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人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脸冲着地,两扇瘦尖的屁股正对着天上白花花的日头。
  瓜垄用塑料薄膜覆盖着。他要在塑料薄膜上抠个小窟窿,把瓜苗掏出来,再在它们的根部培上一小堆土。瓜苗刚拱出来不久,又嫩又脆娇得很,风也没吹过它们,雨也没淋过它们。薄膜上的窟窿还不能抠得太大,那样会失去保温保湿的作用。这样一来他就必须十分小心,因为稍不注意,瓜苗掏出的角度不对,或是用力过猛,秧茎就容易被弄折。
  天空是刺眼的白,虽然刺眼,却又不是纯白,里面掺着一抹淡淡的灰,像无影灯下垂死病人的皮肤。放眼望去,偌大个天空上连一丝云都没有,就像一个巨大的广场,被清洁工人扫得一尘不染,却又不见半个人影这种干净是令人心慌的,让人心中充满了莫名的焦虑和不安。
  每一个季节的阳光都有重量,比如冬天的阳光就像羽毛一样轻,甚至落不到地面,只在半空飘飘悠悠地打着转。夏天的阳光却很沉重,砸在皮肤上火燎燎地疼,箍在胸膛上让人喘不过来气,压在脊梁上吱呀呀地响。今天的阳光就很有分量。他身体里的水分不斷地被挤压出来。汗珠子疙疙瘩瘩地排在脑门上,颤颤巍巍的,闪着黑亮的光,他脑袋一动,大个的汗珠子就被抖落下来,砸在塑料薄膜上,噼噼啪啪地响。
  啊——,一声女人的尖叫从他身后传来,像一支利箭带着冷风从他的耳旁飞过。声音尖锐而冰冷,如愤怒的人正在撕开一匹绸缎,又如绝望的人正在用指甲抓挠着铁壁。他身子轻轻地抖了一下,却没有回头,而是继续用左手掏出一棵瓜苗,又伸出右手在垄沟里抓了一把土,培在了瓜苗的根部。
  他今年种了半垧地的瓜。在瓜地的对面,隔着一条黑绿的小河,不远就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小河对岸堆满了从城市里运来的垃圾,一堆连着一堆,像起伏的山脉。垃圾山上虽然很难看见一株植物,但却不缺少人和动物。有拿着铁钩子的拾荒者;有四处觅食的野狗;有一群胖得溜圆的垃圾猪;更多的是铺天盖地的绿头苍蝇。拾荒者肩上搭着塑料编织袋,分散在垃圾山的各个角落。垃圾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这世界上最亲的东西。他们散漫地翻找着一切可以换钱的垃圾,看上去不紧不慢,与世无争,可一旦有垃圾车从城里开来,他们顿时就会疯狂起来,一窝蜂地围过去,互相争抢着,谩骂着,有时甚至会因为一样稍微能值几块钱的垃圾大打出手,两个人抱成团,在肮脏的垃圾上滚来滚去。野狗多数时候也都是分散着的,一只在东面闲逛,另一只就自觉地去西面溜达,但有时它们也会互相撕咬,为了争夺一块将要腐烂的骨头,或是为了争夺同一只长着烂疮的母狗的交配权,于是两只狗也会抱成团,在肮脏的垃圾上滚来滚去。相比之下,垃圾猪却要谦和得多。它们聚在一堆,把鼻子探进垃圾里,左拱一下,右拱一下,用敏锐的嗅觉搜寻着城市人的残羹剩饭。他们活得比圈养的猪要滋润得多,不必被关在狭窄的圈舍里,也不用吃那些不咸不淡没滋没味的配方饲料。它们的成长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吃城里人的垃圾长肥,再被城里人吃掉。
  这里属于城郊,城市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这里的劳力几乎都吸走了,只剩下一些衰弱的老人守着快要撂荒的土地。这里土地的包租价格十分便宜,吸引了不少山区的农民来种植蔬菜瓜果。他不是本地人,他的家在遥远的山里。那里土地少而贫瘠,交通不便,人穷得叮当响。为了讨生活,他在这里租种了一块地,每年春天都要来这,专门种瓜卖到城里去,瓜罢园后再回到遥远的家。
  一垄到了头,他双手拄着膝盖,缓缓地往起站。他听见身子里面咯嘣嘣地响,那是腰椎上一节节的小骨头在慢慢地归位。但那些顽固的小骨头一时半刻还无法完全复原,于是他只能半猫着腰站着,像一支脱水的虾。他拧着灰色的眉毛,咧着紫色的嘴唇,从牙缝间稀溜溜地向嘴里吸着气,又用手背向额头上一抹,然后向对面看去。他的目光艰难地爬过山脉一样的垃圾山,投向了远处的城市。城市是铁灰色的,像一大片落光了叶子的森林,在温热的空气里荡漾着粼粼的波纹,更像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威严、神秘、虚幻却又冰冷。
