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环境 快乐入园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普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与适应困难。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园适应,成为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摸底调查,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入园初期,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情感需要,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舒适温馨、教师的温柔亲切、同伴的友好亲密、幼儿园活动的绚烂多彩,从而有效减轻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一、转移注意力
  入园初期,我们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幼儿暂时缓解与家人分离的紧张与不安。尝试接受新环境,认识新朋友。
  ●快乐天使来迎接
  在开学第一天,幼儿对新环境会有陌生感和恐惧感,因此常常会紧紧抓住爸爸妈妈的手,不让他们离开。为此,我们请大班幼儿扮作“快乐小天使”,戴上天使翅膀和花冠,手里拿着笑脸贴纸和糖果,早早地站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小班的弟弟妹妹。
  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来了,“小天使”们就主动上前,拉住弟弟妹妹的手,来个亲密问候。和弟弟妹妹们抱一抱,亲一亲,帮弟弟妹妹擦干眼泪,给他们贴上一个笑脸,送上好吃的糖果。
  小班幼儿受到这样热情的迎接,既开心又甜蜜,渐渐停止了哭泣,松开了紧紧拉住爸爸妈妈的手,和天使般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走进自己的活动室,来到亲切迎接他们的老师身边……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热情迎接让幼儿感受到了温暖、亲切。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为快乐入园打下了基础。
  ●手偶表演开始了
  小班幼儿刚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还是怯生生的,不太愿意说话。教师就拿着小鸡手偶站在活动室门口,和进来的每一位小朋友打招呼:“你好!”“我喜欢你!”有的幼儿看见可爱的“小鸡”,也会张口说“你好”。有的幼儿虽然不肯开口,但会一直看着这只“小鸡”,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教师还用各种动物手偶表演小动物上幼儿园的情景:“小动物们上幼儿园了。瞧,小狗和小鸭手拉手走来了。”“老师,早上好!”“早上好,小狗!早上好,小鸭!”“小猪刚开始有点害怕,可看到幼儿园有那么多好玩的玩具、那么多小朋友,也高兴地与朋友们打起了招呼。小动物们在幼儿园玩得真高兴啊!”幼儿看着有趣的手偶表演,渐渐地也会像小动物那样学说“老师早上好”了。
  ●找找我的小花牌
  顺利度过开学第一天不代表万事大吉。接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儿还是会在来园时哭闹,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分开。因此,我们采用了个性化的来园接待方式,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们。让他们不再哭闹,以积极的情绪开始新的一天。
  在入园前家访时,我们就收集了每个幼儿的一寸照片,并记下了幼儿最喜欢的颜色。据此,我们用幼儿喜欢的彩纸剪成花瓣形状,将幼儿的照片贴在花心的位置。塑封好后,在底部粘上吸管,独一无二的小花牌就做好了。
  我们把所有小花牌放在活动室门口,幼儿一到,就引导他们去找出属于自己的小花牌,然后走进活动室,插到属于自己的小“花瓶”里,让其开“花”。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寻找小花牌上,有效减轻了分离焦虑。等傍晚爸爸妈妈来接时,幼儿再送小花牌“回家”。和小花牌说再见。结束在幼儿园一天充实的生活。
  ●去甜蜜蜜品尝区作客
  对于小年龄的幼儿来说,糖果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创设了甜蜜蜜品尝区。我们找来幼儿笑得最开心时的照片布置在墙上,让他们一到这里就受到感染,感到轻松愉快。区域里放了糖果罐、糖果盘以及各种各样颜色鲜艳的糖果,幼儿到了这里就移不开脚步了。当幼儿想家想得要哭时,我们及时引导:“我们去甜蜜蜜品尝区作客,和棉花糖做游戏吧!”在他们开心地拿着糖果时,我们趁势鼓励:“明天再来开心地和糖宝宝做游戏吧!”这让幼儿对上幼儿园有了美好的期待。
  二、满足依恋需要
  我们允许幼儿有一个逐渐转移对家人依恋的过渡阶段,通过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生活方式,满足其依恋情感需要,消除其焦虑情绪。
  ●带熟悉的“朋友”上幼儿园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幼儿在家里常常有一些依恋物。如有的习惯抱着自己的小毛巾或喜欢的玩具睡觉。有的睡前要喝奶。幼儿与亲人分离。到了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会表现出不安和退缩。我们就请家长给幼儿准备一样他在家里最喜欢的玩具拿到幼儿园来。有了熟悉的“朋友”陪伴,幼儿会感到安心许多。比如,等爸爸妈妈走后,有的幼儿想家了。但是看到自己熟悉的玩具,依恋需要得到了满足,慢慢地就好了。快吃午餐了,有的幼儿情绪又低落了。我们就在餐前准备活动时播放他们熟悉的故事、儿歌、音乐或动画片,让他们情绪稳定下来。午睡时,我们给拿奶瓶来的幼儿泡好奶粉。让他们可以像在家里一样睡前喝奶;有的幼儿想要抱着自己的玩具入睡。我们也满足他。在入园初期,我们会尽量满足幼儿的依恋需要,等幼儿渐渐适应幼儿园环境后,我们会让幼儿慢慢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志趣相投的同伴以及好玩的操作材料上来,逐渐减轻幼儿对家中熟悉物品的依恋。
  ●宝宝的照片书
  我们通过制作照片书帮助幼儿从依恋父母等亲人过渡到关注教师和同伴,并尝试和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我们依据幼儿入园后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精心设计“照片书”的内容。最初,我们请家长带来孩子在家拍的一些照片,放入“照片书”中。当幼儿想家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打开“照片书”。看到照片中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回忆起当时快乐的情景,幼儿感觉自己置身于快乐的情景中,爸爸妈妈也都在身边,依恋情感得到了满足。在幼儿的情绪较为稳定后,我们请家长提供孩子外出游玩时拍摄的照片,幼儿对这些照片印象深刻,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我们把“照片书”投放在语言区,幼儿想到时可以自己看,和同伴交换看,或和同伴一起看。渐渐地,我们还在“照片书”中加入了幼儿在幼儿园参加活动的照片以及幼儿和教师、同伴在一起的照片。幼儿边翻阅“照片书”,边告诉教师和同伴照片里的他在干什么,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渐渐地,他们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师幼、同伴之间的情意不断加深。“照片书”陪伴并见证了幼儿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三、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活动的丰富多彩,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从而对每天到幼儿园来有一种美好的期待。
