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田野菟丝子——薇甘菊茎的全寄生系统建立的过程。根据对吸器发生发育的观察,将其发育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接触反应、吸附作用、侵入生长及维管系统的建立。田野菟丝子的寄生吸器由吸器原基发育而来;当田野菟丝子成功吸附到可寄生寄主时,两者间的接触面会积累一些分泌物;吸器原基继续发育为内生原基,侵入寄主植物后单向生长并进一步分化出韧皮部和木质部"搜索菌丝体",木质部菌丝有明显的环纹次生壁加厚;两种"菌丝体"分别与寄主的韧皮部筛管和木质部导管相连通,有的甚至到达寄主植物的髓部,从而完成寄生过程。另外
其他文献
文章系统收集并分析了我国各盆地地层、大地构造、油田地质、水文地质数据,研究了我国各盆地碳酸盐岩地层空间分布和孔隙度特性,做出了《全国盆地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分级图》、
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强调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社会性对话曲线的追溯,将发生在彼时彼地、转瞬即逝的民俗事象转化为一种描述它、可供反复查阅的记载。①而能够达成这种比较和转
本文以河北省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SPSS19.0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再通过Eviews6.0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规模、
研究26种云南滇东南产植物80%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耐药菌作用。制备植物的醇提物,用琼脂打孔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
为探究岩溶生态环境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选用碎屑岩区相同树种作为对比,运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研究其凋落物分解初期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区檵木和马尾松凋落叶分解速率总体上均小于碎屑岩区相同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2)凋落叶分解速率k与凋落叶初始养分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各养分释放规律具有一定的差异,凋落叶养分元素碳
2013年9月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我省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工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