  啊——,又一声尖叫传过来,像失足跌落深渊人的叫喊,又像一根钢丝在凝滞的空气里猛地挥舞了一下,正好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他浑身一紧,把目光从城市那慢慢地扯回来,又抬起头眯着眼望向天空。太阳浑身生满了利刺,刺得他眼前一黑,险些栽个跟头。晌午了,他转过身,穿过瓜地,拖拖拉拉地向他的家走去。满地的塑料薄膜闪着汹涌的白光,他像走在水上一般。
  在瓜地中间,有一座用木杆和木板搭建的简易小屋。屋上铺着几张从垃圾场捡来的废旧彩钢瓦,凹凸不平,锈迹斑斑。这就是他的家。
  掀开一张用彩条布做成的门帘,他走了进去。屋里陈设极简单,一张板铺,上面堆着凌乱的被褥;旁边有一张用木板搭成的桌子,桌子上摆着还没刷洗的碗筷。屋里很暗,阳光从木板的缝隙里挤进来,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将狭窄的空间劈得七零八碎。他感觉嗓子冒着烟,就拿起水瓢,从一个大塑料桶里舀了一瓢凉水,咕咚咚地灌进了肚子,然后抹了一把嘴,又舀了半瓢水端出了屋,走到了房子西面的一个木笼子前,蹲了下来。木笼子一米半见方,是用大型包装箱上的木条钉成的。
  把水瓢从木条间的缝隙塞了进去,他问,你渴了吧?
  木笼里坐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衣服几乎被撕成了条状,露着里面雪白的肉。她抬起头,用手分开遮在脸上的头发,望着他。她的脸瘦削而苍白,像早春躲在墙根下不肯融化的一线积雪;眼睛很大,很黑,陷在眼窝里,如山谷中的黑夜。她伸出瘦弱的手,接过水瓢,大口大口地喝。一线水从她的嘴角流下来,顺着下巴的弧线流到了细长的脖子上。她雪白的手臂上纵横交错着十几道抓痕,有新有旧,深深浅浅,红黄黑褐,像顽皮的孩子用彩笔在作业本上乱画的条纹。
  你这会又好了,出来咱做饭吃吧。他说,从裤兜里摸出个钥匙,打开了木笼上的一把铁锁。女人有些不好意思,苍白地笑,带着一丝苦味,说,我还有没有好些的衣服了?我这衣服不能穿了。她钻出了木笼子,低头用手整理着身上的衣服。你去床下的纸壳箱里翻翻看,好像还有一件。他边说边从屋里搬出了一个煤气罐,开始烧水。橘黄色的火苗子舔着漆黑的锅底。水慢慢地热起来,水底密布着一层细密的小泡泡,越来越大,充满希望地升了起来,升到水面啪地一声裂开,从里面溢出一股微不可见的蒸汽。   女人穿着一件大红的绸衣从屋子里出来,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看他向水里下挂面。她皮肤白得耀眼,穿上这件红绸衣,像旧上海月历牌上的美女,遥远而模糊。就这一件好的了,这是咱俩结婚时的衣服。女人说,低头用手抻着衣襟看。红绸衣上印着一些绿叶子,绿叶子当中飘着几只黄色的蝴蝶。可兴许用不到明天,这件衣服又该被我撕坏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她接着说,眼睛盯着锅里沸腾的水。
  挂面还没煮熟,他进屋拿出了一瓶药,倒出两粒,递给女人,说,这药得饭前吃,你快吃了吧,我看你今天好像比往天强点了。等到卖完了瓜,我就送你去住医院。女人身子一抖。我可不去医院,求你了,我好好吃药,会慢慢好的。女人仰着头,用哀求的眼神瞅着他。她的脖子又细又长,好像一阵风都能把它吹断。
  他今年四十一岁了,五年前才和女人结婚。实际结婚前他就知道女人精神不大好,据说是因为被一个城里的男人抛弃后受了刺激。但那时女人的病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加上他家里穷,年龄又大了,于是就娶了女人。谁知这几年来,女人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跟正常人一样,可一犯病却狂躁不安,到处乱跑,甚至破坏东西。就在年初刚来的时候,她因为发病,还砸坏了一辆轿车的车灯。那是一辆价值几十万的车,为此他赔了人家两千块钱。因为女人一发病就总是惹祸,所以他迫不得已才钉了一个木笼子,把她关了起来,只有当她精神好了的时候,才会放她出来。
