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是人类创造性认识中一种非常神奇而美妙的精神现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灵感产生于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艰苦探索,具有突发性、激情性和超常性的特点。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在科学发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灵感在一切创造性劳动中都会出现,不仅仅存在于科学发明的追求中,更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语文教学的艰苦劳动中。
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实行灵感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灵感,就会使学生文思活跃,迸发智慧的火花,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教学实践证明,激发灵感是写出妙文的好方法。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灵感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强调专注。这里的专注是指去掉杂念,全神贯注、集中思考(注意力),使灵感终于爆发的做法。出作文题之前,学生要心平气静,双唇紧闭,双眼专注,等待老师出作文题。此时要做到三个不准:口不准发音,目不准斜视、头不准摆动。出了作文题以后,要学生立即进入思维状态,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仿佛世界上就只有我和作文题,其他一切不复存在。也就是说,要把一切心思都集中到作文上来,要像气功大师练气功那样进入一种超人的境界,这样,思想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精神高度紧张,灵感就会爆发出来。如湖南的杨初春老师,每次上作文课时,要求课堂绝对安静,不准有一点儿声响。如他的一位学生写《小溪》,全文850多字,只用了21分钟。文章开头自然,没有过多的铺垫,很快抓住了主体事物“小溪”的特点来写:溪水清清,弯弯曲曲,仿佛一条蜿蜒爬行的小游蛇,缓缓向东前进。写了主体事物以后,迅速进行联想,描写了与小溪有联系的景物,如水中怡然自乐的鱼虾,闪光的鹅卵石,洗衣的村姑,顽皮嬉戏的村童等等,十分富于生活气息。特别是联想到自己晚上在溪边乘凉戏水的那段描写更是优美:“我”望着神秘的星星,披着皎洁的银光,闻着柳叶的清香,听着溪水吟唱甜蜜的摇篮曲,在温馨的晚风中进入了梦乡,躺在小溪的怀中,说着喃喃梦呓。文章文字优美,生活气息浓郁。作者在21分钟内展开丰富的联想,对小溪进行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真挚情意和无限思念,这正是灵感产生时物我相融的生动体现。
二、适当点化。学生的灵感,有时要靠教师的点化。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要多观察自然、社会,校园中的人、事、物,多做笔记,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在课内外阅读中充实自己,这也就具备了与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灵感的可能性。有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道作文题“更上一层楼”,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刚出题目,学生就说难写,不会写。为了激发学生的灵感,我这样提示:题目是唐诗名句,是个比喻,写作时,要把握它的比喻义,登高才能望远,要扣此立意选材。如思想境界高,心胸视野开阔;或取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争取新胜利;或者你有足够的能力,直接写实,写成一篇观风景寄情思的文章。在我的点化、提示下,学生开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去寻找意境,捕捉形象。于是,各种记忆一下子在脑海里活跃起来,灵感也随之出现,唤起了生动丰富的联想。现将一位学生登容县都峤山的部分片段摘录于下:
……山路最后成了刻在石壁上一个个坑,我们小心翼翼,手脚并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完了几十级石坑,转到都峤山最高峰的峰脚。“累死了!”大家笑哄哄地坐在地上直喘气,个个都大汗淋漓。休息一会儿,又开始了更艰难的攀登了。我们扯着小树,拉着长草,爬呀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攀上了容县的最高峰。
我们都累得话不成句了,一到山顶,我正想躺在瞭望塔下,一位同学拉着我的手说:“来,让我们登上瞭望塔。”“不!”望着三层楼高的瞭望塔及那“之”字形的夹窄铁板焊成的梯子,我动摇了。同学不肯:“你看这山顶那么多树,有那么好的景致,怎么不上去看看?不看太可惜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我的心灵一振,想那深远的意境,那深刻的意义……“好!”我把手伸给他,于是我们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登上瞭望塔。来不及拭汗水,同学就把我拉到护栏边,看远近景致,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真好看,那是一种怎样的海阔天空的感觉啊!四周的群山尽收眼底,远方的公路仿佛一条黑蛇在山岭汇总穿行,藏头露尾。群山连绵起伏,右边隐约可见斜插在林间的亭阁飞檐,在群山的掩映中褪尽了先前的俗气,零落的村舍在碧绿丛中,一片田畴似碧波荡漾。左边是鬼斧神工般雕出的石崖枕着它后面的一带山,让人惊叹于自然的伟大、神奇。向前望去,隐约可见容州城的影子,秀江像一条挥舞着的闪亮的玉带向远方飘去,水面上泛着点点滴滴,远处苍苍茫茫,是一片隐约可见的天涯云树,天空一蓝如洗,是那么高大遥远。此刻,所有的生活杂念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和愉悦。
