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凡四训》说惩戒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捧不得、打不得。你捧着他,对他太好,他就放纵,认为这个老师的课堂什么都可以干,不用像班主任老师的课一样认真听讲了;对他们太严厉、太苛刻,又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到底该怎样权衡?”
  需要厘清一个概念。对学生好,是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但绝不能等同于溺爱、纵容。老师提到的“对他太好,他就放纵,认为这个老师的课堂什么都可以干,不用像班主任的课一样认真听讲了”,就模糊了爱的界线。如果爱是一味迁就、宠爱,无原则地溺爱,那么,这种爱只是一种生物本能式的爱,停留在这个层次上,甚至会由爱而生害。教师对学生的爱,还需要包含惩戒教育的因素在里面。
  近日读《了凡四训》,笔者发现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
  明朝有个宰相叫吕文懿,告老还乡了。因为他做官清廉、公正,人们都敬佩他,就像是群山拱卫泰山、众星环绕北斗一样。独独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后,出言不逊,谩骂吕公。但是吕公呢,并没有因为被骂而生气,而是向自己的佣人说:“这个人喝醉了,不必和他计较。”吕公就关了门,不去理睬他。谁知过了一年,听说这个人犯了死罪入狱,吕公方才懊悔地讲:“若是当时同他认真计较,将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借小惩罚而收到大儆戒的效果,他也不至于犯下死罪了。唉!我当时只想心存厚道,所以就轻轻放过他一马。哪知道,反而养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的恶性呢?他以为就算是骂宰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终犯下死罪,枉送了性命。”
  这个小故事对人们很有启发意义:人在犯错的时候,给予适时的当头棒喝,能够让人头脑冷静下来,由受约束而收敛,由警醒而思悔改。可能当时经受的只是小小的心灵之痛,甚或皮肉之苦,但比起掉脑袋的严重后果,那简直不算什么。如果一味仁慈姑息,无语能变成默许,忍让能变成纵容,使犯错者执迷不悟,以致养痈成患,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到此境地,噬脐莫及,悔之晚矣!回过头看看宰相的仁慈,那只是一种“妇人之仁”罢了,要不得。
  爱与教育有时是需要区分的。如果孩子身上有缺点,特别是品行上有毛病,教育者还是视而不见、不忍心批评,那这种毫无原则、毫无节制的爱就是溺爱、滥爱,好心办成坏事,只能把孩子给“爱”坏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13年有个案子炒得沸沸扬扬,那个当歌唱家的父亲,几年前做客某网站,谈到孩子的时候曾说:“我儿子学什么都很灵,舍不得打他。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除作为父亲的自豪之外,让人隐隐感到一种过分溺爱的味道。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件,也就罢了,只会被人以老来得子、舐犊情深一笑置之。对照孩子后来的不端行径,就不同了,这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就很能引人深思。孩子的飞扬跋扈、目无法纪,与这种溺爱不无关系。流过比原来多得多的眼泪之后,就是真打他,也晚了,不管用了。
  应当承认,作为一种手段,教育孩子,从来就不应该拒绝惩戒。并且“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短痛强于长痛。古人说:“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教得不严,是老师的懒惰。从老祖宗造字法上来看,“教”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写法右边是一只手拿了一条教鞭(或棍棒之类),左下方是下“子”(小孩),“子”上的两个叉叉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这就是古代“棍棒政策”教育印记,一边打还要一边数落:“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器!”
  当然了,这里所谓惩罚,也不是简单粗暴地打骂。笔者认为,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恰当实时的惩戒,有三个理由:
  一是可以让孩子学会担当。承担相应的惩戒,这是一个人犯错误付出的代价。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容易正视错误,从而养成对自我负责、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哪里跌倒了,在哪里爬起来,步子会走得更沉稳、更坚实。
  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根据错误的性质,明智而有策略地指出来,或给予恰当的处罚,这是教师良知的表现,更是教育者职责所在。相反,那种视而不见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就是为师者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是惩戒也是重要的人生一课。经历过惨痛深刻的教训,孩子更能明确身心放逸的危害性,体悟什么是令行禁止,哪些是不能碰触的红线。明了规矩方圆、是非曲直,从而提高警惕,惩前毖后。尤其是错误在萌芽之始,小小惩戒如针砭药石,极易收到扶正固本祛邪的疗效。正如丰富多彩的人生五味,惩戒是每个人成长中都要经历的一种“痛”,是完满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年批评处罚学生最厉害的教师,当时说不上多受学生欢迎,但是时过境迁,学生记忆最深刻,更受学生的尊敬和怀念。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当事人与老师鲜有芥蒂。非但不记仇,反而因为理解的深入而结下深厚的师生友谊。这种关系背后,其实是基于一种特殊的角色转换:严师而至畏友。其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他做家长之后,跟老师的要求竟然也是相当地恳切:“老师,对这孩子,管教一定要再严一点!”——少不更事的孟浪莽撞,经过岁月的淘洗,像海滩上的脚印,早已抚平;惩戒作为一种宝贵的记忆珍藏,却已深深地铭刻心底。那些痛楚尴尬的过往,像小树苗的那些疤痕结节一样,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时时展示出坚实挺拔的一面。
  惩戒,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艺术;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深沉又悠远,需要学生用一生来慢慢体悟和回味。貌似冷酷绝情的下面是为师者长远的关注,因为学生迟早会明白:老师那是真的为他好啊。所以,谁又能说惩戒不是一种爱呢?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特点以及燃烧系统输入和输出过程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讨论了CFBB的蒸汽压力和床温的动态特性.认为引起蒸汽压力变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料量(内扰)和汽轮
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建立包括各类主题博物馆在内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
我国石油公司勘探-开发-生产主干产业链与辅助产业链构成的集成系统可以产生"协合"效益,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可以转变常规评价所"注定"的"边际"油田的命运.对这类油田开发项目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笔者一直在不懈奋斗。作为一校之长,笔者认为自己不仅应是一位行政执行者,也应是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近年来,学校依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一些教学成绩。当然,成绩不仅是对校长管理工作的肯定,更是让其得到精神上满足的必需品之一。同时,成绩还能激发教育者更大的工作热情,让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从而形成良好的工
小学生习作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使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如何指导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完成这一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重视口语训练  低年级的作文被称为写话。因为与作文相比,写话更容易让低年级的学生接受,减少因使用作文的概念而引起理解与认识的
“和美”即和谐、尚美之意,“和美”的教育理念是以“和”为“贵”,以“真”为“美”,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求真、向善、尚美的品质。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说明如何以“和美”文化为核心,构建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美文化,开发校本课程,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素养。  明确办学理念,探索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经济发展的具
回顾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开发的历史,介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130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性能参数、总体布置、系统情况和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