  挂面煮好了,他先给女人挑了一碗。女人坐在凳子上,埋着头一根根地吃。他又给自己挑了一碗,蹲在地上呼喽呼喽地吃。这一刻充满了温馨,阳光毫无遮拦地向大地倾泻,洒落到一条条塑料薄膜上,又四溅开来,四周白茫茫一片,晃着眼睛,小屋就像一个漂在水上的孤岛。
  吃完饭,他连腰都没顾上直一直,就又进了瓜地。今天的太阳太毒,他必须抓紧时间把瓜苗抠出来,要不时间久了它们就会被烤死。女人也要求跟着他一起干,但他没同意,好说歹说把她劝进了木笼子里,怕太阳晒着她,又搬来两块胶合板盖在了上面。女人的病时好时坏,他不知道女人啥时候会犯病,所以他不敢答应她。去年女人犯病的时候,就曾经把好大一片瓜苗连根薅了出来。
  女人很听话,她也知道自己的病一阵一阵的,她已经够拖累他的了,不想再给他添麻烦。她老老实实地坐在木笼子里,目光从木笼子的缝隙间飘出来,望着遥远的城市。这一刻她的眼睛如漆黑的夜,看不见底,但也许最底下什么都没有,还是漆黑的夜。
  他继续撅着腚干活。今年他比往年多种了一亩地的瓜。老天爷照顾人,整个春天都雨水调和,因此瓜苗出得齐,长得也壮。他心里充满了希望,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的。他已经下定了决心,秋后一定要带着女人去医院看看病,好好让大夫给女人调理一下,据说这种病要是住上一阵子医院,就能减轻,甚至完全恢复。
  两三点钟的时候,燥热而凝滞的空气中忽然起了一丝凉风,针尖那么细,从他的耳朵旁滑过。他的手停了一下,转过头,向风来的方向望去。在遥远的天边,不知何时已经堆起了一大团浓云,山一样,横亘南北,正迅速地向这边移来。云一边走一边向下压,云底是平的,乌黑如墨,几乎压到了地面。云团高有几百丈,颜色从下向上慢慢地由黑变红,到了顶端,颜色变得像血一样妖艳,翻腾着,像滚烫的岩浆,又像蒙着一群怪兽的红色帷幕。来雨了,怕不是好雨,他想,又抬头向头顶的天空望去。天空不再灰白,已经变成了土黄色,隐隐地透出一抹淡淡的红,像铺展开来的一张冥纸。太阳模模糊糊的,就像落在冥纸上的一滴油,慢慢地洇开,只能看见毛茸茸的轮廓。
  云团越来越近,像一匹张牙舞爪的巨兽,似乎随时都会扑下来,吞噬大地上的一切活物。忽然,地面又起了一股凉风,裹夹着遥远的蒿草和鱼的腥味,带起一股尘灰,紧贴着地面倏忽间跑向了远处,吹得塑料薄膜哗哗地抖,吹得小瓜苗齐刷刷地弯了腰。他身上的汗珠被风吹干了,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浑身瞬间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天空慢慢地暗了下来,像暗黄色的泥淖,太阳已经被吞吃掉了。他慢慢地挺起腰来,傻愣愣地望着天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从他的心底渐渐地生了出来。
  云团眨眼间就来到了头顶,低得甚至伸手就能摸到。他正要往小屋跑,忽然就见整块浓云塌了下来,形成了一根巨大的云柱。云柱顶天立地,扭曲着,旋转着,像烟囱里喷吐出的滚滚浓烟,更像一条远古的巨蟒,忽然挣开了封印,从大地深处直扑天空。云柱的顶端连着一大片厚重的圆形云团,看上去就像是一支巨大无比的黑色毒蘑菇。大风瞬间就来了,像一只巨手带着千钧之力猛地扇在了他的身上,他一个踉跄,扑倒在地。风铺天盖地压下来,像饥饿的野兽一样嚎叫着。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已经被掏出来的瓜苗眨眼间就都齐根折断,一齐飞上了天,像一群绿色的无头苍蝇,四处乱舞。风轻易地掀掉了压在薄膜两边的土,把一条条的塑料薄膜扯向空中。塑料薄膜像一堆受惊的白蛇在天上痉挛、乱舞、翻卷、纠缠,然后就纷纷被吸进了黑黄相间的云中。小河那边的垃圾山上,扬起了漫天的尘灰,尘灰里飞舞着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和废纸,像喷吐着浓烟的火山。他清晰地看见一只野狗从垃圾山上被风卷了起来,在塑料袋和废纸里划动着四肢,翻着跟头,像在无边的洪水中挣扎,转瞬间就钻进了漫天的尘土中,如同被洪水中的漩涡吞没了一般。
