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佛教学术传统的传承与光大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hongcha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近代佛教学术传统的建立
  佛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的佛学研究,既承继“解行相应”的传统,又放眼日西、兼容并蓄,佛教义学空前繁荣,并在高僧、学者、居士三个层面得到开展。近代中国佛教不仅注重学术研究,且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传统的考据学基础上,广泛运用文献学、史学、思想史、哲学等学科的方法,开展佛学研究。新的研究方法,造就了大批佛学研究成果。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使近现代佛学研究在僧俗两界均取得了累累硕果,佛教一片复兴气象。
  苏州大学潘桂明先生在其近著《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史稿》)中认为:支那内学院的教学标志着近代佛教学术传统的确立,成为整个近代学术转型的重要环节。作为潘桂明先生“十年磨一剑”的思想成果,《史稿》继承了近代佛学研究的学术传统,以近代的眼光、批判的精神详细考察了两汉至近代佛教思想史的逻辑发展。
  二、《史稿》的特点
  《史稿》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思想通史,在已有的佛教思想史研究著作中,对断代史或某一学派、宗派、某个高僧的思想研究较多,缺乏逻辑的、整体的考察;而在诸多中国哲学史著作中,虽然对佛教思想作了纵向的、宏观的考察,但对各种思想发展的逻辑性、儒释道三家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的关系考察不够深入,当然,当前学术界对三教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深入。《史稿》的总体特点,是在理性思维、批判意识的指导下,注重考察中国佛教思想的逻辑展开,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国本土的文化因素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延续了支那内学院尤其是吕澂对中国佛教“真常唯心”系统的批判,对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和重大变革作出了全新的判断。其评判标准,是能否开出类似西方的近代认识论系统,改善民族思维能力,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史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铸千年为一体”,重视佛教思想的逻辑线索
  《史稿》对中国佛教思想的逻辑考察,重点有两条线索,其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标志性事件是晋宋之际佛学研究的重心由般若学向涅槃学的转向。从本土的文化环境方面考察,涅槃佛性论的肯定性思维,更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也更易于为中土所接受。而这一转向的重大成果,便是《大乘起信论》的出现,由《起信论》发端的“本觉说”以及“即体即用”思维主导了其后一千多年中国佛教思想的兴衰,甚至对其后整个中国的思想界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史稿》对《起信论》之后在思想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思潮的分析,都贯穿了《起信论》“本觉说”和“一心二门”思维模式的线索。对涅槃佛性兴趣的增加,带来心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发达,除了传统的文化源头之外,其理论形态的成熟,离不开佛学的淬炼,由《起信论》而成熟的“复性”原理,成为三家心性论共同推崇的理论框架;《起信论》的“本觉说”又成为禅宗及其后学普遍遵从的思维原则,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快速向前推进,予中国化佛教浓浓的重智轻悲色彩。
  其二,是“安史之乱”之后平民文化对“贵族文化”的胜利,佛教的独立精神和进取精神逐步走向衰落。《史稿》对佛教思想史发展的阶段作了重新划分,将一部中国佛教思想史划分为六朝经院佛学和安史之乱后的佛学。其标准,是贵族文化和精神的盛衰。贵族文化的精神,首先表现为追求形而上的思辨,注重精神生活和追求;其次表现为沙门的独立思想和人格;第三,还表现在对本土文化充分自信基础上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开放的心态。贵族文化在安史之乱后迅速走向衰落,佛教也从此加快了世俗化的进程,佛教的义学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在《史稿》看来,南宗禅兴起的过程,其实是庶民文化不断挑战乃至代替贵族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理性精神和知性文明衰落的结果。
  2.“融三家于一炉”,从三教关系的视角考察佛教思想的发展
  对中国佛教思想发展演变的考察,始终置于本土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并且联系儒道两家典型学说作分析比较,不让佛教的理论形态孤立地呈现,同时也可加深对儒道两家典型理论、命题、概念的理解。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史稿》在抓住了佛教思想理论发展的主线的同时,将三家之学的典型理论形态用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串联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揭示三家之学的异同,使佛教思想史上的重大理论变革显得更加清晰,脉络分明。
