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地下室基础筏板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 ,基础筏板,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basement raf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alk about some views.
Key words: the basement floor, raf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施工技术不断的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对建筑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楼的稳妥靠的就是高质量的地基基础。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地下室基础筏板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有三层地下室,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2~3层为立体车库。地上建筑40层,分为两个结构单元,1~5层为商业用房,6层为架空层,7层以上为住宅。本工程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
地下室范围内高层主楼剪力墙、框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地下室底板(含基础)、钢筋混凝土墙(非主楼剪力墙)、楼盖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垫层大部分为C15混凝土100mm厚,后浇带下垫层厚200mm,两侧各宽600mm。底板为750mm厚C40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顶板、水池侧壁均采用级配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P8。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掺HEA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并且要求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0.025%。后浇带采用掺HEA膨胀剂的填充膨胀混凝土,要求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0.03%,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出周围混凝土5MPa。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同时掺膨胀剂、聚丙烯单丝纤维,掺量为0.7kg/m,要求纤维混凝土限裂效能等级为一级。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地下室底板垫层结构施工
底板下垫层采用C15混凝土100mm厚,后浇带垫层厚度为200mm,独立基础及筏板基础下垫层采用150mm厚C15混凝土。按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降低持力层承载力。该垫层施工工序以土方开挖为主,随时同步与土方开挖工程跟进,以穿插作业为主,施工流水方向与土方工程一致。随挖随浇的方式确保地基承载力不受外部环境破坏。当基础发生超挖后,超挖深度大于500mm时,采用C25混凝土将基底一次浇筑至垫层面标高,当超挖深度小于500mm时,采用C15垫层混凝土将基底填实。对应筏板基础基底及基础周边与岩层接触部位,均采用C20混凝土一次整浇至垫层面标高。施工过程中注意基坑内的降排水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基础砖胎模施工
地下室底板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集水井外侧均设砖胎模,采用MU7.5红砖及M5水泥砂浆砌筑120~370mm厚度砖胎膜,所有砖胎模面均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20mm厚度,具体做法详见土方开挖方案。筏板基础根据基础尺寸在周边采用C20混凝土原槽浇筑填实。
3、钢筋制作安装
(1)基础钢筋绑扎。
①画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底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50㎜,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垫块,呈梅花型进行摆放,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上下层钢筋的连接位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深入基础的插筋采用直径12的钢筋两条沿墙两侧与板面筋点焊固定,插入基础深度按设计满足设置至底板底筋面,保证插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止水钢板固定采用HRB335直径16的钢筋对焊,纵向间距为500mm。
②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确保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筏板及底板钢筋绑扎。
①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检查支座附加筋的数量。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接头长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②板筋绑扎坚持先弹线,后摆放受力主筋、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两层筋之间加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④板的钢筋网绑扎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板底筋及侧面主筋需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采用高于结构混凝土标号一级的混凝土现场制作。
⑤马凳筋设计底板采用几字形马凳,钢筋大小为C25@1000×1000,呈梅花形布置。上口宽300,高度根据设计板厚減去上下保护层厚度和上下钢筋的直径总和来确定,水平脚长20d。另外,由于梁、基础、板等的钢筋设为两排以上时,在一排筋与二排筋、二排筋与三排筋之间必须要保证一定的设计有效高度,所以为了保证钢筋安装质量,在两排筋之间加设垫铁,钢筋采用C25@1000,长度为梁宽减去两边保护层厚度。
⑥因本工程底板厚度为750mm,设计要求在后浇带位置及底板周围竖向结构上设置单层钢丝网隔断,为保证后浇带的留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本方案拟采用钢丝网加钢筋进行隔断。
4、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
因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属超长、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通过周密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分区段分层浇筑、加强振捣及泌水处理、严格的温度监测控制措施、严格的浇筑养护方法、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措施,确保底板施工胜利完成。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对配合比设计。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防水混凝土必须密实,其强度和抗渗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2)分区段分层浇筑。每一浇筑带内对混凝土的浇筑都是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注、连续推进的浇筑方法,严格控制斜面坡度,其值应在1:6~1:10之间,浇筑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500mm向前推进,直至浇筑结束,为了保证每层混凝土之间浇筑间隔时间能控制在3h内,操作时需要注意控制流淌坡度。
