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师德建设、团队组成、以本为本、科研促进教学、课程群体系建设和专业能力培养、资源建设、师资培养、服务社会八个方面浅谈了团队建设方案,并从更新育人观念,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校企紧密结合,科研促进教学;建立科学、有效的核心课程考核机制三方面谈了建设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教学团队的不足。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教育改革
教学团队通常是指由一个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2014年底,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被批准为天津市教学团队,并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教学科研平台,对团队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团队建设方案
1.师德建设
团队建设,师德为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名好教师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一名优秀的本科教师要做到德高、学高和艺高;一个合格的本科教师要有良心、有爱心,要用心、要耐心、要虚心。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做到课上思想引领,教学严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课下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与他们共同分享学习上、生活上和思想上的感悟与经验,走入学生的内心。
2.团队组成
团队以市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以市级、校级教学与科研骨干为主要成员,成员职称主要有正高、副高和中级,不断优化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团队中有侧重理论研究的博士,有从事实验的实验人员,还有生产一线的研究人员,团队内不定期进行座谈交流,进行教学研讨和改革。充分挖掘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潜力,将团队打造成生态环保安全等特色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团队。
3.以本为本
本科教育要做好思想和专业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懂得感恩、勇于奉献、敢于担责;引导他们夯实专业基础,发挥各自爱好,了解学术前沿,挖掘兴趣点,接受实践技能锻炼,肯于吃苦;鼓励他们勇于接触实践,与人为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敢于担当的水产人。团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使其能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要严格要求学生,重在过程考核,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开阔视野,选修辅助课程和兴趣课程,加强内涵建设;秉承“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科研促进教学
在团队建设中,始终坚持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相辅相成,团队在完成高水平科研课题时,我们始终要着眼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将科研的最近研究成果带入本科课堂教学,使其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得以转化,从而做到科研辅助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反哺教学。
5.课程群体系建设,专业能力培养
(1)围绕“专业基础—专业课—教学实习”环节,加大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比例,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和企业座谈三方的结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并根据学校规定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促进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增加实践教学的创新内容,使学生从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发表文章等全方位得到历练和培养;团队成员教学任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依托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教学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对接,重点开展“企业家大讲堂”活动,有效实施“校企无缝对接工程”,将有能力的专家请上讲台直接参与专业教学,建设以“企业产品与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激情,教学基地实践活动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并根据相关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3)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合作。加强大学生创业基础建设,充分利用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平台,利用真实的水产养殖环境和“孵化器”,为学生提供符合水产生产实际的教育环境,深化学生对水产教育的理解,培养专业的创业人才。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增加“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学分,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竞赛、发表论文、参加科研实验等方式获得科技创新学分。团队要合理规范地设置课程,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有效实现校内外的无缝对接;加强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构建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这样就有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上和课下的结合、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形成了教师和學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氛围。
(5)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能力培养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展开,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课程环节层次化。理论教学三级管理专业基础课,营养与饲料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实践教学采取四级管理,包括基础实验课、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教师科研、大创项目、实践基地训练和专业竞赛等等);能力的培养分为六级逐层进行,包括基础技能培养、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如下图所示)。 (6)课程大纲确定。建立课程体系之后,就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这事关教学质量的成败。团队中每一名教师必须清楚地懂得自己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大纲的内容是在集体讨论的情况下制定,统一整合,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实现有效承接。實验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内容都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既没有内容的重复,又有知识的有效联系。每一名教师在课程及实践环节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门课程中可以由两到三名教师合作教学。
(7)实验课考核重在实操。如在饲料检测与分析实验课程的考核过程中,按照国家饲料检化验员考核标准,在教学大纲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考核标准细则,额外增加单独考核内容和考核时间,由三个具有高级考评员资格教师作为考官,重点实操。为达到公平公正,每个考官固定考核题目,每个考生有一个成绩册,每个学生独立考核,流水作业,每个实验项目打分细化,标准严格,态度认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加强,这既为今后从事检化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搭建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6.资源建设
团队教学的建立、稳定和发展需要整个教学团队的协调合作,更需要学校创造各种条件和保障措施,才能使团队充满活力、常做常新。
(1)教材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支撑理论的指导思想,依据多年教学的经验和国家标准,结合企业检测需要,与五所高校共同编写了两部教材、一部专著。
(2)实验室软、硬件资源建设。团队借助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在总投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不同层次、不同研究对象的实验室,保证了团队的实验教学;同时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自主研究与创新的机会。
