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学,文言文多,语言抽象、枯涩、难懂,讲好《中医学基础》有一定难度。形象教学法即用日常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现象解释陌生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理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运用形象教学法将中医学基础课讲授得更好。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形象教学法
中医博大精深、抽象难明,语言精练、深奥难懂,语言文字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如没掌握一定的古文功底,很难学好。科目的难度高,学生的水平低,因此教师要想将这样一门课讲得生动、有趣,又易懂,难度非常大。本人在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运用形象教学法,将原本深奥的东西简单化,学生更容易听懂,更容易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将深奥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理,用简单的、熟悉的、直观的事物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也是古代医家常用的方法。如张仲景在说明用攻法与用补法必须轻重有度时讲到:“凡治实者,譬如耘禾,禾中生稗,禾之贼也。有一去一,有二去二,耘之善者也。若有一去二,伤一禾矣,有二去四,伤二禾矣;若识禾不的,俱以为稗,而计图尽之,则无禾矣。此用攻之法,贵乎察得其真,不可过也。凡治虚者,譬之给饷,一人一升,十人一斗,日饷足矣。若百人一斗,千人一斛,而三军之众,又岂担石粮之所能活哉?一饷不断,将并前饷而弃之,而况于从中克减乎?此用补之法贵乎轻重有度,难从简也。”又如,谈到夏日之阳尽浮于外,则阴伏于内时,他以井泉水为譬:“在井泉之水,当三冬之寒冽而井泉则温;盛夏之炎蒸而泉源则冷,此非外寒内热,外热内寒之明验乎”。
中医有很多概念非常的抽象、难解,如“风能胜湿”,即风能祛湿。我们讲课时可以用比喻法,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如联系生活的例子打个比方,地面上的一摊水,如何把水弄干呢?这个时候,可以开风扇,风一吹,地面的水湿就没了,所以“风能胜湿”。这样讲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
再如,藏象是指深藏在里的脏腑,体现在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简单地讲,就是五脏在人体里面,正常情况上,我们看不到它存在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人体的感受,来间接了解它的功能情况。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使之更加具体形象,如钟表由里面的齿轮等构成,我们一般情况下看不到,看到的是钟面或表面的针,如何辨断钟表里面的齿轮等运转得正不正常,需要打开来看吗?当然不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针行走的情况来辨断。这就相当于藏象所讲的意思。
二、引经据典
成语、典故,学生早已熟悉,并且成语、典故,故事性强,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讲授五行的特性:金曰从革,有收敛、沉降的特性;木曰曲折,有生发、生长等特性。我们讲授到这里时,可以联系到成语“击鼓鸣金”,古代打战时,出发进攻的时候,是击鼓,撤兵或收兵的时候,是敲锣。原因是,鼓是木做成的,木有升发的意思,激发士兵的斗志,而锣是由金属做成的,金有收敛的意思,能抑制士兵的情绪。
再如,讲授到方位的五行属性的时候,可以联系到“买东西”。中国人跟西方人的买卖不同,中国人买卖的是文化。因为日出东方,东方属木,日落西山,西边属金,东是发,给出的,代表卖出,西是收敛的,收获的,表示买入,所以中国人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这样讲,原本抽象、枯燥的东西就生动、有趣、易懂,容易掌握了。
又如北方主收藏,藏得越深越好。联系到我国的建筑设计,常说“坐北朝南”,南边是门户的地方,南主散,进进出出就是散,北主收藏,所以北边一般是不设计门,而且寺院的藏经、佛家的传世宝贝一般都收藏在北边。还有,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练功的时候,起势为什么一定要先伸左脚,还有为什么说“肝胆相照”等等,这样将原本非常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联系生活