我和同学都默不出声地领略着大自然的奥妙,只是偶尔地相视一笑,那是我们领略到“更上一层楼”的妙处而会意的笑。……
像这样的文章,如果没有及时捕捉住源于生活的灵感是写不出来的。文章行文流畅,自然点题,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主旨,游踪线索明晰。篇中写景状物妙趣横生,托物言志感情浓烈,情寓景中。其间,时有灵感的浪花翻涌,这是生活的浪花,青春的浪花,生命的浪花,只有及时捕捉,泻于笔端,才能情深动人,语言充满灵性,才能使文章的生命充满活力。
三、设置情境。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创造一种气氛,一种情境,在这种气氛、情景的渲染、激发下,学生大脑中有关创作的素材,包括沉积在潜意识中的信息,就会随灵感一道涌出。如教师充满感情,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教《荷塘月色》这一课,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到:故乡月夜下曲径通幽的小路,田边汩汩的流水,田中脉脉的稻香,静影沉碧的水塘,塘边站着亭亭的美人蕉,夜晚时,溪旁的翠竹被微风轻轻抚弄着……这样,学生也会诗情画意地写下《故乡的月夜》。
设置情境,以激发灵感,这在语文教学中早已证明了。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很善于设置情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他们的学生常受到情景的渲染,因而对各种人事景物都可产生灵感;巍巍高山,可抒发凌云壮志,日丽风和,可抒发清新意境;浩浩湖海,可寄托壮阔胸怀;青青翠竹,可象征高洁的节操;花红草绿,可唤起对春的情思;松梅傲寒,给人以坚定意志……这一切灵感的来潮,正闪烁着新的思维,新的智慧光芒。
由此可见,灵感是活跃文思的有力因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它。
相反,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局限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不去启发学生的智慧,不去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就会被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所束缚,灵感就会枯竭。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不是干巴巴就是千篇一律。如有些教师布置学生作文,给出题目后,就教学生开头怎样写,接着应该怎样过渡,中间应选哪些材料,材料应怎样分布,结尾应怎样收笔,总怕学生不会写,结果导致全班学生的作文雷同,最终劳而无功。单用这样教法,不仅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思路受到阻塞,而且会使他们读书做事的能力越来越差。
由此看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灵感思维训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智慧的火花会因此喷射而出,笔走龙蛇,诗情并茂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而学生读书做事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让我们语文教师都来做激发灵感的使者,让灵感绽放文笔之花。
(责任编辑 韦淑红)
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实行灵感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灵感,就会使学生文思活跃,迸发智慧的火花,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教学实践证明,激发灵感是写出妙文的好方法。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灵感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强调专注。这里的专注是指去掉杂念,全神贯注、集中思考(注意力),使灵感终于爆发的做法。出作文题之前,学生要心平气静,双唇紧闭,双眼专注,等待老师出作文题。此时要做到三个不准:口不准发音,目不准斜视、头不准摆动。出了作文题以后,要学生立即进入思维状态,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仿佛世界上就只有我和作文题,其他一切不复存在。也就是说,要把一切心思都集中到作文上来,要像气功大师练气功那样进入一种超人的境界,这样,思想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精神高度紧张,灵感就会爆发出来。如湖南的杨初春老师,每次上作文课时,要求课堂绝对安静,不准有一点儿声响。如他的一位学生写《小溪》,全文850多字,只用了21分钟。文章开头自然,没有过多的铺垫,很快抓住了主体事物“小溪”的特点来写:溪水清清,弯弯曲曲,仿佛一条蜿蜒爬行的小游蛇,缓缓向东前进。写了主体事物以后,迅速进行联想,描写了与小溪有联系的景物,如水中怡然自乐的鱼虾,闪光的鹅卵石,洗衣的村姑,顽皮嬉戏的村童等等,十分富于生活气息。特别是联想到自己晚上在溪边乘凉戏水的那段描写更是优美:“我”望着神秘的星星,披着皎洁的银光,闻着柳叶的清香,听着溪水吟唱甜蜜的摇篮曲,在温馨的晚风中进入了梦乡,躺在小溪的怀中,说着喃喃梦呓。文章文字优美,生活气息浓郁。作者在21分钟内展开丰富的联想,对小溪进行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真挚情意和无限思念,这正是灵感产生时物我相融的生动体现。
