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传授的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有效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新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通过有效地练习来快速掌握小学数学新知识是当前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堂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课堂练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校低年级数学课堂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二是课堂练习量太少。为了既为学生“减负”,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当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课堂练习。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是保证课堂练习有效性实施的前提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一般是35分钟,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提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动力,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保障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二)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课堂练习
儿童的成长受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影响,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时,既要把握整体,也要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深度的练习。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围绕课本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题型;第二,在课本基础知识上进行综合性练习;第三,设计拓展式题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①基本练习:争星榜:上星期芳芳收获了10颗星,萍萍收获了6颗星。芳芳比萍萍多收获多少颗星?
②综合练习:争星榜:上星期芳芳收获了10颗星,萍萍收获了6颗星。芳芳给萍萍多少颗星后,她俩的星星数就相同了?
③拓展练习:争星榜:上星期芳芳收获了10颗星,萍萍收获了6颗星。要使她俩的星星颗数同样多,该怎么做?
(三)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如在教学“估算”时,笔者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对“买东西”比较感兴趣这一特点,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收银员,其他同学扮演购物者,摆出几样物品,并标明价钱,购物者每人10元,大概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估算”的认识,而且理解、掌握了新知,还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节课下来,连平时不喜欢听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后的练习都能独立完成了。
(四)注重课堂练习设计的实施,体现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活动是学生再学习、再运用、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练习活动中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练习的有效实施与否是检测课堂练习设计是否有效的关键。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依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练习,如猜谜语、讲故事、摘智慧星、小游戏、各类小竞赛等,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五)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设计有探究性的练习
课程改革之后,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设计有探究性的练习。例如探究两位數乘两位数的算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王老师去买书,每套书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样的乘法可以怎样去计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
师:都算完了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拿学生的作品进行投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1:14×2=28,14×10=140,28 140=168.
生3:14×3=42,42×4=168.
师:真不简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同学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说竖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师:老师想知道,这里的28、14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乘2的积,14是14乘10的积。
师:那么14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因为12里的1是表示1个10,而14乘10得14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1要写在百位上。
生:我补充一下,这里虽然写着14,实际上表示的是14个10。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14×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计算的?
第一步先算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
第二步用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注意十位上的1乘4得到的4应该写在十位上,因为十位上的1是1个10,一个10乘4得4个10);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有探究性的练习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片段的第3点改成先让学生口算14×12,把因数12分成2和10,先用14×2=28,再用14×10=14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是168。有了这个口算做铺垫,再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引导他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个口算过程整理成竖式计算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整理口算过程,几乎都会把14×12的竖式正确地写出来,都理解了第二个因数的个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第二个因数的十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加深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的理解,学生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也会很轻松,便于知识的迁移,教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保障课堂练习的有效实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梦萍.把你的孩子教成爱因斯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堂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课堂练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校低年级数学课堂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二是课堂练习量太少。为了既为学生“减负”,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当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课堂练习。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是保证课堂练习有效性实施的前提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一般是35分钟,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提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动力,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保障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二)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课堂练习
儿童的成长受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影响,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时,既要把握整体,也要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深度的练习。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围绕课本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题型;第二,在课本基础知识上进行综合性练习;第三,设计拓展式题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①基本练习:争星榜:上星期芳芳收获了10颗星,萍萍收获了6颗星。芳芳比萍萍多收获多少颗星?
②综合练习:争星榜:上星期芳芳收获了10颗星,萍萍收获了6颗星。芳芳给萍萍多少颗星后,她俩的星星数就相同了?
③拓展练习:争星榜:上星期芳芳收获了10颗星,萍萍收获了6颗星。要使她俩的星星颗数同样多,该怎么做?
(三)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如在教学“估算”时,笔者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对“买东西”比较感兴趣这一特点,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收银员,其他同学扮演购物者,摆出几样物品,并标明价钱,购物者每人10元,大概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估算”的认识,而且理解、掌握了新知,还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节课下来,连平时不喜欢听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后的练习都能独立完成了。
(四)注重课堂练习设计的实施,体现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活动是学生再学习、再运用、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练习活动中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练习的有效实施与否是检测课堂练习设计是否有效的关键。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依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练习,如猜谜语、讲故事、摘智慧星、小游戏、各类小竞赛等,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五)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设计有探究性的练习
课程改革之后,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设计有探究性的练习。例如探究两位數乘两位数的算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王老师去买书,每套书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样的乘法可以怎样去计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
师:都算完了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拿学生的作品进行投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1:14×2=28,14×10=140,28 140=168.
生3:14×3=42,42×4=168.
师:真不简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同学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说竖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师:老师想知道,这里的28、14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乘2的积,14是14乘10的积。
师:那么14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因为12里的1是表示1个10,而14乘10得14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1要写在百位上。
生:我补充一下,这里虽然写着14,实际上表示的是14个10。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14×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计算的?
第一步先算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
第二步用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注意十位上的1乘4得到的4应该写在十位上,因为十位上的1是1个10,一个10乘4得4个10);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有探究性的练习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片段的第3点改成先让学生口算14×12,把因数12分成2和10,先用14×2=28,再用14×10=14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是168。有了这个口算做铺垫,再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引导他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个口算过程整理成竖式计算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整理口算过程,几乎都会把14×12的竖式正确地写出来,都理解了第二个因数的个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第二个因数的十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加深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的理解,学生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也会很轻松,便于知识的迁移,教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保障课堂练习的有效实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梦萍.把你的孩子教成爱因斯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