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要脱离家长的呵护,去接触更多的人,适应陌生的环境,这会导致很多幼儿产生焦虑不安、惧怕、爱哭、反抗的表现。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摆脱不安全感,家长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状态,及时找出幼儿不良情绪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面对幼儿园生活。
(一)幼儿入园后环境的变化
1.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活习惯的不同、集体生活的约束和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都使幼儿产生诸多不适。如家里的玩具属于幼儿个人的,幼儿可以自由地玩耍,幼儿园设施设备却是共享的,幼儿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幼儿在家里接触的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在幼儿园里他们接触的是陌生人,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安全感。
2.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包括学习设施、学习场所、学习群体、学习时段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的学习场所是随意的,家长的教育也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学习模式是一对一教学,学习的氛围相对自由。而在幼儿园里,幼儿的学习场所以教室为主,学习的时间十分固定,课堂的纪律性和规则性较为严格。此外,教师的教学对象是班级里所有幼儿,教学内容一般会根据大部分幼儿的接受情况来设计,难以适应每个幼儿的差异性,这就会导致有些幼儿无法适应课堂的节奏,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二)幼儿入园后活动变化
1.学习活动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的学习行为较为随意,学习内容不固定,目的性不强。而在幼儿园中,教师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果幼儿达不到学习目标,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感受。
2.饮食起居的变化。幼儿在家中的吃饭时间不固定,菜品内容的选择更丰富,幼儿园则是固定的饮食搭配。對于没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幼儿,他们在幼儿园中会出现厌食、挑食的情况,影响身体发育。
(三)幼儿入园后心理变化
幼儿在家里的行为比较自由,而在幼儿园里要遵守规则和纪律,他们会产生被约束的感受。在家里,幼儿是家长关注的中心,而在幼儿园里,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幼儿受到的关注程度减少,这会使幼儿产生心理落差感。
(一)做好入园准备工作
入园前,家长可带着幼儿到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观看幼儿园做操、游戏等户外活动,也可以到园中活动场地参观,让幼儿主动结交其他小朋友,感受集体活动、同伴游戏的乐趣,缓解对新环境和群体的陌生感。
为保证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还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①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②教会幼儿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巧,并让其熟悉幼儿园的一些基本规则;③带幼儿去幼儿园参观,让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期待。家长有意识的心理干预和提前准备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在生活准备过程中,家长要让幼儿尽可能自己进食、自己上厕所、自己刷牙等,通过这些日常习惯的锻炼让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心理干预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期待,家长可以给幼儿分享幼儿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园区生活。在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并有意识地减少幼儿对家人的依赖,培养幼儿独立的个性。
(二)幼儿园提供舒心的环境
幼儿早上入园时容易感到紧张和害怕,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幼儿带来安全感,使他们情绪平静下来。对于哭闹的幼儿,教师可以用玩具或游戏吸引他的注意。对于那些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幼儿,教师要用合适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不良情绪,如可以多带他们进行室外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多陪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亲切感。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尽快适应园区生活。第一,幼儿园的环境要站在幼儿需求的角度上去规划、设计,要尽可能舒适、愉悦。例如,幼儿园整体色调可以以粉色或黄色等暖色系为主,温馨的颜色能降低幼儿的紧张感与不适感,让幼儿感受到温暖的环境氛围。家在幼儿心中是最安全的、最放松的地方,幼儿园可以适当规划一些家具来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感,如餐桌、沙发、玩具等。第二,教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要适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的独立能力得以提升的。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我带娃娃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学会给娃娃穿衣、换鞋、吃饭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发掘废旧物品或闲置物品的价值,建设“悄悄屋”等游戏场景,为幼儿创设宣泄焦虑的特殊空间,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三)幼儿园提供愉悦的准备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幼儿具备基本交际的能力与技巧。当幼儿成为幼儿园的一份子时,他们所面对的环境是焕然一新的。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在与陌生人交流、玩耍时缺乏经验和技能,容易产生恐惧或者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幼儿园需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放松身心,带领他们尽快融入集体,也可以为他们创设形式多样的游戏环境,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帮助幼儿用积极心态面对焦虑。例如,幼儿园可组织“找朋友”“请你猜猜我是谁”“开火车”“玩玩具”等游戏,减轻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幼儿园可以针对新入托的幼儿进行一系列亲子游戏活动,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朋友”,在游戏的过程中,增近亲子之间的关系,缓解幼儿的不适应感受。
(四)家园注重交流合作
家园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开通公众号,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的各种信息与活动。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上下学的短暂时间和家长直接进行交谈,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中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从家长那里获取有关幼儿的信息,这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刚入园的幼儿离开父母进入另一个环境中时,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教师要有耐心,采取合适的行为进行疏导。同时,教师还要和家长合作,以儿童为本位,帮助幼儿实现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度过愉快的幼儿园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一、引起幼儿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一)幼儿入园后环境的变化
