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草船借箭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提到他,我们便会想起《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故事。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更是极其生动。小说中,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20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10万多支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谋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这故事可谓家喻戶晓,可是,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这样的。
  《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带兵南下进攻东吴的濡须(安徽无为东南)时,孙曹两军隔长江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个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孙权亲自坐着一条大船来到江面观察曹军的动向,结果挨了一顿猛箭,差点儿把船给弄翻了。曹军集中“火力”,没少用“子弹”。孙权没有借箭的意思,也没说是草船,只是察看敌情。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眼看就要翻船。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其实只求个平衡。孙权起初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弄得船要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设法让船身得到平衡,结果得以平安无事地回到营寨。
  《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写的,自己人记自己的事,此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孙权没想借箭,但将船换一面受箭,说明孙仲谋比较聪明,也客观上得了不少箭。
  到了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变成了另一个人。“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这时,周瑜借箭只是得了便宜卖了乖,气一下曹操。说“约得数百万支箭”,这是小说家的夸张,一个人射出10支箭,就需要有10万人同时开弓,还得除去射到水里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到了《三国演义》,借箭主角成了诸葛亮,聪明全到了孔明一个人身上。《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周瑜要杀孔明,命他监造10万支箭,孔明立下军令状,利用大雾的机会,逼近曹营,用草船借箭,还跟鲁肃一边借箭一边喝着小酒唠闲嗑。故事生动、好看,但只是故事,并不是真实的。
  罗贯中把“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孙权移到诸葛亮身上,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自从有了《三国演义》之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 《三国志》。现在小学课本也有了《草船借箭》,于是“草船借箭”的主角便地地道道成了诸葛亮。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的情报部门除了搜集德国法西斯的军事情报外,还搜集其邮票,通过仿改印制和散发邮票来达到扰乱敌人军心的目的。
数控技术是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基础,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首先必须发展数控技术,而发展数控编程技术是发展数控技术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将机床内部系统参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错误”总是一个令人不很愉快的词语。考试中犯“错误”要被扣分,工作中犯“错误”要被处分,政治上犯“错误”麻烦就更大了。但有那么一种邮票所犯的“错误”,我
西科麦2028是地理远缘小麦材料的杂交后代,具有突出的抗条锈病性能。为了解西科麦2028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遗传规律,以西科麦2028和铭贤169的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目前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家庭装修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时尚,家庭装修美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使人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装修又成为室内
肥皂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但肥皂水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你需要:  快来玩玩看:  1. 在杯子里装一些水,用小钳子轻轻地把针放进杯子中的水面上。  2.用滴药管往水里加入肥皂液,一次加一滴,同时观察水中的针,你会发现一开始针会浮在水面上,加入几滴肥皂水之后,针就会沉下去。这是为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观察得仔细的话,你就会发现针并不是完全漂浮在水面上。
期刊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废除于清朝。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
期刊
目的:健胃消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胃消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8.63%,RSD为1.03%.结果: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