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提升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我国高素质生产一线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可以说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延续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想在短期内有可观的改变十分困难。改革难度大并不代表不能改革,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也亟需与时俱进,创新改革。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教师组织相关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成果,设置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计划,但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有教师主导的课堂对于学生主观认知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中就是忽略的这一点,基本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只扮演着听众的角色,教师主导者整个课堂教学。这样势必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学生理论知识学得再多,对于实际操作还是无从下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譬如OSI七层模型,学生要知道这个模型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应用,而不是仅仅知道每一层的相关协议即可。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网络模型,学生很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正确的认识,只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去空洞的构思模型结构,《计算机网络》在其印象中还是深不可及。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难以适应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完成社会所赋予的教学任务。
1.2 理论与实践不一致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践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还是以OSI七层模型为例,这部分理论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七层模型用来干什么?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处于何种地位?之所以学生会产生这种困惑,主要是因为该部分内容很难以通过理论讲清楚,学生也难以通过理论知识来形象的构建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使得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与用难以联系起来,很容易出现学完了不知道用在哪。
1.3 教学方法与途径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与学校所施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纵观世界上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性改革。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独特性,照搬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还不足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出现重复教学状况,教学成果不明显,教学效率较低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现象层出不穷。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严重偏向于理论教学,社会企业实践机会太少,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方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阻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4 教学环境相对较为落后
实验室配置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大多数职业院校受困于资金限制,难以给学生建造满足教学需求的实验室。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它还不同于其他计算机课程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硬件、软件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配备独立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来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面对当前较为落后的教学设备,极为有限的教学资金,大多数的教学实验内容难以开展。
2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措施
2.1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重点讲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对于刚刚接触网络的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原理非常抽象,很难以理解和接受,全凭学生自己的感官来认识和体会基本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重点概念和理论的教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只有这一部分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才有利于下一步的实践教学。譬如数据在OSI七层模型的传输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最高应用层向最低物理层的数据封装过程,相应的数据接收过程就是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数据拆装过程。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是,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实现数据传输过程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数据传输印象,帮助他们理解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同时教师要加以细致的讲述,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强化学生记忆,只有理论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够去谈动手操作。这也就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专业性知识口头式表达,尽量用准确的、精炼的口头式语言来表达专业名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侧重实用性网络技术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书非常之多,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高的网络应用技术来讲授。譬如局域无线网络的构建、网络接入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等。特别是局域网的构建,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他们最感兴趣。局域网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以太网采用CSMA/CD介质网访问控制方法,这部分内容单讲理论较为枯燥,但是这些要是学好了,局域网的实现就非常简单。兴趣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把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这样更容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 实行网络式教学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制度中一直以来都延续使用的,它比较重视课堂的讲授过程,需要学生对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从而忽略了专业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教学目的。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媒介开始出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Internet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最好的教学模型,以网教网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网络上的新技术一时间很难以在教材上出现,毕竟教材的改版还是无法与技术的推进速度相匹配,这些新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Internet海量的数据库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Internet只是辅助性工具,教师可以用Internet作为模型,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种应用。譬如邮件的发送与接受过程、网页的HTTP设置、IP电话的使用等等。
2.4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需要良好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单纯听老师讲理论,学生很难以提起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教学内容为主题的课堂。譬如TCP/IP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课堂学习主题以及学习整体框架,根据这些在逐步学习教学内容;列举TCP/IP教学应用实例,通过应用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知识在现实环境中都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遇见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之间讨论的过程,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5 加强学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环境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验室是关键,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虽然当前很多职业院校难以拿出资金来完善实验室配置,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学校在资金投入上一定要有侧重点,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相应的完善实验室配套设施,优先升级实验室硬件。
参考文献:
[1]吴功宜等.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Jeanm Matdlews.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郑青碧,王宏勇.关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06.
