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過研究戰國簡書科斗(亦作"蝌蚪")與倒薤筆法的文獻記載,結合出土戰國簡書墨迹,對戰國竹簡墨迹的筆法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作爲夏商西周以來至戰國日常手寫漢字的原始筆法,科斗與倒薤在戰國竹簡上的表現與石刻、鑄金等用于正體篆書的寫法有别,却鮮有關注。而科斗、倒薤筆法加圓勢運動與包括隸書在內的後世其他書體筆法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