  传统文化对佛教思想的影响,《史稿》着重考察了《易传》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致思方式与《起信论》“一心二门”思维的相似性,而这种“即体即用”式的思维方式,不惟对佛教,对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影响极大;儒家思想在成为意识形态之后,不断通过世俗政权向佛教施压,迫使佛教不断改变自己的教义来迎合世俗政权的需要,其独立精神和精神追求不断被消解,最典型的事例是沙门从“不敬王者”到承认天子即佛的蜕变,沙门在天子前下跪,也是印度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臣服的象征。而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更促使了佛教向世俗政权屈服的进程。
  《史稿》在论述佛教思想发展演变的同时,对佛学影响下的传统学术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道教在理论方面的兴趣与建设,离不开佛学的刺激。如南北朝后期道教理论学者关注的道体论、道性论等命题,隋唐时期的道教学者普遍熟悉的重玄学方法,都或多或少受到般若中观思想的启发。儒学则重点吸收佛教在心性论方面的理论成果,最终诞生了将伦理道德上升到本体论高度的宋明理学,将儒家的本体论和心性论发展到最高水平。
  3.“集四众于一堂”,对居士佛学给予特殊重视
  潘桂明先生对居士佛学早有研究,早在《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就对历代的居士佛教作了详细考察,并对居士佛教对佛教义学发生的影响作了梳理和评价。在《史稿》中,潘桂明先生始终重视历代居士对佛学发展的影响,并且在《中国居士佛教史》的研究基础上,对居士佛学在佛教思想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重新评价。一方面,潘桂明先生看到了居士佛教对于佛教发展壮大的意义,尤其是士大夫群体,为保证佛教的生存空间,促进佛教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对居士佛学造成的佛学精神的堕落,潘桂明先生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方面的论述在《史稿》中多次出现。
  居士群体尤其是士大夫群体,其地位的上升是对抗封建王权、取得话语权的唯一力量,为思想文化的发展争取了空间,但这种空间是有限的,随着封建王权的加强和士族的衰落而不断萎缩。此外,士族贵族知识分子对汉民族文化的信心,使他们坦然接受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积极汲取佛学思想,但由于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他们又不断以本土文化去理解、消化佛学,使佛学自觉为本民族文化服务,不断将佛学纳入本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之中,以致佛学的思辨色彩和出世精神愈来愈弱。潘桂明先生始终以独立的追求真理的佛学精神为价值指向,用批判的眼光对居士佛学的历史地位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
  总体说来,在近代佛教学术传统的影响下,从能否改善民族的思维能力、追求独立精神生活的标准出发,《史稿》对佛教思想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进行了重新评价。如为以追求精神生活的“清谈”辩护,认为玄言清谈并不是积弱乃至亡国的主要原因;对学界给予惠能禅宗的积极评价,《史稿》也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认为南宗禅所谓的“人文主义”并没有为理性精神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其“直觉顿悟”的方法也起着消解社会批判意识的作用,其个性的张扬在“即体即用”的一元性思维的指导下,也无助于认识主体性的确立。这种理性的反思,是贯穿整部《史稿》的一贯精神。
  《史稿》洋洋二百余万言,史料详实、结构丰满,线索突出、脉络清晰,其判断传统佛教思想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的,是近代的眼光和方法,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批判和反思,能让中国传统学术走出古代思维方式的窠臼。传统文化中重视形而下的倾向(重视现实社会、现世人生)、圆融的倾向以及关注个人道德修养和境界提升的“人文主义”传统,是不容易产生主客体二分的二元思维的,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无法实现对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超越,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认识论系统。在对传统学术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同时,《史稿》也处处体现出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浓厚的爱国情感。
  (责任编辑:颜 冲)
其他文献
〔摘要〕两宋端午诗使用“续命缕”等同型意象的情况十分常见,就其写作主题而言,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以端午帖子词为代表的公共写作,诗人的眼光是向上的,目的在于颂上;二是抒发个人情怀为主的个体写作,诗人的眼光是向下的,更关注自身的生命感悟及对历史兴亡的沉痛思考。究其成因,则和创作场合的不同密切相关。另外,公共写作带有仪式化的突出特点,而个体写作重在张扬创作个性。  〔关键词〕两宋;端午诗;续命缕;公共
期刊
〔摘要〕本文采集了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IDS模型对我国城镇七个收入层级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不同收入层级家庭消费结构分别依次从生存型向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及最富裕型有序演进。收入水平、消费支出、价格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2011年各个收入等级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随价格波动相对比较稳定;衣着类消费比较容易受价格影