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是经过加工、高度概括了的。讲授时,可以多联系生活的例子,将它进行还原。
如讲授五行相生的规律时,学生容易将水生木,误解成土生木,因为一般来讲,木是种在土壤里的,靠土来生长的。在强调这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水跟土作下比较,看哪个对木来讲更为重要。教师可设问:世上有没有只靠水,不用土就能养活的植物?学生会很肯定地回答:“有。”教师可追问:“有哪些?”学生会想起富贵竹之类的植物,就是直接插在水里养的。这样,学生碰到这类问题时,一想到富贵竹,就不容易混淆。
再如,讲到五色的五行属性的时,黑是属水行的,这点学生往往弄不明白,水看起来是清的啊,如果说不是白,也肯定不是黑啊。这时,教师可联系到生活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从水的颜色上分辨水的深浅?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水颜色越深的,水越深。哪个地方的水最深啊?海。大海最深的时候是什么颜色的?深蓝色的。深蓝到什么程度啊?接近黑了。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而且也深刻地掌握了黑色的五行归属。
又如五行相克,正常情况下,金克制着木,如用金属做成的刀之类可修剪花草,用金属做成的斧头可砍伐树木;当木胜或金弱的时候,木能反克金,称木反克(悔)金。对于这点学生不好理解。这时,笔者联系生活,设问砍柴能用削水果的刀吗?肯定不行。为什么?因为树大,刀小。有什么后果,刀被木所伤,会被折断或有缺损。水果刀能剪掉花盆的花吗?肯定可以,因为花小。所以可以看出什么情况下,刀不能砍柴,当刀不够大,或木太过壮大的时候,金属做成的刀不能砍伐树木。这就是金克木,木反克金所讲的内容,这样讲授生动有趣了许多,学生也容易掌握了。
四、病案
人人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举一些例子,可以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
如四时正常脉诊,冬脉沉,重按始得;夏脉浮,轻取即得。冬天,天寒地冻,万物闭藏,动物冬眠,人与天地相应,脉也应深沉。夏天,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对应自然,脉象应该是浮的。假如,夏天出现冬天的脉,或冬天出现夏天的脉,这样的脉就不是常脉,也说明人不正常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教师可举刘力红《思考中医》中的一个病案。病案大体内容是: 1982年冬天,一个老中医(刘力红的老师)到他的一个朋友家赴宴。饭前闲聊时,他的朋友要求他为自己的父亲诊脉,诊完脉后那老中医没说什么,一直到告别出门的时,老中医才悄悄跟他的朋友讲:你父母的身体要注意,不然的话,明年夏天就会出大问题。朋友听到老中医的这番话,心里很紧张。因为她深知老中医的医术很高明。所以,他迫不及待地问有什么办法可解决。老中医当时开了一张处方,用的只有两味药,一味生石膏,一味苏木,嘱咐熬水以后当茶饮。为什么开这两味药呢?当时是冬天,而冬天摸到的却是一个夏天的洪脉。这个时候阳气正在收藏,不应该出现这个洪脉,而一旦到了夏天,天寒的因素没有了,岂不火山爆发了?所以,老中医断定夏天肯定会出问题。这个脉在伤寒里也叫阳明脉,阳明病当然可以用白虎汤。所以,老中医开的不过是白虎汤的变方,是更简单的方。送走老中医后,回到家的那个人就跟父亲说:医生说您应该吃一些中药调理,这样会对身体有好处。可是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干部,很固执,并且刚刚做过全面体检,什么问题也没有,吃什么药呢?所以,就没有理会。到了夏天,大概是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病案非常有力地说明了上述观点。
再如讲授情志对人体的影响时,心在志为喜,过喜则气缓,可以用恐治疗,因为恐胜喜。我们可以举个病案加以说明。如范进中举,范进中了举人,大喜过望,精神涣散,变得有点疯疯癫癫,这时乡里众人出了一个主意,请范进平时最怕的人——他的丈人,来打他一巴掌。他的丈人扇了他一巴掌,范进就清醒了,恢复常态了。范进中举了,过喜了,过喜则心气涣散,所以人变得疯疯癫癫;恐胜喜,他平时最怕他丈人,他丈人打了他一巴掌,他受恐了,病就好了,所以说恐能胜喜。
综上所述,在中医学基础的教学中,运用形象教学法,采用打比喻、成语典故、病案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能将课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容易明白,更加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