二、适当点化。学生的灵感,有时要靠教师的点化。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要多观察自然、社会,校园中的人、事、物,多做笔记,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在课内外阅读中充实自己,这也就具备了与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灵感的可能性。有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道作文题“更上一层楼”,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刚出题目,学生就说难写,不会写。为了激发学生的灵感,我这样提示:题目是唐诗名句,是个比喻,写作时,要把握它的比喻义,登高才能望远,要扣此立意选材。如思想境界高,心胸视野开阔;或取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争取新胜利;或者你有足够的能力,直接写实,写成一篇观风景寄情思的文章。在我的点化、提示下,学生开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去寻找意境,捕捉形象。于是,各种记忆一下子在脑海里活跃起来,灵感也随之出现,唤起了生动丰富的联想。现将一位学生登容县都峤山的部分片段摘录于下:
……山路最后成了刻在石壁上一个个坑,我们小心翼翼,手脚并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完了几十级石坑,转到都峤山最高峰的峰脚。“累死了!”大家笑哄哄地坐在地上直喘气,个个都大汗淋漓。休息一会儿,又开始了更艰难的攀登了。我们扯着小树,拉着长草,爬呀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攀上了容县的最高峰。
我们都累得话不成句了,一到山顶,我正想躺在瞭望塔下,一位同学拉着我的手说:“来,让我们登上瞭望塔。”“不!”望着三层楼高的瞭望塔及那“之”字形的夹窄铁板焊成的梯子,我动摇了。同学不肯:“你看这山顶那么多树,有那么好的景致,怎么不上去看看?不看太可惜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我的心灵一振,想那深远的意境,那深刻的意义……“好!”我把手伸给他,于是我们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登上瞭望塔。来不及拭汗水,同学就把我拉到护栏边,看远近景致,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真好看,那是一种怎样的海阔天空的感觉啊!四周的群山尽收眼底,远方的公路仿佛一条黑蛇在山岭汇总穿行,藏头露尾。群山连绵起伏,右边隐约可见斜插在林间的亭阁飞檐,在群山的掩映中褪尽了先前的俗气,零落的村舍在碧绿丛中,一片田畴似碧波荡漾。左边是鬼斧神工般雕出的石崖枕着它后面的一带山,让人惊叹于自然的伟大、神奇。向前望去,隐约可见容州城的影子,秀江像一条挥舞着的闪亮的玉带向远方飘去,水面上泛着点点滴滴,远处苍苍茫茫,是一片隐约可见的天涯云树,天空一蓝如洗,是那么高大遥远。此刻,所有的生活杂念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和愉悦。
我和同学都默不出声地领略着大自然的奥妙,只是偶尔地相视一笑,那是我们领略到“更上一层楼”的妙处而会意的笑。……
像这样的文章,如果没有及时捕捉住源于生活的灵感是写不出来的。文章行文流畅,自然点题,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主旨,游踪线索明晰。篇中写景状物妙趣横生,托物言志感情浓烈,情寓景中。其间,时有灵感的浪花翻涌,这是生活的浪花,青春的浪花,生命的浪花,只有及时捕捉,泻于笔端,才能情深动人,语言充满灵性,才能使文章的生命充满活力。
三、设置情境。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创造一种气氛,一种情境,在这种气氛、情景的渲染、激发下,学生大脑中有关创作的素材,包括沉积在潜意识中的信息,就会随灵感一道涌出。如教师充满感情,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教《荷塘月色》这一课,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到:故乡月夜下曲径通幽的小路,田边汩汩的流水,田中脉脉的稻香,静影沉碧的水塘,塘边站着亭亭的美人蕉,夜晚时,溪旁的翠竹被微风轻轻抚弄着……这样,学生也会诗情画意地写下《故乡的月夜》。
设置情境,以激发灵感,这在语文教学中早已证明了。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很善于设置情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他们的学生常受到情景的渲染,因而对各种人事景物都可产生灵感;巍巍高山,可抒发凌云壮志,日丽风和,可抒发清新意境;浩浩湖海,可寄托壮阔胸怀;青青翠竹,可象征高洁的节操;花红草绿,可唤起对春的情思;松梅傲寒,给人以坚定意志……这一切灵感的来潮,正闪烁着新的思维,新的智慧光芒。
由此可见,灵感是活跃文思的有力因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它。
相反,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局限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不去启发学生的智慧,不去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就会被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所束缚,灵感就会枯竭。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不是干巴巴就是千篇一律。如有些教师布置学生作文,给出题目后,就教学生开头怎样写,接着应该怎样过渡,中间应选哪些材料,材料应怎样分布,结尾应怎样收笔,总怕学生不会写,结果导致全班学生的作文雷同,最终劳而无功。单用这样教法,不仅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思路受到阻塞,而且会使他们读书做事的能力越来越差。
由此看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灵感思维训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智慧的火花会因此喷射而出,笔走龙蛇,诗情并茂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而学生读书做事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让我们语文教师都来做激发灵感的使者,让灵感绽放文笔之花。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