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服务于当地群众的综合性文化机构和公共文化设施单位,是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是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的最前沿阵地。他的作用发挥,对本乡镇的文化建设,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快和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基础设施和工作职能都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和我省提出的创建文化大省指示的推动下,浙江大地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作用发挥有了质的飞越。在这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面前,我们也不难看到,在淳安乡镇文化站建设不均衡,文化站“站”不起来。的现象依然存在,概括地说,本人因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不一,站舍利用不力。前几年,我省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站舍和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很多乡镇的文化楼,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站舍都成了它用,比如淳安的宋村、鸠坑、左口、汾口、石林等乡镇的综合文化站的站舍几乎成了政府的办公大楼,用于文化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具了解,当前淳安80%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实际可使用的站舍面积,还没有达到市委要求的“淳安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各中心集镇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标准。
很多乡镇以建文化站之名建政府大楼,更改文化站功能设置,把乡镇办公、食堂、宿舍与文化功能混用,综合文化站站舍被挤占、被挪作它用现象严重。如宋村乡,文化站站舍四层,总建筑面积1839平方米,其中六分之五成为乡政府办公室用房,实际用于文化站的只有一个图书室和一个办公室。鸠坑乡文化站,建筑规模五层的文化楼,第一层改为他用,第四层、第五层为干部宿舍,第三层除了一间文化员办公室外其他为乡政府办公室,只有第二层用文化活动场所。左口乡,科技文化大楼,第一层为食堂和餐厅。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和功能发挥。
文化站不能相对独立,不能拥有自主产权或长期使用权。文化站依附于乡镇政府,离村庄太远,不能方便群众活动。如瑶山乡综合文化站,其文化站主体由淳安县交通投资公司承建(以土地交换,不能取得产权),不能拥有自主权。
二是人员在职不在岗,乡镇文化工作有事无人做;在淳安,每个乡镇都有2之4名文化员,但百分之八十的文化员都有兼职,有的被安排在便民服务窗口,根本没有时间做文化工作,
三是文化投入总量偏少、偏低;一方面经费投入基本在硬件设施上,但标准偏低,而且以省市投入为主。另一方面文化投入的临时性、随意性很大。县财政、乡镇没有把文化站经费列入预算,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传承等专项经费缺乏,维持文化站正常开展活动的设施配备、工作运行等经费无保障,开展文化活动以“打报告”争取为生。
上述几点,在现实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综合文化站作用发挥的影响。我们如何去改变这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呢?本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保障阵地使用,发挥阵地作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为群众提供书报借阅、广播影视收看、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辅导培训、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阵地对于文化站来说,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各乡镇应当保障综合文化站阵地的使用。同时,乡镇综合文化站更应当发挥好阵地的作用,利用阵地经常性地举办一些科技培训、艺术展览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使领导看到,文化站站舍的存在是物有所需,使文化站真正成为当地群众求知的学堂,求娱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二、确保人员专职、明确职责分工
文化站人员在岗不在位,兼职改职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领导看来,文化员是多面手,乡镇什么岗位的工作他都干的了,于是领导喜欢重要。二是有些文化员,不热心文化事业,在文化站不愿为、不作为,给人一种无所事事的印象,成为领导把他安排兼职改变他用的理由。
我们应该知道,设其岗位,必有其事,事实证明,乡镇文化越繁荣,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就越多,文化站的工作就越忙,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文化站有干不完的事要做,一个乡镇两三个文化员不是多而是少,让文化员专职起来,让他们奋发有为地去干文化工作。在寓教于乐、文艺创作、传统文化弘扬等方面有所作为。要细化文化站工作,明确文化员职责,各尽所能,全面推进。
三、文化经费要保障,建立独立财务单位是关键
乡镇文化站,是政府的文化宣传机构,是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同时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从本质上讲,这种文化宣传是一种政治需求,是党和政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凝聚民心、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之一。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依然明确指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可见,乡镇文化站第一要务是利用文艺形式进行政治宣传,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他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无经济效益可言,他的公益性质决定了经费来源必须由政府投入。
现实表明,现在许多地方的乡镇文化工作经费政府投入太少,日常的文化活动经费几乎无从谈起。这表明,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不足,这其中有基层干部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乡镇财政困难这一客观原因。这是造成目前乡镇文化站困境的原因之一。在新形势下,要想让乡镇文化站真正发挥其作用,满足群众和政府两方面的要求,政府对文化投入的及时、充足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为此,近年来政府把文化站经费的财政预算提到议事日程,文化站经费也有增加,但文化站没有独立的财务,上级下拨的文化经费都成了乡镇小金库的财源,文化站很难用得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的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象县文化馆一样,建立独立的财务单位很有必要,使文化经费真正用于文化。
