了,责任在国有企业,风险损失由国家承担;若把钱贷给民营企业,如果产生坏账,责任要由自己承担。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比较慷慨,规模没有限制;而对民营企业借贷,则设置规模限制。所有制歧视存在的原因就是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强化国有企业在市场发挥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国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即使效率低下,而对民营企业进行限制。这种所有制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营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5.民营企业贷款难与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政府机构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不是依照民营经济运行的要求设置的,因此出现了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政出多门,造成了政策混乱,有时甚至相互矛盾。这种状态难以形成政府与民营经济间有机的、良性的互动关系,政策的透明度、公允性、针对性及其实施程度因此而大打折扣。正因为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了中介机构也就难以健康地发展起来。民间投资者在获取投资信息、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或资金支持等方面不能普遍得到有效的服务,往往因此而造成决策失误,投资失败等现象。
二、民营企业融资对策探讨
造成民营经济投融资难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民营经济投融资问题的对策应当采取突出重点,个个击破的综合对策,我认为今后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
很多民营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正努力完善合理的管理机制。事实也是如此,民营企业要想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克服人事管理上的家族模式,用现代公司制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设计和管理,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从重视企业目标的企划到形成一套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以及建立以此相适应的报酬激励制度、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制度、人员进退升迁制度。
2.逐步完善民营经济信贷担保体系
我们可以尝试实施“小额联保”贷款,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工商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对民营企业的小额贷款实施联保制度,既确保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又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由民营企业组成联合担保共同体,共同筹资,实行股份制,按担保比例和额度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担保机构则分担银行贷款风险,并起监督保护作用。
3.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直接融资体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机制,广开融资渠道
目前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进入门槛很高,按照现行的上市标准,大多数民营经济短期内还只能“望股兴叹”,在这一点上,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还要逐步培育一批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为民营经济的创业和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政府重点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尤其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首先,允许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其次,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进行直接融资。
4.科学地调整有关制度,努力改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歧视
在国家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取消不同经济政策的制定,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杜绝所有制的歧视。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各商业银行设立民营企业信贷部,减少民营企业贷款手续,实行银行是否贷款以企业项目的风险高低为标准,而不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在银行面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地位。
5.重组政府机构,整合政府职能
在中国经济漫长的转轨过程中,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仍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转轨期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产业和产业的可竞争性部分退出,而代之以民营经济,这将使我国的微观基础发生重大改变。在微观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客观上要求政府的机构及其职能的相应转变。
在人类进入新的2l世纪之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只有自强不息,扩大融资渠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不断发展,振兴民营经济。
参考文献
[1] 刘克俭等.济南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银行作为问题研究,2007.2.
[2] 王棣华.理财:论私营企业的财务风险与控制,湖南大学会计学院,2007.3.
[3] 宁 坚.人民网经济版: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