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外阅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必须重视对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因为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的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营造激发阅读兴趣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成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作为人的清醒的意识造成遮蔽”,“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有害的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围。
  在实践中,我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象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要读书的学生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符合别人地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理性能够使学生辨别是非与真伪,独立会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
  
  二、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提升阅读质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场,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为此,笔者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地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故事、科普书籍和小学自然科学书籍等。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陶冶情操
  
  信息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可在3-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良好小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学生个体内的“群体感”、“亲和感”、“友谊感”等能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群体支持力量”等方面的心理效应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组成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地,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
  
  四、 “不动笔墨不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读书的成功经验,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览、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烟云。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地阅读习惯。
  
  五、实施多元化评价标准,激发阅读的成就感
  
  因为汉字思维的多层次性,汉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同时来自文本、他人的信息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所吸收,并激活各自既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就有可能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加工生成不同的经验、发现、创造和感悟。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通过接受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能养成自觉读书看书的良好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其他文献
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的作为一种公共关系的手段,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一直是商业伦理和公共关系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研究证实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感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提升品牌
摘要:历史活动课是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课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方式上好每一节活动课。  关键词:历史活动课 课程改革 探究 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在发展,校本课程----名著欣赏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探讨名著欣赏开发的原因、内容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力求语文校本课程名著欣赏能持续稳步地发展、力求语文新课程和高考语文的和谐同一。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 名著欣赏 校本课程 高考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充分发挥了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的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指导下,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在科技
摘要:对于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个启蒙阶段,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呵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英语的能力,夯实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兴趣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对于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几近全新的学科,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英语知识的殿堂,为学生的言语交际和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是
安徽省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于1997年经农业部批准组建,现为国家科技部与安徽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所属茶学学科为农业部
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一般是:一、引述材料。材料的引述要有针对性。二、确立观点。由引述的材料自然得出的结论。三、论证观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关键是确立观点、要确立好观点,首先是要审清题意。  审题首先必须读懂提供的材料。读懂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必须全面把握,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或词语,深刻理解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情感教育却被淡化和忽略。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树立新的语文课程观,掌握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培养职业热情,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优化情感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过
摘要:预习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前预习后会产生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不利于的课堂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本文将阐述数学课前预习的种种弊端。  关键词:数学 预习 弊端    预习,做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通过预习,了解教材,知道本节课的难点,有哪些疑问,上课时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提高
从1949年到1956年,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新生政权,毛泽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想并付诸实践,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障人民公共安全。这些思想和实践契合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做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政治革命同步、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工业建设的大局之间寻求平衡,并实现了毛泽东亲力亲为与中央领导集体群策群力的有机统一。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一些思想在实践中出现偏差,但依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