(3)图书室与学术期刊资源建设。团队依托校院两级图书馆专业图书、专业期刊资源和校级电子网络资源,能及时获得行业发展的最新学术动态,为团队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支持。
7.师资培养
目前团队青年教师均为博士学位,对新入职教师通常采取“五个一”培养方式:拜一个导师,做一年助理,讲一门课程,参加一学年专业实践活动,参加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活动。40岁以下的教师培养采取“不断线活动”:参加专题讲座、网络在线学习、观摩老教师教学和研讨、教研论文比赛、课程进修、专业实践以及配备齐全的教学文件等活动。团队带领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进行锻炼或鼓励青年教师创业,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经验,提高人才培养中教师的创业水平。
(1)形成开放型、多元化的教学团队。一是加强现有师资的对外交流与培训,有计划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和学习,特别是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二是派出团队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三是从企业聘任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每学期为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讲座报告,在毕业设计时,从企业选择相关的实际题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师资队伍。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建立学科方向人才小高地;通过高地人才建立专业与课程教学团队,把学科中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使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3)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和“双师型”素质的教学团队。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团队从转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入手,通过学习、培训及“传帮带”,使教师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及技能,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双师型”素质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技术操作能力。
8.服务社会
团队时刻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己任。作为天津市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在蓟县和宝坻地区开展帮扶工作,走入村镇,为养殖户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
作为科技特派员,针对瓶颈问题,对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对贫困村制定 “一村一策”,帮助企业建立市级校企重点实验室,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深入企业与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指导。
二、团队建设的特色及创新
1.更新育人观念,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团队树立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用“12345”描述育人理念,即 “1”种精神:扎根水产的精神;“2”个面向:面向企业、面向行业;“3”类人才:水产养殖人才、技术营销人才、渔业管理人才;“4”种育人模式:导师制(校内 校外)、应用技术培训、校企协同培养、“互联网 ”;“5”种能力:水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谈判能力、培训能力、团队协助能力。采用“4×5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综合—创新—自选”4个实验层次;“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科研性实验—生产性实践” 4种教学环节;“板书—电子教案—录像—多媒体课件”4种教学方法;“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操考核”4种考核方式;“问卷—调查—网上反馈—师生座谈” 4种效果评价方式。
团队以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依托,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上知识传授与课下关心生活相结合,将专业需求和科研素养相结合,将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将兴趣爱好与创新意识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扎根水产的精神的优秀水产科技人员。 2.校企紧密结合,科研促进教学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与多家企业保持良好科研合作关系,以“互利、共享、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為指导,通过“竞争致和谐”的教育过程,实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与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合作培养人才,提高教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3.建立科学、有效的核心课程考核机制
(1)根据创新性应用型的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结合团队教师自身资质,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学型,以此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整体水平和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对平衡,科研促进教学,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提高实验队伍的教学素质。
(2)在本校教务处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负责人率先在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开展了专业责任教授的教学教育改革,根据企业对饲料人才的需求,以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指标,改革实验课考核方法,建设全面、系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我们不仅重视书面的表达,更要考查操作技能和最终实验产品的质量指标、商品性能等实物水平,强调实战性和创新方面的评估。通过一系列综合实验技能培养及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培养水产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团队的不足之处
1.团队打造上下苦功夫
进一步明确团队研究方向,打造一支道德高尚、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具有很好传承的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另外要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出现,这样既有交叉又有互补,既有团结又有独立,能发挥团队成员各自优势和特长,稳定团队发展。
2.培养双师型教师
带领团队成员扎根一线,急企业之所需,真正意义上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是单纯地为完成项目而完成项目,为写文章而做项目,为写文章而写论文。
3.与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指导学生在企业完成教学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企业养殖的全过程,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全周期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完成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该专业、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4.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本科教学
团队要结合陈宝生部长的会议精神,狠抓落实,严格执行国家专业标准,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不过多突出个性化培养,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教育体制,符合中国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校企合作、校际联合等合作办学,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将优质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中,将优质的企业家引入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开展“企业大讲堂”活动。另外,团队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与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增加毕业生实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白东清,李 丽,王 洋,等.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新教育时代,2017(27):275,277