期刊
〔摘要〕为确保抗日战争的物资供给,国民政府内迁至重庆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动员上海的资本、工厂内迁。然而由于战时需求陡增,上海的纱厂获得了空前利润。此时内迁至环境恶劣的国统区违反了资本家的意愿,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后方地区生产设施短缺,加之战后沦陷区民众内迁,日本封锁内地经济,国统区棉制品需求激增,进而引起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于是棉业统制成为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的核心,通过农本局、平价购销处、物资局等机
期刊
〔摘要〕在《诗》学史上,以本末论的观点论《诗》,为宋之大儒欧阳修所首创。其论《诗》,谓《诗》之义不出四类:诗人之意、太师之职、圣人之志、经师之业,并依据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区分为本和末。在他看来,诗人之意和圣人之志才是《诗》义之本,而太师之职则为《诗》义之末;至于经师之业则有本有末,能求诗人之意且达圣人之志者,则为经师之本,但若仅讲太师之职且妄自为说者,则为经师之末。这一精辟独到的观点,不仅为欧阳修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拉美经委会的一系列政策失败,致使普雷维什及其拉美经委会受到各方批判,甚至导致了拉美经委会衰落的后果。但是,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却因为“依附论”的兴起而得到了扩散。事实上,依附论是把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作为一个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加以应用的,是直接地用它来解释资本主义世界化所造成的大量边缘国问题的。同时,依附论没有在普雷维什那里驻足,而是把普雷维什用以解释国际
期刊
〔摘要〕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实践具有多维综合统一的活动特性,它能够集中体现辩证法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因而,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还仅只是从某种特定角度切入的一种特称,它并不能完全包容和覆盖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元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的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全新
期刊
〔摘要〕通过实证研究四川农村低保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现: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规模较小;亲属关系主要为其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物品支持,非亲属关系主要为其提供社会交往和劳务支持。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中主要关系类型由强到弱依次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邻居—其他亲戚。针对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现状,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低保居民的经济救助力度;扩充其生活物品支持网的内容;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居民提供
期刊
〔摘要〕清代中前期,大量移民进入四川,啯噜成为影响地方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以“巴县档案”为材料,分析啯噜的身份构成、犯案特点、组织特征及政府与民间的应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清代地方社会治理失效的原因,认为清政府保甲制度在功能上的缺失,是造成啯噜泛滥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啯噜;地方治理;“巴县档案”  〔中图分类号〕K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1-016
期刊
〔摘要〕政府危机传播,不仅涉及到“如何做”的问题,也涉及到“怎么说”和“说什么”的问题,即政府需要利用各种符号资源,以解决危机,修复形象。研究不同危机情景下政府的话语策略应对有着现实和理论方面的突出意义。危机发生时,组织是采取强硬、清晰、言语的策略还是妥协、模糊、行动的话语策略,取决于多种属性的相互作用,并随着危机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责任归属、证据是否确凿、群体抗议的类型以及是否受到来自上级的
期刊
    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省高院对四川各县司法,从审判程序、判决证据、禁止刑讯和非法羁押及清理积案几方面加以整治。其效果是复杂的,有成效但又不尽满意:制定了审判程序文本,司法审判行为有所规范,积案一度减少,效率有所提高;但最后结果却不理想,或虎头蛇尾,或积重难返,或死灰复燃,改头换面,愈加严重。  〔关键词〕县级审判秩序;四川省高院;清理积案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