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是一种亲历体会而获得的经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体验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在学习中体验数学。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皮亚杰说过:“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身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案例1:《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拓展练习时,我运用多媒体出示题目:实验小学原来有一个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画图、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发现,长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8=320(平方米);宽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50×8=400(平方米);长和宽各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8+50×8+8×8=784(平方米)。(学生边画图,边汇报)
生2:通过画图,我发现:可以用增加后的长方形面积减去原来的长方形面积,就是操场增加的面积:(50+8)×(40+8)一50×40=784(平方米)。
生3:我发现可以这样列式求增加的面积:(50+8)×8+40×8=784(平方米)。
生4:我是这样做的:(40+8)×8+50×8=784(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变式练习:“长和宽各减少8米,操场的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米?”学生画图、讨论,叙说思路,教师电脑演示……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在让学生体验解题策略多样化,感悟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同时,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修正,生成新的体验。案例1充分体现了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通过画图能直观地显示题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教师设计由“各增加”到“各减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趋向严密,培养了学生的对比、推理能力。同时,案例1紧紧围绕让学生自主操作——画图探究策略,让学生画图、讨论和交流,探究图形变化中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亲身实践。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进而轻松有效地学习。
案例2:《秒的认识》
师:请看钟面,秒针每走1秒我们就点一下头,走10秒,就点lO下。
学生伴随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一起点头,初步感知1秒的长短。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钟面拍手,每秒拍一下,拍10下。
学生伴随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一起拍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秒的长短:闭起眼睛,听秒针走动的声音,每听到一声响就数一个数,教师说停,你们报数。然后睁开眼睛,看钟面上秒针指向几。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体验了秒的长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10秒钟的小测试。同桌两人合作,一人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就在心里估计10秒的时间,认为到了,就轻轻拍一下同桌。另一个人看着钟面计时,当同桌拍你时,告诉他估计得是否准确。
学生自主活动,相互体验10秒钟的长短,然后汇报体验情况。
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上述片段中,教师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点头、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同时,教师在学生清晰地建立对1秒的认识后,还引导学生感受10秒的长短,并通过与同桌的合作学习,自己估计10秒的长短。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并估计较短时间的常用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有些问题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教师可通过创造性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案例3:《减法的简便算法》
在教学《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我充分联系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模拟了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验数学:小明的妈妈带140元钱去超市购物,给小明买了一副价值28元的球拍和一个价值22元的书包。请问小明的妈妈可以怎样去付款?
要求学生理解题意后自主解决,几分钟后,组织学生交流。
生1:可以拿40元去支付球拍的钱,售货员应找回12元钱;再拿100元去支付书包的钱,售货员应找回78元。
生2:也可先拿40元去支付书包的钱,售货员应找回18元钱,再拿100元去支付球拍的钱,售货员应找回72元。
生3:也可先算出购买的两种商品一共应付28+22=50元,再拿t00元去支付,找回50元。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哪种付款方式简便,学生就一目了然了,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140-28-22”与“140一(28+22)”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案例中,教师为学生虚拟了一个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呈现了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问题,这些鲜活的素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培养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快乐,才会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皮亚杰说过:“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身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案例1:《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拓展练习时,我运用多媒体出示题目:实验小学原来有一个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画图、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发现,长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8=320(平方米);宽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50×8=400(平方米);长和宽各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8+50×8+8×8=784(平方米)。(学生边画图,边汇报)
生2:通过画图,我发现:可以用增加后的长方形面积减去原来的长方形面积,就是操场增加的面积:(50+8)×(40+8)一50×40=784(平方米)。
生3:我发现可以这样列式求增加的面积:(50+8)×8+40×8=784(平方米)。
生4:我是这样做的:(40+8)×8+50×8=784(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变式练习:“长和宽各减少8米,操场的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米?”学生画图、讨论,叙说思路,教师电脑演示……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在让学生体验解题策略多样化,感悟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同时,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修正,生成新的体验。案例1充分体现了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通过画图能直观地显示题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教师设计由“各增加”到“各减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趋向严密,培养了学生的对比、推理能力。同时,案例1紧紧围绕让学生自主操作——画图探究策略,让学生画图、讨论和交流,探究图形变化中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亲身实践。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进而轻松有效地学习。
案例2:《秒的认识》
师:请看钟面,秒针每走1秒我们就点一下头,走10秒,就点lO下。
学生伴随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一起点头,初步感知1秒的长短。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钟面拍手,每秒拍一下,拍10下。
学生伴随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一起拍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秒的长短:闭起眼睛,听秒针走动的声音,每听到一声响就数一个数,教师说停,你们报数。然后睁开眼睛,看钟面上秒针指向几。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体验了秒的长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10秒钟的小测试。同桌两人合作,一人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就在心里估计10秒的时间,认为到了,就轻轻拍一下同桌。另一个人看着钟面计时,当同桌拍你时,告诉他估计得是否准确。
学生自主活动,相互体验10秒钟的长短,然后汇报体验情况。
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上述片段中,教师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点头、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同时,教师在学生清晰地建立对1秒的认识后,还引导学生感受10秒的长短,并通过与同桌的合作学习,自己估计10秒的长短。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并估计较短时间的常用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有些问题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教师可通过创造性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案例3:《减法的简便算法》
在教学《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我充分联系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模拟了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验数学:小明的妈妈带140元钱去超市购物,给小明买了一副价值28元的球拍和一个价值22元的书包。请问小明的妈妈可以怎样去付款?
要求学生理解题意后自主解决,几分钟后,组织学生交流。
生1:可以拿40元去支付球拍的钱,售货员应找回12元钱;再拿100元去支付书包的钱,售货员应找回78元。
生2:也可先拿40元去支付书包的钱,售货员应找回18元钱,再拿100元去支付球拍的钱,售货员应找回72元。
生3:也可先算出购买的两种商品一共应付28+22=50元,再拿t00元去支付,找回50元。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哪种付款方式简便,学生就一目了然了,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140-28-22”与“140一(28+22)”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案例中,教师为学生虚拟了一个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呈现了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问题,这些鲜活的素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培养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快乐,才会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