使乡镇综合文化站,有场所搞文化、有人干文化、有钱办文化,只有这样,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繁荣的乡镇文化氛围也就指日可待。
乡镇综合文化站,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基础设施和工作职能都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和我省提出的创建文化大省指示的推动下,浙江大地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作用发挥有了质的飞越。在这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面前,我们也不难看到,在淳安乡镇文化站建设不均衡,文化站“站”不起来。的现象依然存在,概括地说,本人因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不一,站舍利用不力。前几年,我省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站舍和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很多乡镇的文化楼,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站舍都成了它用,比如淳安的宋村、鸠坑、左口、汾口、石林等乡镇的综合文化站的站舍几乎成了政府的办公大楼,用于文化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具了解,当前淳安80%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实际可使用的站舍面积,还没有达到市委要求的“淳安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各中心集镇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标准。
很多乡镇以建文化站之名建政府大楼,更改文化站功能设置,把乡镇办公、食堂、宿舍与文化功能混用,综合文化站站舍被挤占、被挪作它用现象严重。如宋村乡,文化站站舍四层,总建筑面积1839平方米,其中六分之五成为乡政府办公室用房,实际用于文化站的只有一个图书室和一个办公室。鸠坑乡文化站,建筑规模五层的文化楼,第一层改为他用,第四层、第五层为干部宿舍,第三层除了一间文化员办公室外其他为乡政府办公室,只有第二层用文化活动场所。左口乡,科技文化大楼,第一层为食堂和餐厅。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和功能发挥。
文化站不能相对独立,不能拥有自主产权或长期使用权。文化站依附于乡镇政府,离村庄太远,不能方便群众活动。如瑶山乡综合文化站,其文化站主体由淳安县交通投资公司承建(以土地交换,不能取得产权),不能拥有自主权。
二是人员在职不在岗,乡镇文化工作有事无人做;在淳安,每个乡镇都有2之4名文化员,但百分之八十的文化员都有兼职,有的被安排在便民服务窗口,根本没有时间做文化工作,
三是文化投入总量偏少、偏低;一方面经费投入基本在硬件设施上,但标准偏低,而且以省市投入为主。另一方面文化投入的临时性、随意性很大。县财政、乡镇没有把文化站经费列入预算,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传承等专项经费缺乏,维持文化站正常开展活动的设施配备、工作运行等经费无保障,开展文化活动以“打报告”争取为生。
上述几点,在现实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综合文化站作用发挥的影响。我们如何去改变这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呢?本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保障阵地使用,发挥阵地作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为群众提供书报借阅、广播影视收看、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辅导培训、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阵地对于文化站来说,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各乡镇应当保障综合文化站阵地的使用。同时,乡镇综合文化站更应当发挥好阵地的作用,利用阵地经常性地举办一些科技培训、艺术展览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使领导看到,文化站站舍的存在是物有所需,使文化站真正成为当地群众求知的学堂,求娱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二、确保人员专职、明确职责分工
文化站人员在岗不在位,兼职改职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领导看来,文化员是多面手,乡镇什么岗位的工作他都干的了,于是领导喜欢重要。二是有些文化员,不热心文化事业,在文化站不愿为、不作为,给人一种无所事事的印象,成为领导把他安排兼职改变他用的理由。
我们应该知道,设其岗位,必有其事,事实证明,乡镇文化越繁荣,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就越多,文化站的工作就越忙,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文化站有干不完的事要做,一个乡镇两三个文化员不是多而是少,让文化员专职起来,让他们奋发有为地去干文化工作。在寓教于乐、文艺创作、传统文化弘扬等方面有所作为。要细化文化站工作,明确文化员职责,各尽所能,全面推进。
三、文化经费要保障,建立独立财务单位是关键
乡镇文化站,是政府的文化宣传机构,是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同时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从本质上讲,这种文化宣传是一种政治需求,是党和政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凝聚民心、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之一。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依然明确指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可见,乡镇文化站第一要务是利用文艺形式进行政治宣传,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他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无经济效益可言,他的公益性质决定了经费来源必须由政府投入。
现实表明,现在许多地方的乡镇文化工作经费政府投入太少,日常的文化活动经费几乎无从谈起。这表明,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不足,这其中有基层干部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乡镇财政困难这一客观原因。这是造成目前乡镇文化站困境的原因之一。在新形势下,要想让乡镇文化站真正发挥其作用,满足群众和政府两方面的要求,政府对文化投入的及时、充足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为此,近年来政府把文化站经费的财政预算提到议事日程,文化站经费也有增加,但文化站没有独立的财务,上级下拨的文化经费都成了乡镇小金库的财源,文化站很难用得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的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象县文化馆一样,建立独立的财务单位很有必要,使文化经费真正用于文化。
使乡镇综合文化站,有场所搞文化、有人干文化、有钱办文化,只有这样,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繁荣的乡镇文化氛围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