  一声尖叫在风里钻了过来,高亢激昂,压过了风的嚎叫,压过了天地间所有的声响,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兴奋。他艰难地转过头,看向自己的家。屋顶的彩钢瓦像几只蓝色的巨鸟,飞到了半空,正在上下盘旋。整个房子已经在风里倾倒了,一跳一跳地向远处滚动着。他看见自己的被褥、锅碗瓢盆,和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在天上飞,像一群受到惊吓的马蜂。木笼子已经散了架,但他却看不见女人,只看见一朵鲜红如血的花朵在昏黄的半空中怒放着,像一团尽情跳舞的火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知道那是女人新穿上的红绸衣。
  他挣扎着想站起来,去寻找女人,但他刚用双臂支起上半身,就被风猛地掀了起来,在空中翻了两个跟头,然后又重重地被掷回了地面。他继续挣扎,却感觉有一双巨手紧紧地按在了他的脊背上,动也动不了。他勉强抬起脑袋,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冲着天空怒骂一声。但他的声音还没出口,就被风硬塞了回去,嘴里也被灌满了腥熱的尘土。风撕扯着他的衣服和头发,猎猎作响,他绝望地把脸埋在地上,十根手指深深地插入了土里。他感觉有一大群野马正从他的身上跑过,几万只蹄子啪啪地踏着他的脊梁和脑袋,他已经碎裂成了尘土,还没来得及飞起来,就被踩进了大地的深处。
  风终于过去了,只不到五分钟,就滚向了远方。他艰难地从土里爬出来,浑身的每一个骨节都疼得要命,随时会散架一样。家没有了,地里的塑料薄膜都吹没了,满地都是暗黄的尘土,看不见一棵瓜苗。他撕扯着头发,痛苦地低下头,却忽然看见刚才自己趴过的地方居然有一点绿色。他睁圆了眼睛,看见在厚厚的尘土里露着一小片嫩绿的叶子。他忙蹲下来,小心地扒开尘土,一棵小瓜苗露了出来。这棵瓜苗不但没有被风吹走,而且也没被他的身子压断,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他小心地掸去瓜叶上的灰土,又把它扶正,周围用土堆上。
  做完了这一切,他重新站起身来。一大团黑黄相间的云还在滚动着,已经走出好远了。他似乎看见那件鲜红的绸衣正在云团里御风而飞,他相信自己的女人一定也在风里飞着。他猛地吐了口唾沫,把嘴里的灰土吐了出来,然后拔腿向着风去的方向追去。他一面跑,一面用嘶哑的声音喊着女人的名字,脚步越来越快,最后融入了滚滚的风里。
  王善常,47岁,黑龙江作协会员,作品见于 《北方文学》 《延河》 《广西文学》 《佛山文艺》 《北方作家》 《辽河》 等。
其他文献
海 夜  星星变得稀疏、明朗  在静谧的夜空中  他们寻常的翕动  仿佛是深沉的回忆  茫茫大海,众鸟停止了飞翔  海风有时抽动桅杆的拉索  发出二胡式懒散的哑音  在这样的夜晚,我们的船停在  一块无名海面。黑色的锚  ——那探尋古老秘密的  漂泊的水手,沉在泥土中  一动不动,他们入梦的呓语  在大海上如翻滚的浪花  轻轻漂回故乡的海岸  铁 锚  夕阳念诵他的祷词  那么沉静、古老  让黑色
期刊
李建田,八十年代末期曾进行过诗歌写作,后中断20年。2015年末重新开始写作,有作品发表在 《人民文学》 《诗刊》 《草堂》 《汉诗》 《天涯》 《上海文学》 等刊物。现居内蒙古呼伦贝尔。  北风吹  萧瑟的北风,枯折了百草  寒潮屡次,袭扰着原野的梦境  繁星,恍若一双双逝去亲人的眼睛  闪烁在钢蓝色的夜空  山坡上的白桦树叶  在北风的漂染下  变成了金色,它悄悄地飞向大地  似一次流水的过程
期刊
钟敏四十岁出点头了,相应的事业也冒出了点头儿,由一个一般的没人搭理着的小科长,一跃升到了市教育局副局长的位置上,局长二年后到届,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扶正只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没人怀疑,连他自己的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得意,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差不多吧!一个是从基层教学第一线,一步步走过来的,自己还是名牌大学北京师大毕业的,而且,自己还从县级市级到省级的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的奖励,都获得过了。除了这些暂时无人
