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35岁,因"双侧腮腺肿痛1个月,左前臂肿痛半个月"于2003年6月13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前因"急性腮腺炎(双侧)"在外院住院,期间曾经前臂静脉输注抗生素,5 d后出现左前臂肿痛,当时体检:左前臂内侧稍肿胀伴轻压痛,质中,无搏动感,考虑为补液渗漏所致,给予喜疗妥外擦,3~5 d后肿痛逐渐消退.半个月前,患者又诉左前臂内侧肌肉胀痛,体检发现左前臂内侧肿胀,压之较硬,有轻度压痛,皮温不高
【机 构】
:
51012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51012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35岁,因"双侧腮腺肿痛1个月,左前臂肿痛半个月"于2003年6月13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前因"急性腮腺炎(双侧)"在外院住院,期间曾经前臂静脉输注抗生素,5 d后出现左前臂肿痛,当时体检:左前臂内侧稍肿胀伴轻压痛,质中,无搏动感,考虑为补液渗漏所致,给予喜疗妥外擦,3~5 d后肿痛逐渐消退.半个月前,患者又诉左前臂内侧肌肉胀痛,体检发现左前臂内侧肿胀,压之较硬,有轻度压痛,皮温不高,继续给予喜疗妥外擦及抗炎治疗无效,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曲无力,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入院。
其他文献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主要用来治疗运动系中的某些骨骼和软组织疾病.动物实验证实,高能冲击波可以激活成骨细胞,从而促进新骨形成[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ESWT治疗骨不连患者的成功率为80%~90%,而且发现治疗肥大性骨不连的效果优于萎缩性骨不连[2].目前,ESWT技术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广泛展开,并陆续在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环孢素对核因子κB (NF-κB)的活性与γ干扰素(IFN-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别测定移植后环孢素处理前后脾细胞NF-κB的活性及移植肝中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后,在Wistar-Wistar同基因移植组中,仅在5 d和7 d时间段检测到较低的NF-κB活性,各时
我国肝移植经历了近20年的实验及临床准备阶段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稳步、快速发展阶段.据文献报道,截至2002年,全国已有50余个单位完成了1000余例肝移植[1].现结合我院近年来施行肝移植的体会,对原位肝移植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在动物实验证实的基础上[1],对46例肺切除患者应用无创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肺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以了解肺切除术后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一、影像学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意义 "颈椎病"一词具有非常明确的定义,1992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将颈椎病定义为: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相应的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必须注意避免单纯依赖CT、MRI检查而忽视临床体检,有些患者影像学虽然显示脊髓或神经根已经存在
外科微创化是21世纪外科的发展趋向[1],而腹腔镜外科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胆囊切除术、胃肠道和盆腔器官手术.但由于肝脏解剖及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和技术器械的局限性,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一直被看作是危险的高技术手术,比传统的开腹肝切除手术更具危险性,因而发展比较缓慢,对其总体治疗效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前路松解结合后路矫形治疗Scheuermann病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6例 Scheuermann病后凸畸形患者在胸腔镜下行前路松解、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结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测量后凸畸形Cobb角,了解后凸畸形矫正情况.评定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了解背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16例后凸畸形患者均获得满意矫形,术前Cobb角平均78.8°(70
患者男性,43岁,因多发伤多发骨折术后3年伴下腹及阴囊可复性肿物半年,于2002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因爆炸冲击伤于外院治疗,诊为"骨盆骨折、耻骨联合严重分离、左臂丛神经损伤、左侧尺桡骨骨折、右侧肱骨干骨折、桡神经损伤、双手指多发骨折、右侧胫腓骨骨折、右侧足跖趾骨多发骨折、会阴软组织裂伤",急行肢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会阴清创缝合、乙状结肠造瘘术、骨盆兜外固定.伤后3个月将乙状结肠造瘘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正常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椎间盘、人工腰椎间盘3组椎体的应力分布,探讨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对椎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K,建立正常腰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腰椎间盘及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然后模拟腰椎节段的运动,进行椎体应力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在各种运动状态下椎体松质骨的应力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腰椎间盘及髓核摘除术后腰椎间盘,
1995年10月,本院用左侧髂内动脉和臀下动脉移位,与右侧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治疗右侧髂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例,术后8年效果良好,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