作者简介:李冬根(1970.1-),男,江西抚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教学论,课程与教材分析;徐剑波(1981.05-),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作者单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延续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想在短期内有可观的改变十分困难。改革难度大并不代表不能改革,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也亟需与时俱进,创新改革。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教师组织相关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成果,设置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计划,但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有教师主导的课堂对于学生主观认知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中就是忽略的这一点,基本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只扮演着听众的角色,教师主导者整个课堂教学。这样势必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学生理论知识学得再多,对于实际操作还是无从下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譬如OSI七层模型,学生要知道这个模型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应用,而不是仅仅知道每一层的相关协议即可。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网络模型,学生很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正确的认识,只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去空洞的构思模型结构,《计算机网络》在其印象中还是深不可及。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难以适应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完成社会所赋予的教学任务。
1.2 理论与实践不一致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践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还是以OSI七层模型为例,这部分理论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七层模型用来干什么?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处于何种地位?之所以学生会产生这种困惑,主要是因为该部分内容很难以通过理论讲清楚,学生也难以通过理论知识来形象的构建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使得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与用难以联系起来,很容易出现学完了不知道用在哪。
1.3 教学方法与途径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与学校所施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纵观世界上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性改革。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独特性,照搬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还不足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出现重复教学状况,教学成果不明显,教学效率较低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现象层出不穷。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严重偏向于理论教学,社会企业实践机会太少,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方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阻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4 教学环境相对较为落后
实验室配置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大多数职业院校受困于资金限制,难以给学生建造满足教学需求的实验室。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它还不同于其他计算机课程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硬件、软件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配备独立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来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面对当前较为落后的教学设备,极为有限的教学资金,大多数的教学实验内容难以开展。
2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措施
2.1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重点讲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对于刚刚接触网络的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原理非常抽象,很难以理解和接受,全凭学生自己的感官来认识和体会基本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重点概念和理论的教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只有这一部分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才有利于下一步的实践教学。譬如数据在OSI七层模型的传输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最高应用层向最低物理层的数据封装过程,相应的数据接收过程就是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数据拆装过程。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是,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实现数据传输过程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数据传输印象,帮助他们理解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同时教师要加以细致的讲述,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强化学生记忆,只有理论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够去谈动手操作。这也就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专业性知识口头式表达,尽量用准确的、精炼的口头式语言来表达专业名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侧重实用性网络技术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书非常之多,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高的网络应用技术来讲授。譬如局域无线网络的构建、网络接入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等。特别是局域网的构建,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他们最感兴趣。局域网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以太网采用CSMA/CD介质网访问控制方法,这部分内容单讲理论较为枯燥,但是这些要是学好了,局域网的实现就非常简单。兴趣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把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这样更容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 实行网络式教学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制度中一直以来都延续使用的,它比较重视课堂的讲授过程,需要学生对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从而忽略了专业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教学目的。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媒介开始出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Internet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最好的教学模型,以网教网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网络上的新技术一时间很难以在教材上出现,毕竟教材的改版还是无法与技术的推进速度相匹配,这些新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Internet海量的数据库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Internet只是辅助性工具,教师可以用Internet作为模型,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种应用。譬如邮件的发送与接受过程、网页的HTTP设置、IP电话的使用等等。
2.4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需要良好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单纯听老师讲理论,学生很难以提起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教学内容为主题的课堂。譬如TCP/IP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课堂学习主题以及学习整体框架,根据这些在逐步学习教学内容;列举TCP/IP教学应用实例,通过应用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知识在现实环境中都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遇见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之间讨论的过程,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5 加强学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环境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验室是关键,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虽然当前很多职业院校难以拿出资金来完善实验室配置,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学校在资金投入上一定要有侧重点,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相应的完善实验室配套设施,优先升级实验室硬件。
参考文献:
[1]吴功宜等.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Jeanm Matdlews.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郑青碧,王宏勇.关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06.
作者简介:李冬根(1970.1-),男,江西抚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教学论,课程与教材分析;徐剑波(1981.05-),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作者单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