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 思维 意识 能力
先说个“耸人听闻”的标准答案的故事。
二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试题,希望能用这套题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训练时表现很抢眼的飞行员,可是一上战场,所驾驶的飞机大多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桂尔福在反思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飞行员,多半是从那些退役的“老鸟”中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为什么精密的心理测试,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
桂尔福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问题的症结出在这套心理测试题的《作战手册》上,在《作战手册》上有一道这样的问题:“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本题的标准答案是: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那些被击落的飞机的飞行员都是坚定的执行了这一标准答案。而“老鸟”不按牌理出牌,随机应变,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老鸟”飞行员的结论是:打仗都靠书本,那你只能战死,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桂尔福经此教训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在的创意之父。
所谓创意是一种驱使人去追求真理,追求未知东西的心理上的内在推动力,是一种强烈的不安于现状的愿望,是一种渴求知识的难以抑制的激情和好奇心,创新意识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品质之一。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对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是锐意进取,创新意识非常强烈的人。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中小幼做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创新意识。
怎么样进行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意识,应提倡新的思维方式
现代数学教育理念比起传统数学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据《新闻周刊》报道,传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统计最终的数据,而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则并重计算技巧与数学思维。以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为例,传统钓文法是:我的衣兜里有一枚5分硬币,一枚1角硬币,一枚5角硬币,我的衣兜里共有多少钱?现代的问法是:我的衣兜里有三种不同的硬币,我的衣兜里最多可能有多少钱?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创造的起点是质疑,所以必须精心扶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有根据地“标新立异”,让他们的思维发散于不同方向,从而对同一研究对象产生分解能力,形成所谓的“求异思维”,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才会自由纵横驰骋——引申探究,浮想联翩,慧眼丛生,巧思云集。
为适应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新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建立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特别是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
关于进行“变形性思考”。对于代数来说是分解与组合,对几何来说变形的手段则是“割补”。
学会从反面考虑问题和进行类比推理,即进行“相似性思考”与“相异性思考”。
注意数学问题的引申和推广,即从纵向“深处”的探索和从横向“广处”的发现。
二、巧设疑问 激活思维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关键的。它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焕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中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一性质的应用时,可提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在月圆时,把一个5分硬币放在离眼睛适当处,使它能够大致遮住月面,那么我们只要量出5分硬币的直径和它离眼睛的距离,就能算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你知道是怎么计算吗?这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很想知道其计算方法的欲望,使问题自然成了悬念,此时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三、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很重要的一条是让学生能够有创造性的进行思维。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会综合各种想法得出新的观点,并产生某些很有价值的观点,教师应重视和促进这些创造性想法的出现,课堂教学中应经常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是启发学生提出创造性想法的一条很好途径。
“如果......会怎么样?”——这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创造性的发现问题的又一途径。
“错在哪里?”——为学生提供了批判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家的方法一样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他的想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为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提供了空间。
四、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评价
教师在学生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特征,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2)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3)能否解释结果的合理性;(4)能否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比如问题探索:在2011年日历的任一月份中,用一个矩形任意框出9个数,回答以下问题:(1)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这个关系对其他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在此例中,教师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
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能否用代数式准确地表达自己发现的规律;
关注学生能否清晰地,有条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最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并随时观察记录。
五、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选择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题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应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学生使用的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或评价策略。
选择课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学习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具有实践性的特点;(2)课题学习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3)课题学习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研究性;(4)课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5)课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六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创设情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玻璃,不慎被打破成两块,若要在配一块同样的玻璃,是否必须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还有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寻求不同的解题路径。
总之,好奇、向往、疑问是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前提,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数学教学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尽量少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免禁锢了学生自由的思想,应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空间尽情驰骋。倡导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独立健全个性的数学教育思想。学生能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蔡日增主编.创新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3]吴兴长.教育心理学讲座,2000.1
关键词:创新 思维 意识 能力
先说个“耸人听闻”的标准答案的故事。
二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试题,希望能用这套题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训练时表现很抢眼的飞行员,可是一上战场,所驾驶的飞机大多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桂尔福在反思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飞行员,多半是从那些退役的“老鸟”中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为什么精密的心理测试,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
桂尔福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问题的症结出在这套心理测试题的《作战手册》上,在《作战手册》上有一道这样的问题:“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本题的标准答案是: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那些被击落的飞机的飞行员都是坚定的执行了这一标准答案。而“老鸟”不按牌理出牌,随机应变,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老鸟”飞行员的结论是:打仗都靠书本,那你只能战死,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桂尔福经此教训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在的创意之父。
所谓创意是一种驱使人去追求真理,追求未知东西的心理上的内在推动力,是一种强烈的不安于现状的愿望,是一种渴求知识的难以抑制的激情和好奇心,创新意识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品质之一。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对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是锐意进取,创新意识非常强烈的人。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中小幼做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创新意识。
怎么样进行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意识,应提倡新的思维方式
现代数学教育理念比起传统数学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据《新闻周刊》报道,传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统计最终的数据,而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则并重计算技巧与数学思维。以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为例,传统钓文法是:我的衣兜里有一枚5分硬币,一枚1角硬币,一枚5角硬币,我的衣兜里共有多少钱?现代的问法是:我的衣兜里有三种不同的硬币,我的衣兜里最多可能有多少钱?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创造的起点是质疑,所以必须精心扶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有根据地“标新立异”,让他们的思维发散于不同方向,从而对同一研究对象产生分解能力,形成所谓的“求异思维”,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才会自由纵横驰骋——引申探究,浮想联翩,慧眼丛生,巧思云集。
为适应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新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建立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特别是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
关于进行“变形性思考”。对于代数来说是分解与组合,对几何来说变形的手段则是“割补”。
学会从反面考虑问题和进行类比推理,即进行“相似性思考”与“相异性思考”。
注意数学问题的引申和推广,即从纵向“深处”的探索和从横向“广处”的发现。
二、巧设疑问 激活思维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关键的。它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焕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中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一性质的应用时,可提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在月圆时,把一个5分硬币放在离眼睛适当处,使它能够大致遮住月面,那么我们只要量出5分硬币的直径和它离眼睛的距离,就能算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你知道是怎么计算吗?这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很想知道其计算方法的欲望,使问题自然成了悬念,此时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三、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很重要的一条是让学生能够有创造性的进行思维。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会综合各种想法得出新的观点,并产生某些很有价值的观点,教师应重视和促进这些创造性想法的出现,课堂教学中应经常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是启发学生提出创造性想法的一条很好途径。
“如果......会怎么样?”——这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创造性的发现问题的又一途径。
“错在哪里?”——为学生提供了批判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家的方法一样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他的想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为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提供了空间。
四、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评价
教师在学生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特征,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2)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3)能否解释结果的合理性;(4)能否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比如问题探索:在2011年日历的任一月份中,用一个矩形任意框出9个数,回答以下问题:(1)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这个关系对其他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在此例中,教师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
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能否用代数式准确地表达自己发现的规律;
关注学生能否清晰地,有条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最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并随时观察记录。
五、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选择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题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应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学生使用的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或评价策略。
选择课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学习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具有实践性的特点;(2)课题学习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3)课题学习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研究性;(4)课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5)课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六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创设情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玻璃,不慎被打破成两块,若要在配一块同样的玻璃,是否必须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还有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寻求不同的解题路径。
总之,好奇、向往、疑问是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前提,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数学教学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尽量少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免禁锢了学生自由的思想,应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空间尽情驰骋。倡导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独立健全个性的数学教育思想。学生能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蔡日增主编.创新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3]吴兴长.教育心理学讲座,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