[1] 朱炳林,《困学斋中医随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形象教学法
中医博大精深、抽象难明,语言精练、深奥难懂,语言文字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如没掌握一定的古文功底,很难学好。科目的难度高,学生的水平低,因此教师要想将这样一门课讲得生动、有趣,又易懂,难度非常大。本人在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运用形象教学法,将原本深奥的东西简单化,学生更容易听懂,更容易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将深奥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理,用简单的、熟悉的、直观的事物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也是古代医家常用的方法。如张仲景在说明用攻法与用补法必须轻重有度时讲到:“凡治实者,譬如耘禾,禾中生稗,禾之贼也。有一去一,有二去二,耘之善者也。若有一去二,伤一禾矣,有二去四,伤二禾矣;若识禾不的,俱以为稗,而计图尽之,则无禾矣。此用攻之法,贵乎察得其真,不可过也。凡治虚者,譬之给饷,一人一升,十人一斗,日饷足矣。若百人一斗,千人一斛,而三军之众,又岂担石粮之所能活哉?一饷不断,将并前饷而弃之,而况于从中克减乎?此用补之法贵乎轻重有度,难从简也。”又如,谈到夏日之阳尽浮于外,则阴伏于内时,他以井泉水为譬:“在井泉之水,当三冬之寒冽而井泉则温;盛夏之炎蒸而泉源则冷,此非外寒内热,外热内寒之明验乎”。
中医有很多概念非常的抽象、难解,如“风能胜湿”,即风能祛湿。我们讲课时可以用比喻法,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如联系生活的例子打个比方,地面上的一摊水,如何把水弄干呢?这个时候,可以开风扇,风一吹,地面的水湿就没了,所以“风能胜湿”。这样讲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
再如,藏象是指深藏在里的脏腑,体现在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简单地讲,就是五脏在人体里面,正常情况上,我们看不到它存在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人体的感受,来间接了解它的功能情况。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使之更加具体形象,如钟表由里面的齿轮等构成,我们一般情况下看不到,看到的是钟面或表面的针,如何辨断钟表里面的齿轮等运转得正不正常,需要打开来看吗?当然不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针行走的情况来辨断。这就相当于藏象所讲的意思。
二、引经据典
成语、典故,学生早已熟悉,并且成语、典故,故事性强,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讲授五行的特性:金曰从革,有收敛、沉降的特性;木曰曲折,有生发、生长等特性。我们讲授到这里时,可以联系到成语“击鼓鸣金”,古代打战时,出发进攻的时候,是击鼓,撤兵或收兵的时候,是敲锣。原因是,鼓是木做成的,木有升发的意思,激发士兵的斗志,而锣是由金属做成的,金有收敛的意思,能抑制士兵的情绪。
再如,讲授到方位的五行属性的时候,可以联系到“买东西”。中国人跟西方人的买卖不同,中国人买卖的是文化。因为日出东方,东方属木,日落西山,西边属金,东是发,给出的,代表卖出,西是收敛的,收获的,表示买入,所以中国人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这样讲,原本抽象、枯燥的东西就生动、有趣、易懂,容易掌握了。
又如北方主收藏,藏得越深越好。联系到我国的建筑设计,常说“坐北朝南”,南边是门户的地方,南主散,进进出出就是散,北主收藏,所以北边一般是不设计门,而且寺院的藏经、佛家的传世宝贝一般都收藏在北边。还有,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练功的时候,起势为什么一定要先伸左脚,还有为什么说“肝胆相照”等等,这样将原本非常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联系生活
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是经过加工、高度概括了的。讲授时,可以多联系生活的例子,将它进行还原。
