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美、表达美,转型期孩子的写生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寻艺感:选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对象;其次,摆艺感:框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构图。再次,承艺感:找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载体;最后,创艺感:控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创作。在写生的过程中自觉地去关注、观察、分析物象,感受主观性写生在绘画中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转型期 主观性教学
学生成长的绘画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涂鸦期、命名期、创意期和转型期。随着年龄的增长,9至1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绘画有了写实的要求,逐漸进入绘画的转型期。引导“转型期”的学生保持绘画兴趣,就需要挖掘孩子的主观感觉。每个孩子对绘画对象的主观反映不同于一般的感觉,不仅感知外界事物,而且对外界事物的印象进行人为的加工和改造,因而具有主观性。转型期孩子注重对于造型写实能力的追求和绘画创造性审美的全面需求,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感受。
因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学要尊重转型期孩子的主观感受,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观感知、观察、发现、写生表现,获得绘画成就感。这将对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对美术对象的个性再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寻艺感:选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对象
转型期写生以特征明显的入手,考虑到“线感”“色彩变化感”,便于学生寻找和发现线条与色块所在,重复性出现的斑点利于他们整体分析、概括、梳理对色彩、疏密、节奏、韵律的感受。
1.寻艺术线感
何谓“线感”?就是表面上有线条纹理或因结构复杂而形成有疏密、明暗变化等具有形式美感的组合。写生刚入门的孩子,选择肌理明显的物品较容易入门,比如毛线团比乒乓球有线感,老人脸上的皱纹线比少女更具有特征性。
(1)手感:摸起来的触感
绘画选材以较熟悉常见物开始。比如画榴莲课时鼓励孩子要去试试触感;画毛绒玩具时视觉有颗粒感……通过摸到的物品的不同感受,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中才能更加深入地展现出来。
(2)眼感:看起来的视觉感
视觉纹理较明显,有规律的疏密变化的写生对象,比如画孔雀课时,孔雀尾巴上羽毛纹样点线面的规律变化,观察中找到规律了才能更轻松愉悦地画出来。
(3)心感:念起来的情怀感
通过尝一尝、念一念、创想一下等手法让画面更具有主观独创性。比如画柠檬时,除了摸摸看看,再尝一尝——酸!酸的感受就具有趣味性;在画老灯时,感受历史的故事性。
2.寻艺术色感
“色彩变化感”是指选择一些色彩丰富、变化明显的事物,越有特征的越易塑造成果。
(1)寻固有色的变化感
每个物体本身的颜色是它的固有色,但是因为客观影响会让事物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增加丰富的变化,比如瓜果蔬菜从青涩到成熟到腐烂过程中色彩的丰富变化,在挑选绘画对象时就可以相对地选择固有色相丰富的物体进行观察写生。
(2)寻环境色的影响感
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丰富了画面中的色彩。
(3)寻自我色的情绪感
自己的感受、经验以及想象力,决定了创造色表达的情感。欣赏理解梵高作品的高度。如梵高蓝色忧郁期和的不同时期自画像的不同表达。(图1、图2)色彩表现中鼓励孩子们遵从眼睛所看到的,忘记对物体的本身色彩概念的定义,把看到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及主观感受都如实大胆地表现出来。也是孩子在绘画创作中主观表现最精彩的部分。
二、摆艺感:框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构图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静物组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绘画情绪,也能使学生的绘画技巧得到启发,所以静物的摆放必须精心安排。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在摆静物这一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1.加一点:让构图有情景感
美术教学是相对更灵活的运用形象的道具创造新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对象摆放静物,增添装饰或组合,改变习惯性摆放,提倡创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和发现美。
(1)加背景让构图有边界感
在写生枇杷枝(图3)的教学中,学生存在几个共性问题:一是位置“跑偏”,造成构图不均衡;二是过于水平或是垂直,造成画面呆板;三是偏小造成画面空旷,或者偏大造成拥挤闭塞感。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学生未能理解画面的“边界”与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导致的。加个静物的背景,使画面构图有直观的边界感,在摆放静物时,将其与背景纸的边沿形成一定角度,以避免画面的静物出现垂直或水平的问题,使构图更具变化,从而增强形式美感(图3、图4)。