1.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活习惯的不同、集体生活的约束和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都使幼儿产生诸多不适。如家里的玩具属于幼儿个人的,幼儿可以自由地玩耍,幼儿园设施设备却是共享的,幼儿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幼儿在家里接触的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在幼儿园里他们接触的是陌生人,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安全感。
2.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包括学习设施、学习场所、学习群体、学习时段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的学习场所是随意的,家长的教育也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学习模式是一对一教学,学习的氛围相对自由。而在幼儿园里,幼儿的学习场所以教室为主,学习的时间十分固定,课堂的纪律性和规则性较为严格。此外,教师的教学对象是班级里所有幼儿,教学内容一般会根据大部分幼儿的接受情况来设计,难以适应每个幼儿的差异性,这就会导致有些幼儿无法适应课堂的节奏,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二)幼儿入园后活动变化
1.学习活动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的学习行为较为随意,学习内容不固定,目的性不强。而在幼儿园中,教师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果幼儿达不到学习目标,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感受。
2.饮食起居的变化。幼儿在家中的吃饭时间不固定,菜品内容的选择更丰富,幼儿园则是固定的饮食搭配。對于没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幼儿,他们在幼儿园中会出现厌食、挑食的情况,影响身体发育。
(三)幼儿入园后心理变化
幼儿在家里的行为比较自由,而在幼儿园里要遵守规则和纪律,他们会产生被约束的感受。在家里,幼儿是家长关注的中心,而在幼儿园里,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幼儿受到的关注程度减少,这会使幼儿产生心理落差感。
二、培养幼儿安全感的措施
(一)做好入园准备工作
入园前,家长可带着幼儿到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观看幼儿园做操、游戏等户外活动,也可以到园中活动场地参观,让幼儿主动结交其他小朋友,感受集体活动、同伴游戏的乐趣,缓解对新环境和群体的陌生感。
为保证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还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①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②教会幼儿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巧,并让其熟悉幼儿园的一些基本规则;③带幼儿去幼儿园参观,让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期待。家长有意识的心理干预和提前准备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在生活准备过程中,家长要让幼儿尽可能自己进食、自己上厕所、自己刷牙等,通过这些日常习惯的锻炼让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心理干预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期待,家长可以给幼儿分享幼儿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园区生活。在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并有意识地减少幼儿对家人的依赖,培养幼儿独立的个性。
(二)幼儿园提供舒心的环境
幼儿早上入园时容易感到紧张和害怕,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幼儿带来安全感,使他们情绪平静下来。对于哭闹的幼儿,教师可以用玩具或游戏吸引他的注意。对于那些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幼儿,教师要用合适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不良情绪,如可以多带他们进行室外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多陪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亲切感。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尽快适应园区生活。第一,幼儿园的环境要站在幼儿需求的角度上去规划、设计,要尽可能舒适、愉悦。例如,幼儿园整体色调可以以粉色或黄色等暖色系为主,温馨的颜色能降低幼儿的紧张感与不适感,让幼儿感受到温暖的环境氛围。家在幼儿心中是最安全的、最放松的地方,幼儿园可以适当规划一些家具来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感,如餐桌、沙发、玩具等。第二,教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要适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的独立能力得以提升的。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我带娃娃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学会给娃娃穿衣、换鞋、吃饭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发掘废旧物品或闲置物品的价值,建设“悄悄屋”等游戏场景,为幼儿创设宣泄焦虑的特殊空间,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三)幼儿园提供愉悦的准备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幼儿具备基本交际的能力与技巧。当幼儿成为幼儿园的一份子时,他们所面对的环境是焕然一新的。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在与陌生人交流、玩耍时缺乏经验和技能,容易产生恐惧或者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幼儿园需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放松身心,带领他们尽快融入集体,也可以为他们创设形式多样的游戏环境,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帮助幼儿用积极心态面对焦虑。例如,幼儿园可组织“找朋友”“请你猜猜我是谁”“开火车”“玩玩具”等游戏,减轻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幼儿园可以针对新入托的幼儿进行一系列亲子游戏活动,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朋友”,在游戏的过程中,增近亲子之间的关系,缓解幼儿的不适应感受。
(四)家园注重交流合作
家园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开通公众号,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的各种信息与活动。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上下学的短暂时间和家长直接进行交谈,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中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从家长那里获取有关幼儿的信息,这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刚入园的幼儿离开父母进入另一个环境中时,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教师要有耐心,采取合适的行为进行疏导。同时,教师还要和家长合作,以儿童为本位,帮助幼儿实现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度过愉快的幼儿园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