[2]翁 伟,朱顺痣,肖 蕾,等.应用型软件工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8):43-46.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教育改革
教学团队通常是指由一个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2014年底,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被批准为天津市教学团队,并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教学科研平台,对团队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团队建设方案
1.师德建设
团队建设,师德为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名好教师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一名优秀的本科教师要做到德高、学高和艺高;一个合格的本科教师要有良心、有爱心,要用心、要耐心、要虚心。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做到课上思想引领,教学严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课下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与他们共同分享学习上、生活上和思想上的感悟与经验,走入学生的内心。
2.团队组成
团队以市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以市级、校级教学与科研骨干为主要成员,成员职称主要有正高、副高和中级,不断优化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团队中有侧重理论研究的博士,有从事实验的实验人员,还有生产一线的研究人员,团队内不定期进行座谈交流,进行教学研讨和改革。充分挖掘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潜力,将团队打造成生态环保安全等特色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团队。
3.以本为本
本科教育要做好思想和专业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懂得感恩、勇于奉献、敢于担责;引导他们夯实专业基础,发挥各自爱好,了解学术前沿,挖掘兴趣点,接受实践技能锻炼,肯于吃苦;鼓励他们勇于接触实践,与人为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敢于担当的水产人。团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使其能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要严格要求学生,重在过程考核,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开阔视野,选修辅助课程和兴趣课程,加强内涵建设;秉承“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科研促进教学
在团队建设中,始终坚持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相辅相成,团队在完成高水平科研课题时,我们始终要着眼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将科研的最近研究成果带入本科课堂教学,使其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得以转化,从而做到科研辅助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反哺教学。
5.课程群体系建设,专业能力培养
(1)围绕“专业基础—专业课—教学实习”环节,加大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比例,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和企业座谈三方的结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并根据学校规定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促进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增加实践教学的创新内容,使学生从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发表文章等全方位得到历练和培养;团队成员教学任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依托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教学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对接,重点开展“企业家大讲堂”活动,有效实施“校企无缝对接工程”,将有能力的专家请上讲台直接参与专业教学,建设以“企业产品与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激情,教学基地实践活动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并根据相关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3)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合作。加强大学生创业基础建设,充分利用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平台,利用真实的水产养殖环境和“孵化器”,为学生提供符合水产生产实际的教育环境,深化学生对水产教育的理解,培养专业的创业人才。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增加“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学分,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竞赛、发表论文、参加科研实验等方式获得科技创新学分。团队要合理规范地设置课程,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有效实现校内外的无缝对接;加强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构建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这样就有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上和课下的结合、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形成了教师和學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氛围。
(5)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能力培养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展开,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课程环节层次化。理论教学三级管理专业基础课,营养与饲料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实践教学采取四级管理,包括基础实验课、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教师科研、大创项目、实践基地训练和专业竞赛等等);能力的培养分为六级逐层进行,包括基础技能培养、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如下图所示)。 (6)课程大纲确定。建立课程体系之后,就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这事关教学质量的成败。团队中每一名教师必须清楚地懂得自己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大纲的内容是在集体讨论的情况下制定,统一整合,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实现有效承接。實验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内容都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既没有内容的重复,又有知识的有效联系。每一名教师在课程及实践环节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门课程中可以由两到三名教师合作教学。
(7)实验课考核重在实操。如在饲料检测与分析实验课程的考核过程中,按照国家饲料检化验员考核标准,在教学大纲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考核标准细则,额外增加单独考核内容和考核时间,由三个具有高级考评员资格教师作为考官,重点实操。为达到公平公正,每个考官固定考核题目,每个考生有一个成绩册,每个学生独立考核,流水作业,每个实验项目打分细化,标准严格,态度认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加强,这既为今后从事检化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搭建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6.资源建设
团队教学的建立、稳定和发展需要整个教学团队的协调合作,更需要学校创造各种条件和保障措施,才能使团队充满活力、常做常新。
(1)教材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支撑理论的指导思想,依据多年教学的经验和国家标准,结合企业检测需要,与五所高校共同编写了两部教材、一部专著。
(2)实验室软、硬件资源建设。团队借助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在总投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不同层次、不同研究对象的实验室,保证了团队的实验教学;同时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自主研究与创新的机会。
(3)图书室与学术期刊资源建设。团队依托校院两级图书馆专业图书、专业期刊资源和校级电子网络资源,能及时获得行业发展的最新学术动态,为团队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支持。
7.师资培养