(2)加点缀让构图有情节感
增添一些与之呼应的装饰。比如画端午题材粽子时为了让画面构图有大小疏密对比和画面的丰富性,孩子们会有在粽子边上再摆放红枣、香包或艾草等,都是与端午粽子主题相联系又有变化的物品(图5、图6)。
1.减一点:让构图有生动感
不同的静物会有相应的“形式”摆放,例如:写生枇杷、玉兰花等植物将其多余的修剪,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选择找到合适的静物摆放组合,从而有了更适合自己的展示机会,增强自信,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1)减出疏密感
中国画家常用“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来形容疏密在构图中的运用,疏密对比作为绘画构图的一种处理技巧,能使杂乱无章的物象变得有序,表现的主体突出,虚实相应,疏密有度,富有情趣,给人以精神享受。
(2)减出节奏感
节奏感在画面中是点线面的运动形式,物体形体大小不同,调子深浅不同,主次分明、远近有别、黑白有致等都会让画面产生节奏变化,让孩子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 3.深究一点:让构图有对比感
(1)剖开来的深究让作品有对比感
针对不同的静物会有相应的“形式”摆放,比如石榴还把它剖开组合再画,这会使本来单调外形的石榴变得结构多变(图7)。
石榴树在小区较常见。秋季果子从绿变红,色彩最丰富时摘一串,观察不同的角度、表皮的颜色变化和不规则的斑驳点,打开石榴发现内部结构比表皮要丰富有趣的多啦!找找石榴籽的变化规律,尝尝石榴的味道,深入感受下石榴的美味情感。動手摆一摆:聚散、正反、剖开与整的组合,叶子杆子的点线与石榴面的摆放关系以及衬布上影子的形状位置。选个最喜欢的角度画画眼睛所看到的发现和对石榴的情感。
(2)反过来的深究让作品有对比感
可将螃蟹、龙虾画完一个再转换角度或翻过来(图8)。
吃梭子蟹的时节,看看梭子蟹的细节。煮熟后,变化最大的是背壳变成了红色,那么先仔细看看梭子蟹的背壳面:包括“梭子”的形状、战斗型的锯齿和大钳子,摸一摸手感,闻一闻海的味道,想象一下它战斗的模样。画一画背壳面。再翻过来,哇!很不一样,颜色是白色中有细微变化,结构更清晰丰富了,大钳子和脚各有不同,摸一摸、动一动关节变化,摆一摆正反面的美观角度,画一画梭子蟹的肚子。
摆静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静物写生的构思过程,对画者来说乃是一种美的创造,它自始至终都包容了画者对美的思索和探求。
三、承艺感:找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载体
绘画材料的选择需要孩子们主观感受的充分发挥,画在什么底板上?什么颜色的纸?用什么工具画?是水彩笔油画棒还是其他颜料画?都需要孩子们根据写生对象的感受而主观性的自主选择。
1.感受作品承载特点
不同题材的作品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比如:体现欢快明亮的可以用如黄色、橙色的色卡,表现春天生机的用绿色系,体现老物件的可以用牛皮纸黑卡纸或者国画宣纸,体现厚重的还可以综合材料运用等。画笔工具也可以综合性运用。
2.讨论作品承载理由
面对不同的写生对象,不同心情状态的感受是不同的。面对各自摆放的主题静物,相互讨论找到最合适的载体材料,发现学生最佳选择方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调整学生方案选择。写生是对物象的再造而非再现,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3.选择作品承载材料
(1)玩乐而有综合
同一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表达,如:绘画、雕刻、轻土塑造等综合材料的运用。画画创新是件有趣的事情,在新材料新鲜感的探索中玩乐完成,这过程中就需要探讨更合适高效的材料运用。
(2)简约而不简单
讨论作品高效的表现形式,选取最适用的材料,最好玩的技法,最有创新意的呈现形式。降低绘画难度,技法简约,更注重情感的体现,让学生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创造表现出来。
四、创艺感:控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创作
1.构图控两指
构图即“经营位置”。初学写生的孩子在构图中遇见的常见问题是:太大、太满、太空、太散、太偏、太下,要解决写生初学者这个问题,可以用两根手指空出画纸边线的方法令画面饱满(图9)。
2.意境控大半
留白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意境方面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所谓“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是画”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绘画创作的地方通过有绘画的地方进行表达,能更好体现出作品的整体空间感和层次感,有利于实现人们的想象空间的激发(图10、图11、图12)。
3.情感控全部
在月河的写生教学中(图13),创想人物情节,主题故事,体现绘画情感的表达。(图14、图15)学生作品中的主观感受的个性风格与个体的性格、喜好、理解能力、手眼协调程度、观察的完整程度等因素有关。
精彩地写生物象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写生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解读,使学生发现生活之美无处不在,体现在作品上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这种能力的养成使他们将来在繁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够坚持自主观察、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个性(感性表达)与共性(理性分析)共存就是学科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西】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M].莫亚妮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 李力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浙江嘉兴)