  ●成长的印记
  在开学后第二周,我们进行了“成长的印记”混龄集体活动。我们利用孩子与孩子之间更容易亲近和相互影响的特点,让大班幼儿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将自己的小手、小脚蘸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在纸上印画。大班的哥哥姐姐对小班的弟弟妹妹说:“以前我的手和脚也像你一样小,在幼儿园学了本领后,就变这么大了。”我们还将这些大大小小的手印和脚印展示在墙上,幼儿会主动带爸爸妈妈观看自己和哥哥姐姐的杰作。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幼儿园很快乐,他们的分离焦虑也减轻了很多。
  “大带小”活动让小班幼儿感受到了哥哥姐姐的友好。使他们对于入园少了恐惧和不安,多了快乐和信赖。这些大大小小的手印和脚印是小班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最初印记,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关注、对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向往,就从这里起步。
  ●看望“快乐农场”的动物朋友
  在小班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作息制度,情绪也趋于稳定后,我们抓住幼儿都很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引导他们来到幼儿园户外的“快乐农场”,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里有很多家里没有的好玩的事物,从而喜欢上幼儿园。
  “快乐农场”里住着可爱的兔子一家。我们常常带幼儿去看望它们。当幼儿知道兔子爱吃胡萝卜和青菜时,他们都很热心地要爸爸妈妈帮他们准备好兔子的食物。他们每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要去看看兔子有没有什么新变化,还要给兔子喂食。傍晚回家前还会特意去和兔子一家说再见。
  总之,在入园初期,我们要为幼儿营造适宜的环境,悉心呵护、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为他们搭建好成长的阶梯,让他们快乐而放松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其他文献
原方案虽以游戏贯穿始终,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但对幼儿的限制仍较多,如:音乐一停就不可以再夹,要在规定时间内用夹子夹圆盘,看谁夹得又快又对,比比谁夹得又好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数学认知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感知生活和游戏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应以生活化、游戏化为重要原则,通过适宜的材料、有趣的情境、充分的操作、自由的交流来实现教学目标。原方案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首先,选择生活化的操作材料。在原方案中,教师选取了幼儿熟悉的夹子作为操
一、研究背景我园在研究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了“三四四”班级管理制度,包括三个转化(变管为导、变规定的课程安排为弹性的课程安排、变行政检查评估为教师自主监控调
最近,班上幼儿掀起了环保热,他们在各活动区忙碌地准备着环保的宣传工作。随着对噪音污染的深入探究,孩子们不仅找出了生活中的噪音,还指出了噪音的危害。表演区的幼儿想表演有关噪音污染方面的宣传剧,在一本都是环保故事的图书上,他们看到了《耳朵兄弟的奇遇》这一童话剧。剧中讲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耳朵兄弟深受噪音的危害,善良美丽的小鸟带他们来到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噪音的地方,那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兄弟俩太喜欢这个地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活动区巡视,忽然看见泽泽抱着餐具和仿真食物向建筑区跑去,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制止他,便大声叫他名字,他竟然没听到。我只好走进建筑区,看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见他坐在地垫上十分投入地拼搭着,然后把“食物”放在搭好的台子上,高兴地嚷嚷:“吃烤肉喽!”而且还把做好的“食物”递给旁边的小朋友吃。这时我扮成食客来到他面前:“你这是什么烤肉?用什么烤的呀?”泽泽用那天真无邪的目光望着我,认真地说:
我班自然角里有一盆小雏菊,黄灿灿的小花像一张张笑脸相互依靠着,很可爱,也很漂亮。  早上吃完点心后,孩子们在走廊上玩着,我在活动室里做准备,配班老师突然走进来紧皱着眉头说:“玥玥摘了好几朵雏菊放到大花盆的土里了。”我心里一震,但转念一想,先不急,看看再说。我走到自然角,只见大花盆里的那几朵小雏菊带着短短的茎,被直直地插在土里。这下,我心里有底了。于是,我让孩子们到自然角看花,他们看到大花盆里的雏菊
2005年,我园尝试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研究,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科学知识及概念一知半解、模糊不清,对幼儿学科学的方式也不甚了解,无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科学教育内容,设计适宜的科学活动方案。为此,我们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借鉴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尝试开展了以体验为先的教研活动:以教师在具体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教研主题,让教师“像孩子一样探索科学”,即让教师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核
大雨过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突然操场边的一条蚯蚓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看着一动也不动的蚯蚓,孩子们开始议论:“蚯蚓死了吗?”“它为什么要爬到操场上来呀?”“它不是生活在泥土里的吗?”好奇心驱使几个胆大的孩子用小棒拨动着蚯蚓,想探个究竟。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时,老师发话了:“不要弄了,太恶心了,快回活动室去吧!”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操场。我们分析,教师之所以会漠视幼儿对蚯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可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操作、摆弄,看起来热热闹闹,幼儿玩得很开心,却未必真的在探究。所以,如何在好玩与探究之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