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农村人一日三餐多是端着碗往门槛上一蹲,或坐在磨盘上,呼噜呼噜就吃开了,可谓随便至极。但一遇待客或赴席,个个都有板有眼,规矩大得很。这就是“穷讲究”,越穷越要讲礼数,以免被人瞧不起。
农村人对食礼的遵循,犹以“吃席”为典型。旧时农村常有红白事情,我还穿开裆裤时,常跟着去吃席,深觉有时吃也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
农村水席,桌是八仙桌,入座前须推让半天方能安坐。席是流水席,上一道撤一道。每道菜上来,众人安坐不动,眼睛都望着首座,也就是“上席”。上席通常坐着身份最高、辈份最大或年纪最长的人,他通常率先举筷,和大家一起让着“叨叨叨”,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自己不叨谁敢叨?但让一让是必须的。这就是礼数。
现在的人在吃全鱼时还保留着请上席客人先下箸的礼俗,并冠以“剪彩”之说,颇有些与时俱进的幽默。
旧时穷,席上并无全鱼,菜无非是白菜豆腐粉条。即便如此,也要礼让,你多吃一口,别人就没得吃了。我有个表亲,吃席时,上来碗粉条,他一筷子叉下去,再一拧,一提,整碗粉条就都上来了,只剩下个空碗。他不舍得放手,又想要面子,便自我解嘲道:“都来我也不怕!”好像那粉条合谋想撑死他似的。这事传为笑谈,一直传了很多年。可见席间一朝失礼,则终生为人笑柄。
总结民间通行的食礼,大致还有以下几条:不马食牛饮,不虎咽鲸吞;嚼食物不出响声,唇边不留污痕。但吃席之累,还不在此,而是在于筷子——每搛一次菜,筷子就要平放在桌上,不能连续去搛两次,若连续使用筷子三次的,就有贪吃之嫌。我三爷是个庄稼人,不通文法,在食礼上却最是讲究,即使在自己家吃饭,筷子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吃相很是斯文,让人看着心里着急。他这辈子吃了无数回席,恐怕没有哪顿席吃过三成饱。
如此环境之下成长起来,我亦对擅使“鸡啄米筷”的人深恶痛绝。曾去一同学家吃饭,席间有盘炒蚕豆,同学的父亲吃蚕豆的情景我今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我很耐心地默数过,他曾连续搛了18颗蚕豆,看得我心惊肉跳,心想如此之繁琐,何不干脆使勺子呢?
农村人对食礼的遵循,犹以“吃席”为典型。旧时农村常有红白事情,我还穿开裆裤时,常跟着去吃席,深觉有时吃也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
农村水席,桌是八仙桌,入座前须推让半天方能安坐。席是流水席,上一道撤一道。每道菜上来,众人安坐不动,眼睛都望着首座,也就是“上席”。上席通常坐着身份最高、辈份最大或年纪最长的人,他通常率先举筷,和大家一起让着“叨叨叨”,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自己不叨谁敢叨?但让一让是必须的。这就是礼数。
现在的人在吃全鱼时还保留着请上席客人先下箸的礼俗,并冠以“剪彩”之说,颇有些与时俱进的幽默。
旧时穷,席上并无全鱼,菜无非是白菜豆腐粉条。即便如此,也要礼让,你多吃一口,别人就没得吃了。我有个表亲,吃席时,上来碗粉条,他一筷子叉下去,再一拧,一提,整碗粉条就都上来了,只剩下个空碗。他不舍得放手,又想要面子,便自我解嘲道:“都来我也不怕!”好像那粉条合谋想撑死他似的。这事传为笑谈,一直传了很多年。可见席间一朝失礼,则终生为人笑柄。
总结民间通行的食礼,大致还有以下几条:不马食牛饮,不虎咽鲸吞;嚼食物不出响声,唇边不留污痕。但吃席之累,还不在此,而是在于筷子——每搛一次菜,筷子就要平放在桌上,不能连续去搛两次,若连续使用筷子三次的,就有贪吃之嫌。我三爷是个庄稼人,不通文法,在食礼上却最是讲究,即使在自己家吃饭,筷子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吃相很是斯文,让人看着心里着急。他这辈子吃了无数回席,恐怕没有哪顿席吃过三成饱。
如此环境之下成长起来,我亦对擅使“鸡啄米筷”的人深恶痛绝。曾去一同学家吃饭,席间有盘炒蚕豆,同学的父亲吃蚕豆的情景我今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我很耐心地默数过,他曾连续搛了18颗蚕豆,看得我心惊肉跳,心想如此之繁琐,何不干脆使勺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