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来源 :现代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人格特征,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选择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面对挫折困难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及发展特点。研究表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的农村初中学生均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与初二学生相比,初四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男女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为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丰富中学生的应对策略;创设不同的情景,加强学生应对方式的训练;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其他文献
当前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中存在"目标错位""目标虚设"等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隐性目标的设定成了装点门面的"标签"。教学实践中,"隐性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又要
任何一名声乐教育者或是声乐学习者对“呼吸”两个字都不陌生,这两个字与我们的歌唱事业终身相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呼吸,并运用在我们今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9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其中肋骨骨折、血气
初中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数学科目而言,传统方法逐渐暴露出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情况需求,要实现优化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没有很好的交际
张艳秋:生于1971年,祖籍辽宁,1991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200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毕业论文《辽宁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