关键词:转型期 主观性教学
学生成长的绘画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涂鸦期、命名期、创意期和转型期。随着年龄的增长,9至1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绘画有了写实的要求,逐漸进入绘画的转型期。引导“转型期”的学生保持绘画兴趣,就需要挖掘孩子的主观感觉。每个孩子对绘画对象的主观反映不同于一般的感觉,不仅感知外界事物,而且对外界事物的印象进行人为的加工和改造,因而具有主观性。转型期孩子注重对于造型写实能力的追求和绘画创造性审美的全面需求,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感受。
因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学要尊重转型期孩子的主观感受,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观感知、观察、发现、写生表现,获得绘画成就感。这将对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对美术对象的个性再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寻艺感:选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对象
转型期写生以特征明显的入手,考虑到“线感”“色彩变化感”,便于学生寻找和发现线条与色块所在,重复性出现的斑点利于他们整体分析、概括、梳理对色彩、疏密、节奏、韵律的感受。
1.寻艺术线感
何谓“线感”?就是表面上有线条纹理或因结构复杂而形成有疏密、明暗变化等具有形式美感的组合。写生刚入门的孩子,选择肌理明显的物品较容易入门,比如毛线团比乒乓球有线感,老人脸上的皱纹线比少女更具有特征性。
(1)手感:摸起来的触感
绘画选材以较熟悉常见物开始。比如画榴莲课时鼓励孩子要去试试触感;画毛绒玩具时视觉有颗粒感……通过摸到的物品的不同感受,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中才能更加深入地展现出来。
(2)眼感:看起来的视觉感
视觉纹理较明显,有规律的疏密变化的写生对象,比如画孔雀课时,孔雀尾巴上羽毛纹样点线面的规律变化,观察中找到规律了才能更轻松愉悦地画出来。
(3)心感:念起来的情怀感
通过尝一尝、念一念、创想一下等手法让画面更具有主观独创性。比如画柠檬时,除了摸摸看看,再尝一尝——酸!酸的感受就具有趣味性;在画老灯时,感受历史的故事性。
2.寻艺术色感
“色彩变化感”是指选择一些色彩丰富、变化明显的事物,越有特征的越易塑造成果。
(1)寻固有色的变化感
每个物体本身的颜色是它的固有色,但是因为客观影响会让事物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增加丰富的变化,比如瓜果蔬菜从青涩到成熟到腐烂过程中色彩的丰富变化,在挑选绘画对象时就可以相对地选择固有色相丰富的物体进行观察写生。
(2)寻环境色的影响感
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丰富了画面中的色彩。
(3)寻自我色的情绪感
自己的感受、经验以及想象力,决定了创造色表达的情感。欣赏理解梵高作品的高度。如梵高蓝色忧郁期和的不同时期自画像的不同表达。(图1、图2)色彩表现中鼓励孩子们遵从眼睛所看到的,忘记对物体的本身色彩概念的定义,把看到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及主观感受都如实大胆地表现出来。也是孩子在绘画创作中主观表现最精彩的部分。
二、摆艺感:框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构图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静物组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绘画情绪,也能使学生的绘画技巧得到启发,所以静物的摆放必须精心安排。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在摆静物这一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1.加一点:让构图有情景感
美术教学是相对更灵活的运用形象的道具创造新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对象摆放静物,增添装饰或组合,改变习惯性摆放,提倡创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和发现美。
(1)加背景让构图有边界感
在写生枇杷枝(图3)的教学中,学生存在几个共性问题:一是位置“跑偏”,造成构图不均衡;二是过于水平或是垂直,造成画面呆板;三是偏小造成画面空旷,或者偏大造成拥挤闭塞感。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学生未能理解画面的“边界”与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导致的。加个静物的背景,使画面构图有直观的边界感,在摆放静物时,将其与背景纸的边沿形成一定角度,以避免画面的静物出现垂直或水平的问题,使构图更具变化,从而增强形式美感(图3、图4)。
(2)加点缀让构图有情节感
增添一些与之呼应的装饰。比如画端午题材粽子时为了让画面构图有大小疏密对比和画面的丰富性,孩子们会有在粽子边上再摆放红枣、香包或艾草等,都是与端午粽子主题相联系又有变化的物品(图5、图6)。
1.减一点:让构图有生动感