(3)混凝土的振捣。在每一浇筑带前布置7台插入式振动棒,其中3台振捣器布置在泵管出料口处,主要解决上部的混凝土振实,两台布置在中部,两台设置在坡角处,负责振捣下部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堆积,为了消除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在振捣过程中需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约5cm,为了防止集中堆料,先振捣出料的混凝土,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按呈梅花形布置、间距400mm左右、均匀排列的振捣点进行全面振捣,振捣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远点和最近点,需要严格控制振动点间距、振捣时间和插入深度,对于钢筋间距较密的地方,为了以防卡棒改用Φ30振捣棒进行振捣,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确保分层混凝土的质量。
(4)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将顺着混凝土坡面往下流到向井、坑等低洼处,由此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应沿基础长方向上做成1/1000的坡度,使大部分泌水能顺垫层坡度流向基坑的侧面,此时再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另一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形成集水坑,随着浇筑混凝土的推进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成水潭,此时可用软轴抽水机将积水排至坑外明沟。
(5)表面处理工作。因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工作必须在浇筑后2~3小时进行,用2m刮尺按控制标高边压边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粗平压实两遍成活,铁抹子搓平压实2~3遍成活,使其表面密实平整,然后用紧面机紧面,最后覆盖保温材料,进行湿热养护,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
(6)养护方案。结合本工程特点,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保湿保温养护方法,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后,先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盖一层麻袋,结合测温情况决定养护时间及麻袋的增减层数,主体在养护期间如遇降雨天气,做好防水措施,并及时更换麻袋,在墙、柱插筋处也需覆盖密实,控制浇捣后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度以内,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养护期间要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7)混凝土测温措施。根据本工程底板的平面尺寸、形状及厚度,每区布置测温点12只,测出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并及时调整保温保湿措施,测温仪采用自动平衡测温记录仪(XQC~300型),在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测温时间30d,混凝土浇捣后3d每6小时进行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测温,前3天每2h测一次,4~7天每4h測一次,8~14天每8h测一次,并做好记录,输入计算机绘出温度曲线,利用增加减少表面覆盖来重新调节混凝土内外温差,如出现大于25℃,应及时采取增加或减少养护厚度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防止混凝土裂缝。
三、结束语
在本工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点进行控制,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经过多个月观察,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未发现出现裂缝、施工冷缝等质量问题,施工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仲晓林主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05月.
[2]李国胜编.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及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07月.
[3]梁兴文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02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 ,基础筏板,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basement raf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alk about some views.
Key words: the basement floor, raf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施工技术不断的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对建筑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楼的稳妥靠的就是高质量的地基基础。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地下室基础筏板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有三层地下室,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2~3层为立体车库。地上建筑40层,分为两个结构单元,1~5层为商业用房,6层为架空层,7层以上为住宅。本工程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
地下室范围内高层主楼剪力墙、框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地下室底板(含基础)、钢筋混凝土墙(非主楼剪力墙)、楼盖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垫层大部分为C15混凝土100mm厚,后浇带下垫层厚200mm,两侧各宽600mm。底板为750mm厚C40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顶板、水池侧壁均采用级配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P8。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掺HEA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并且要求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0.025%。后浇带采用掺HEA膨胀剂的填充膨胀混凝土,要求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0.03%,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出周围混凝土5MPa。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同时掺膨胀剂、聚丙烯单丝纤维,掺量为0.7kg/m,要求纤维混凝土限裂效能等级为一级。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地下室底板垫层结构施工
底板下垫层采用C15混凝土100mm厚,后浇带垫层厚度为200mm,独立基础及筏板基础下垫层采用150mm厚C15混凝土。按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降低持力层承载力。该垫层施工工序以土方开挖为主,随时同步与土方开挖工程跟进,以穿插作业为主,施工流水方向与土方工程一致。随挖随浇的方式确保地基承载力不受外部环境破坏。当基础发生超挖后,超挖深度大于500mm时,采用C25混凝土将基底一次浇筑至垫层面标高,当超挖深度小于500mm时,采用C15垫层混凝土将基底填实。对应筏板基础基底及基础周边与岩层接触部位,均采用C20混凝土一次整浇至垫层面标高。施工过程中注意基坑内的降排水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基础砖胎模施工
地下室底板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集水井外侧均设砖胎模,采用MU7.5红砖及M5水泥砂浆砌筑120~370mm厚度砖胎膜,所有砖胎模面均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20mm厚度,具体做法详见土方开挖方案。筏板基础根据基础尺寸在周边采用C20混凝土原槽浇筑填实。
3、钢筋制作安装
(1)基础钢筋绑扎。