目前团队青年教师均为博士学位,对新入职教师通常采取“五个一”培养方式:拜一个导师,做一年助理,讲一门课程,参加一学年专业实践活动,参加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活动。40岁以下的教师培养采取“不断线活动”:参加专题讲座、网络在线学习、观摩老教师教学和研讨、教研论文比赛、课程进修、专业实践以及配备齐全的教学文件等活动。团队带领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进行锻炼或鼓励青年教师创业,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经验,提高人才培养中教师的创业水平。
(1)形成开放型、多元化的教学团队。一是加强现有师资的对外交流与培训,有计划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和学习,特别是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二是派出团队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三是从企业聘任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每学期为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讲座报告,在毕业设计时,从企业选择相关的实际题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师资队伍。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建立学科方向人才小高地;通过高地人才建立专业与课程教学团队,把学科中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使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3)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和“双师型”素质的教学团队。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团队从转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入手,通过学习、培训及“传帮带”,使教师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及技能,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双师型”素质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技术操作能力。
8.服务社会
团队时刻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己任。作为天津市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在蓟县和宝坻地区开展帮扶工作,走入村镇,为养殖户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
作为科技特派员,针对瓶颈问题,对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对贫困村制定 “一村一策”,帮助企业建立市级校企重点实验室,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深入企业与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指导。
二、团队建设的特色及创新
1.更新育人观念,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团队树立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用“12345”描述育人理念,即 “1”种精神:扎根水产的精神;“2”个面向:面向企业、面向行业;“3”类人才:水产养殖人才、技术营销人才、渔业管理人才;“4”种育人模式:导师制(校内 校外)、应用技术培训、校企协同培养、“互联网 ”;“5”种能力:水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谈判能力、培训能力、团队协助能力。采用“4×5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综合—创新—自选”4个实验层次;“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科研性实验—生产性实践” 4种教学环节;“板书—电子教案—录像—多媒体课件”4种教学方法;“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操考核”4种考核方式;“问卷—调查—网上反馈—师生座谈” 4种效果评价方式。
团队以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依托,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上知识传授与课下关心生活相结合,将专业需求和科研素养相结合,将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将兴趣爱好与创新意识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扎根水产的精神的优秀水产科技人员。 2.校企紧密结合,科研促进教学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与多家企业保持良好科研合作关系,以“互利、共享、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為指导,通过“竞争致和谐”的教育过程,实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与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合作培养人才,提高教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3.建立科学、有效的核心课程考核机制
(1)根据创新性应用型的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结合团队教师自身资质,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学型,以此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整体水平和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对平衡,科研促进教学,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提高实验队伍的教学素质。
(2)在本校教务处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负责人率先在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开展了专业责任教授的教学教育改革,根据企业对饲料人才的需求,以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指标,改革实验课考核方法,建设全面、系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我们不仅重视书面的表达,更要考查操作技能和最终实验产品的质量指标、商品性能等实物水平,强调实战性和创新方面的评估。通过一系列综合实验技能培养及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培养水产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团队的不足之处
1.团队打造上下苦功夫
进一步明确团队研究方向,打造一支道德高尚、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具有很好传承的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另外要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出现,这样既有交叉又有互补,既有团结又有独立,能发挥团队成员各自优势和特长,稳定团队发展。
2.培养双师型教师
带领团队成员扎根一线,急企业之所需,真正意义上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是单纯地为完成项目而完成项目,为写文章而做项目,为写文章而写论文。
3.与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指导学生在企业完成教学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企业养殖的全过程,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全周期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完成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该专业、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4.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本科教学
团队要结合陈宝生部长的会议精神,狠抓落实,严格执行国家专业标准,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不过多突出个性化培养,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教育体制,符合中国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校企合作、校际联合等合作办学,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将优质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中,将优质的企业家引入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开展“企业大讲堂”活动。另外,团队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与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增加毕业生实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白东清,李 丽,王 洋,等.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新教育时代,2017(27):275,277
[2]翁 伟,朱顺痣,肖 蕾,等.应用型软件工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8):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