期刊
冉仲景,1966年生,重庆酉阳人。参加过第15届青春诗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名 刹  能让心儿上升  能将目光带远  我把这样的事物  叫做信仰  比如此刻  突然飞临梵净山巅的苍鹰  它来自前世  去往轮回  只在我頭顶停顿了一瞬  就消逝了  由于速度太快  许多人没听到  它体内持续不断的钟声  许多人没看见  它眼角的闪电  梵净山四十八觉寺  这只苍鹰  是我第四十九座飞翔的  庙宇
期刊
赵晓梦,笔名梦大侠,1973年生,重庆合川人,现居四川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 《人民文学》 《诗刊》 《星星》 《诗歌月刊》 等刊物,入选二十余种选本,出版诗集《把门打开》 《一夜之后》 《接骨木》 等6部。  喝酒的人  我能够给你的,都交代在这杯酒中  交代给那个从贵州方向来人的手上  从黄昏到黎明,雨雾一直在山谷堆积  我要等的人,那个喝酒的人还没动身  迟到不是用来惩罚而是用来
期刊
东方浩,本名蔡人灏 ,浙江嵊州人,现供职于绍兴市级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作协副主席。  高湾的夜  高湾的夜 是被一盏盏红灯笼点亮的  这出自民间工匠的作品  被我久久地仰望  中国线条和中国工艺  总在乡间里保存着繁衍着  错落的民居 模糊的牌匾 斑驳的墙面  最朴素的美 在一家又一家灯火里  闪烁 它们被照亮  又照亮更多的暗  蛙声已经响起 虽然低微而零散  但这终究是不可抵挡的潮流
期刊
李不嫁,男,传统媒体从业者,《诗歌周刊》2016年度诗人。1966年生于湖南桃江,198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  家乡的鸟  回家乡小住,会慢慢熟悉  飞来飞去的鸟。它们的习性  和村民们多少有些相似  怯生生的黄鹂儿,像童年的伙伴  隔着田头,幽幽地叫着乳名  老油子似的麻雀,赶跑了  又绕一圈飞回。小巧的燕子  像买来的越南媳妇,听不懂方言  八哥像邻居的小儿子,热情得有点过分  力气大一
期刊
程川,1972年生,四川乐山市中区人。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 《四川文学》 《青年作家》等刊物。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今夜,致爱  一百年前,我们还是风  在旷野漫游  一百年后,我们也是风  在林间缠绕  一想起这些,我的心就痛  只愿此生,与你十指相扣  能握紧的爱啊,如晨露  赶在毒太阳到来之前,我们  携手劳作。赶在天黑之前  归家,打扫干净庭院,相拥而眠  让那
期刊
惠永臣,原名惠永琛,男,1970年生,甘肃镇原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 《时光里的阴影》,作品散见 《诗刊》 《中国作家》 《星星》 《青年作家》 等刊物。  唱 片  我需安静。面朝苍天  双手交叉枕于脑后。身下的青草  不是蒲团。低飞的鸟儿  不会敲响钟声  身边的石头,也需温暖  什么也别想  只想一道时光灰白的影子  从身上滑过  輕柔的,像叮咛。像赎罪  身心之累,犹如过眼烟云 
期刊
老井,本名张克良,安徽淮南人,煤矿井下工人,在 《诗刊》 等刊物发过多篇作品。有诗入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等。安徽省作协和中国煤矿作协会员。  与永恒拔河  自行車在乡村公路上骑行  像是我用两只脚扯动一根长长的绳子  和背后远方的天空拔河。万物冰冷地观看  冬天的喉管发出呼呼的  助威声,像是雄狮舔着自己受伤的肱骨  生命的野菊发出枯干的清香  天空扯开白云的银幕  开始将一个男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