如讲授五行相生的规律时,学生容易将水生木,误解成土生木,因为一般来讲,木是种在土壤里的,靠土来生长的。在强调这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水跟土作下比较,看哪个对木来讲更为重要。教师可设问:世上有没有只靠水,不用土就能养活的植物?学生会很肯定地回答:“有。”教师可追问:“有哪些?”学生会想起富贵竹之类的植物,就是直接插在水里养的。这样,学生碰到这类问题时,一想到富贵竹,就不容易混淆。
再如,讲到五色的五行属性的时,黑是属水行的,这点学生往往弄不明白,水看起来是清的啊,如果说不是白,也肯定不是黑啊。这时,教师可联系到生活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从水的颜色上分辨水的深浅?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水颜色越深的,水越深。哪个地方的水最深啊?海。大海最深的时候是什么颜色的?深蓝色的。深蓝到什么程度啊?接近黑了。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而且也深刻地掌握了黑色的五行归属。
又如五行相克,正常情况下,金克制着木,如用金属做成的刀之类可修剪花草,用金属做成的斧头可砍伐树木;当木胜或金弱的时候,木能反克金,称木反克(悔)金。对于这点学生不好理解。这时,笔者联系生活,设问砍柴能用削水果的刀吗?肯定不行。为什么?因为树大,刀小。有什么后果,刀被木所伤,会被折断或有缺损。水果刀能剪掉花盆的花吗?肯定可以,因为花小。所以可以看出什么情况下,刀不能砍柴,当刀不够大,或木太过壮大的时候,金属做成的刀不能砍伐树木。这就是金克木,木反克金所讲的内容,这样讲授生动有趣了许多,学生也容易掌握了。
四、病案
人人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举一些例子,可以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
如四时正常脉诊,冬脉沉,重按始得;夏脉浮,轻取即得。冬天,天寒地冻,万物闭藏,动物冬眠,人与天地相应,脉也应深沉。夏天,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对应自然,脉象应该是浮的。假如,夏天出现冬天的脉,或冬天出现夏天的脉,这样的脉就不是常脉,也说明人不正常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教师可举刘力红《思考中医》中的一个病案。病案大体内容是: 1982年冬天,一个老中医(刘力红的老师)到他的一个朋友家赴宴。饭前闲聊时,他的朋友要求他为自己的父亲诊脉,诊完脉后那老中医没说什么,一直到告别出门的时,老中医才悄悄跟他的朋友讲:你父母的身体要注意,不然的话,明年夏天就会出大问题。朋友听到老中医的这番话,心里很紧张。因为她深知老中医的医术很高明。所以,他迫不及待地问有什么办法可解决。老中医当时开了一张处方,用的只有两味药,一味生石膏,一味苏木,嘱咐熬水以后当茶饮。为什么开这两味药呢?当时是冬天,而冬天摸到的却是一个夏天的洪脉。这个时候阳气正在收藏,不应该出现这个洪脉,而一旦到了夏天,天寒的因素没有了,岂不火山爆发了?所以,老中医断定夏天肯定会出问题。这个脉在伤寒里也叫阳明脉,阳明病当然可以用白虎汤。所以,老中医开的不过是白虎汤的变方,是更简单的方。送走老中医后,回到家的那个人就跟父亲说:医生说您应该吃一些中药调理,这样会对身体有好处。可是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干部,很固执,并且刚刚做过全面体检,什么问题也没有,吃什么药呢?所以,就没有理会。到了夏天,大概是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病案非常有力地说明了上述观点。
再如讲授情志对人体的影响时,心在志为喜,过喜则气缓,可以用恐治疗,因为恐胜喜。我们可以举个病案加以说明。如范进中举,范进中了举人,大喜过望,精神涣散,变得有点疯疯癫癫,这时乡里众人出了一个主意,请范进平时最怕的人——他的丈人,来打他一巴掌。他的丈人扇了他一巴掌,范进就清醒了,恢复常态了。范进中举了,过喜了,过喜则心气涣散,所以人变得疯疯癫癫;恐胜喜,他平时最怕他丈人,他丈人打了他一巴掌,他受恐了,病就好了,所以说恐能胜喜。
综上所述,在中医学基础的教学中,运用形象教学法,采用打比喻、成语典故、病案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能将课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容易明白,更加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
[1] 朱炳林,《困学斋中医随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