①画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底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50㎜,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垫块,呈梅花型进行摆放,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上下层钢筋的连接位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深入基础的插筋采用直径12的钢筋两条沿墙两侧与板面筋点焊固定,插入基础深度按设计满足设置至底板底筋面,保证插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止水钢板固定采用HRB335直径16的钢筋对焊,纵向间距为500mm。
②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确保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筏板及底板钢筋绑扎。
①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检查支座附加筋的数量。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接头长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②板筋绑扎坚持先弹线,后摆放受力主筋、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两层筋之间加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④板的钢筋网绑扎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板底筋及侧面主筋需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采用高于结构混凝土标号一级的混凝土现场制作。
⑤马凳筋设计底板采用几字形马凳,钢筋大小为C25@1000×1000,呈梅花形布置。上口宽300,高度根据设计板厚減去上下保护层厚度和上下钢筋的直径总和来确定,水平脚长20d。另外,由于梁、基础、板等的钢筋设为两排以上时,在一排筋与二排筋、二排筋与三排筋之间必须要保证一定的设计有效高度,所以为了保证钢筋安装质量,在两排筋之间加设垫铁,钢筋采用C25@1000,长度为梁宽减去两边保护层厚度。
⑥因本工程底板厚度为750mm,设计要求在后浇带位置及底板周围竖向结构上设置单层钢丝网隔断,为保证后浇带的留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本方案拟采用钢丝网加钢筋进行隔断。
4、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
因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属超长、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通过周密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分区段分层浇筑、加强振捣及泌水处理、严格的温度监测控制措施、严格的浇筑养护方法、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措施,确保底板施工胜利完成。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对配合比设计。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防水混凝土必须密实,其强度和抗渗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2)分区段分层浇筑。每一浇筑带内对混凝土的浇筑都是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注、连续推进的浇筑方法,严格控制斜面坡度,其值应在1:6~1:10之间,浇筑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500mm向前推进,直至浇筑结束,为了保证每层混凝土之间浇筑间隔时间能控制在3h内,操作时需要注意控制流淌坡度。
(3)混凝土的振捣。在每一浇筑带前布置7台插入式振动棒,其中3台振捣器布置在泵管出料口处,主要解决上部的混凝土振实,两台布置在中部,两台设置在坡角处,负责振捣下部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堆积,为了消除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在振捣过程中需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约5cm,为了防止集中堆料,先振捣出料的混凝土,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按呈梅花形布置、间距400mm左右、均匀排列的振捣点进行全面振捣,振捣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远点和最近点,需要严格控制振动点间距、振捣时间和插入深度,对于钢筋间距较密的地方,为了以防卡棒改用Φ30振捣棒进行振捣,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确保分层混凝土的质量。
(4)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将顺着混凝土坡面往下流到向井、坑等低洼处,由此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应沿基础长方向上做成1/1000的坡度,使大部分泌水能顺垫层坡度流向基坑的侧面,此时再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另一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形成集水坑,随着浇筑混凝土的推进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成水潭,此时可用软轴抽水机将积水排至坑外明沟。
(5)表面处理工作。因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工作必须在浇筑后2~3小时进行,用2m刮尺按控制标高边压边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粗平压实两遍成活,铁抹子搓平压实2~3遍成活,使其表面密实平整,然后用紧面机紧面,最后覆盖保温材料,进行湿热养护,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
(6)养护方案。结合本工程特点,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保湿保温养护方法,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后,先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盖一层麻袋,结合测温情况决定养护时间及麻袋的增减层数,主体在养护期间如遇降雨天气,做好防水措施,并及时更换麻袋,在墙、柱插筋处也需覆盖密实,控制浇捣后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度以内,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养护期间要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7)混凝土测温措施。根据本工程底板的平面尺寸、形状及厚度,每区布置测温点12只,测出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并及时调整保温保湿措施,测温仪采用自动平衡测温记录仪(XQC~300型),在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测温时间30d,混凝土浇捣后3d每6小时进行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测温,前3天每2h测一次,4~7天每4h測一次,8~14天每8h测一次,并做好记录,输入计算机绘出温度曲线,利用增加减少表面覆盖来重新调节混凝土内外温差,如出现大于25℃,应及时采取增加或减少养护厚度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防止混凝土裂缝。
三、结束语
在本工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点进行控制,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经过多个月观察,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未发现出现裂缝、施工冷缝等质量问题,施工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仲晓林主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05月.
[2]李国胜编.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及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07月.
[3]梁兴文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02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