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红松为主的改造次生林更新造林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及不良环境对红松造林影响的调查研究,提出以红松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改造次生林的更新造林技术。
  关键词:红松;改造;次生林;造林技术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珍贵树种之一。在东北部林区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解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和不良环境条件对红松人工造林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实行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红松造林方法。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坡,北纬46°01′30"~46°37′23",东经127°54′40"~127 51′15",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305124 hm2。森林覆盖率为71.4 %。气候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10 ℃的有效积温2200 ℃~2300 ℃,无霜期约120 d(±12 d)。初霜期平均为9月18日。最早9月10日,最晚10月5日,终霜平均5月25日,最早5月14日,最迟6月4日。年降雨量为590~660 mm,其中春季占13 %,夏季占65 %,秋季占18 %,冬季占4 %。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渐增。光照丰富,年日照时为2350~2550 h。太阳辐射总量为110千卡/cm2,年光和有效辐射50千卡/cm2,
  1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地适树
  红松是一种温带湿润气候下生长的树种,对气候要求严格,幼龄时期有较强的耐阴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这是次生林培育诱导林冠下红松造林的依据。红松生长缓慢,寿命较长,具有长期稳定的生长期,尤其是10年以前,直径和树高生长均十分缓慢,在全光下红松造林,其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而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适应了红松幼龄时期耐阴的特性,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造林,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由于此时杂草不多,造林前的整地工作省工省力,大大降低了造林费用,同时,这种造林方法又可以解决红松结实、分杈过早,主干矮、尖削度大的问题以及冻害、病虫害等的危害。调查说明,只要混交适中,对上方高大阔叶树间伐及时适当,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一定是成功的。
  2 技术措施与方法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主要选择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的中下腹及缓坡,土层深,排水良好的地段。可根据设计要求的初植密度来控制行距。栽植密度要求为:郁闷度在0.4~0.6之间,林分中植2000~3300株/hm2;郁闷度在0.3以下的林分中植3300~4400株/hm2;郁闷度在0.6以上的林地可直接进行林冠下造林。通过抚育管理,尽可能培育有前途的珍贵阔叶树,使之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营造红松混交林的关键在于混交树种的选择及林分的确定。混交树种应是第一层的大乔木,且经济价值高的珍贵树种。通常在沟塘和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在核桃楸、水曲柳林冠下,在山地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中下腹地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宜混交在紫椴、黄菠萝林冠下,在山地阳坡、半阳坡宜混交在色木、山杨、桦木林冠下。目前最适宜冠下红松造林的主要树种为柞树纯林,其培育后冠下既有光又庇荫,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主要季节为春季,雨季次之,秋季较差。春季造林、在灌木林内采用抢盘化土的方法整地,即将林地栽植穴上的杂草地被物全部清除,当化冻20 cm深时,顶浆造林,在次生林内采用窄缝栽植法。雨季造林先在林地内进行抢盘定点铲除杂草根系,在阴天有雨时立即植苗。秋季造林应在土壤结冻前完成,但必须防止冻拔和生理干旱。
  抚育管理是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造林成败的关键。造林后采取除草、培土、扶正和除杂灌等幼林抚育措施,可确保红松幼苗正常生长。抚育次数和时间,根据幼树生长情况,杂草茂密程度和立地条件而定,一般要进行5年,每年1~2次,造林后10年左右,由于红松需光量逐渐增大,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抚育透光伐,来增大上方光照强度,调强种群关系,促使红松快速生长。抚育采伐一般进行3~5次,每次采伐强度不宜过大,以免红松幼苗突然暴露在强光下,引起生理失调,长势衰退,植株出现双杈等现象。
  3 以红松为主的改造次生林更新造林效益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可以恢复经过长期破坏的残破次生林,促使森林生态平稳向良性循环发展,增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近期效益特别明显,是一项投资较少,见效快和缩短次生林经营周期的有效措施。在红松造林后到伐前,一般可进行7次抚育间伐,可增加出材105 m3/hm2,同时红松进入20年期后每年有不同量的红松果结实,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到主伐年龄时,立木蓄积最低可达300 m3/hm2,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时显。■
其他文献
摘 要: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不仅高产优质,而且对生产无公害花生具有重要意义,我县目前地膜花生面积越来越大。本文重点对生产无公害花生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选种、栽培、管理、收获等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无公害;花生;地膜;栽培  花生栽培需要平坦地块的沙壤土,近几年我县头站乡、景星镇、杏山镇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产量、品质和价格均较好,深受农户欢迎,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推广的前景十分广阔。  1 基地选择  选
马铃薯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二十八星瓢虫等是马铃薯生产中的常发的主要病害,致使马铃薯的产量及比较效益显著降低。多年来,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大量使用了化学药剂进行防控,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马铃薯产业发展遭遇瓶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绿色无害化农产品。因此,通过农业、物理、生物防控手段替代化学药剂全程绿色防控马铃薯病虫害技
摘 要:大豆若要获得高产稳产,必须有各项配套技术措施做保证,缺一不可。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合理施用。  关键词:大豆;生产;技术措施;完善落实  我省农业发达,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春大豆的主产区,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我省自然条件优越,土质肥沃,降雨充足,≥10℃日数110~160 d,有效积温2000 ℃~3000 ℃,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
【摘 要】近年来,抗菌药物的研发工作一直进展缓慢。不过,最近发现的两种可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肽却让人眼前一亮。目前,全球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严重,有学者曾忧心地提出——由于人类在与细菌的“军备竞赛”中总是处于被动和落后的态势,当有朝一日人类研制的最强效的抗生素都因为超级细菌的存在而失效时,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不过,最近科学家发现的一种可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肽,可望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水利施工的质量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水利工程建设复杂,同时要求严格,各项环节的把控也需要一定的人员和成本投入,所以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在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各个方面加大质量控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努力建设出优质的水利工程项目。  1当前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质量问题  1.1影响水利施工质量的因素  由于
本篇文章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红小片籽瓜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
摘 要:提高木材检验工作,除了加强管理和加强木材检验人员的使命感以外,还要提高木材检验的工作质量。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工作中如何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为日后木材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材检验;造林;准确性;建材水平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305124 hm2。森林覆盖率为71.4 %。2010年定产为年生产商品材22万1220 m3,至2012年调减到7万m3,几年来累计调减15
本文从叶面追肥、疏穗、防治病虫害、隔行去雄、扒皮晾晒、放秋垄、割除空秆及打底叶,适时晚收等阐述促早熟技术措施,为玉米生产提高有利技术支撑。
【摘 要】本文针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失衡,土壤板结,耕性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耕地地力明显下降的趋势,探究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有机肥料有效地归还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持久地培肥地力,全面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形成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实现粮食安全、稳产增收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耕地;有机质;提升;技术  [Abstract] This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