不同的静物会有相应的“形式”摆放,例如:写生枇杷、玉兰花等植物将其多余的修剪,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选择找到合适的静物摆放组合,从而有了更适合自己的展示机会,增强自信,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1)减出疏密感
中国画家常用“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来形容疏密在构图中的运用,疏密对比作为绘画构图的一种处理技巧,能使杂乱无章的物象变得有序,表现的主体突出,虚实相应,疏密有度,富有情趣,给人以精神享受。
(2)减出节奏感
节奏感在画面中是点线面的运动形式,物体形体大小不同,调子深浅不同,主次分明、远近有别、黑白有致等都会让画面产生节奏变化,让孩子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 3.深究一点:让构图有对比感
(1)剖开来的深究让作品有对比感
针对不同的静物会有相应的“形式”摆放,比如石榴还把它剖开组合再画,这会使本来单调外形的石榴变得结构多变(图7)。
石榴树在小区较常见。秋季果子从绿变红,色彩最丰富时摘一串,观察不同的角度、表皮的颜色变化和不规则的斑驳点,打开石榴发现内部结构比表皮要丰富有趣的多啦!找找石榴籽的变化规律,尝尝石榴的味道,深入感受下石榴的美味情感。動手摆一摆:聚散、正反、剖开与整的组合,叶子杆子的点线与石榴面的摆放关系以及衬布上影子的形状位置。选个最喜欢的角度画画眼睛所看到的发现和对石榴的情感。
(2)反过来的深究让作品有对比感
可将螃蟹、龙虾画完一个再转换角度或翻过来(图8)。
吃梭子蟹的时节,看看梭子蟹的细节。煮熟后,变化最大的是背壳变成了红色,那么先仔细看看梭子蟹的背壳面:包括“梭子”的形状、战斗型的锯齿和大钳子,摸一摸手感,闻一闻海的味道,想象一下它战斗的模样。画一画背壳面。再翻过来,哇!很不一样,颜色是白色中有细微变化,结构更清晰丰富了,大钳子和脚各有不同,摸一摸、动一动关节变化,摆一摆正反面的美观角度,画一画梭子蟹的肚子。
摆静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静物写生的构思过程,对画者来说乃是一种美的创造,它自始至终都包容了画者对美的思索和探求。
三、承艺感:找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载体
绘画材料的选择需要孩子们主观感受的充分发挥,画在什么底板上?什么颜色的纸?用什么工具画?是水彩笔油画棒还是其他颜料画?都需要孩子们根据写生对象的感受而主观性的自主选择。
1.感受作品承载特点
不同题材的作品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比如:体现欢快明亮的可以用如黄色、橙色的色卡,表现春天生机的用绿色系,体现老物件的可以用牛皮纸黑卡纸或者国画宣纸,体现厚重的还可以综合材料运用等。画笔工具也可以综合性运用。
2.讨论作品承载理由
面对不同的写生对象,不同心情状态的感受是不同的。面对各自摆放的主题静物,相互讨论找到最合适的载体材料,发现学生最佳选择方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调整学生方案选择。写生是对物象的再造而非再现,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3.选择作品承载材料
(1)玩乐而有综合
同一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表达,如:绘画、雕刻、轻土塑造等综合材料的运用。画画创新是件有趣的事情,在新材料新鲜感的探索中玩乐完成,这过程中就需要探讨更合适高效的材料运用。
(2)简约而不简单
讨论作品高效的表现形式,选取最适用的材料,最好玩的技法,最有创新意的呈现形式。降低绘画难度,技法简约,更注重情感的体现,让学生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创造表现出来。
四、创艺感:控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创作
1.构图控两指
构图即“经营位置”。初学写生的孩子在构图中遇见的常见问题是:太大、太满、太空、太散、太偏、太下,要解决写生初学者这个问题,可以用两根手指空出画纸边线的方法令画面饱满(图9)。
2.意境控大半
留白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意境方面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所谓“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是画”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绘画创作的地方通过有绘画的地方进行表达,能更好体现出作品的整体空间感和层次感,有利于实现人们的想象空间的激发(图10、图11、图12)。
3.情感控全部
在月河的写生教学中(图13),创想人物情节,主题故事,体现绘画情感的表达。(图14、图15)学生作品中的主观感受的个性风格与个体的性格、喜好、理解能力、手眼协调程度、观察的完整程度等因素有关。
精彩地写生物象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写生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解读,使学生发现生活之美无处不在,体现在作品上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这种能力的养成使他们将来在繁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够坚持自主观察、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个性(感性表达)与共性(理性分析)共存就是学科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西】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M].莫亚妮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 李力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