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文创产品国际会议论文的对比研究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非遗文创产品背景出发,收集了十余篇相关的国际会议论文,涉及到文创产品研发、海南黎锦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通过分类整理比较分析探讨非遗文创产品未来的研发思路,为今后海南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策略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黎族;海南黎锦
  引言
  当前,国家经济形势由对外贸易经济转为内循环经济,国外游转为国内游。各地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发展体验式经济,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设计从过去以“物”为中心的功能主义逐渐转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消费者在对产品基本功能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多的是希望产品能够满足精神需求,帮助其找回对新生活的体验,唤起美好的情感记忆。由于近年来形成的非遗文化研究热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开展得如火如荼,已产生了一批非遗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及种类涉及“少数民族非遗”“地方非遗”“非遗保护与传承”“非遗田野调查”“非遗比较研究”等诸多方向。从百度指数需求图谱中可以看到“文化创意”的热搜指数从2017年初开始持续升温,至2018年初资讯峰值高达5800,“文创产品”也成为新兴的热搜词。然而,国内外目前对于海南黎锦非遗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进行的研究却少有涉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显不足,特别是对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探阶段,还未形成可以支持海南文创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体系。为夯实后期理论研究的基础,结合本人的“黎族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课题研究,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这一研究主题和相应的研究方向,收集到的10篇国际会议中的英文文献,并分类进行论文简要对比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文章比较分析
  此类型文章为笔者课题的研究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论文,一共三篇,分别是龚春英撰写的《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研究》、贾小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传统手工业再开发战略探索》、陈丽娅、洪昭的《贵州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探索》。第一篇首先强调了非遗生产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目前非遗传承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所带来的市场压力、现代文明的发展对继承问题的影响、经济飞速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带来的继承压力、营销工作还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欢迎程度有待提高。这几点也是包括海南黎锦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生产和传承时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其次该文对非遗传承提出了几条措施建议,包括增加财政和技术支持以确保继承人的实际需求、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提供持续的后续人才和智力支持、生产具有现代意义和地方特色的实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建立优秀的营销团队,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立三维交流渠道,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这五点。这几条保护和传承的建议虽然不够全面,但开发和生产具有特色和实用功能的非遗衍生品确实是我的选题所要研究的一部分内容。第二篇文章从题目来看与我的研究方向极为相似。同样都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的背景和视角。同时,黎锦也属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业,只是文中浦城小麦秸秆技术生产工艺和技术发展的经验无法用于黎锦手工业的开发,文中对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的策略与建议还不够清晰。讲述贵州苗绣非遗的《贵州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探索》一文中的苗绣与黎锦一样,都属于地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通过对此文的研究可以将贵州苗绣与海南黎锦的生产、保护现状对比研究,寻求相似非遗文化项目在产品设计、商业化开发方面的对策与创新方法。除贵州苗族苗绣外,今后还可以收集和研究一些少数民族织锦或地方织锦等非遗项目的相关文献,例如云南瑶族织锦、广西壮族织锦、蜀绣、苏绣等非遗项目的文献进行对比研究。
  二、“黎族织锦”类文章比较分析
  第二类文章是以“黎锦”开展的相关研究,分别为吴晓怀等人撰写的《基于产业工程理论的民族旅游服务产品创新与开发研究--以海南黎族黎锦为例》、王洪岩的《黎锦服装的特点及对现代时装风格的反思》、杨杰的《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数字化推广》。三篇文章都以“黎锦”为研究主题,其研究范围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第一篇《基于产业工程理论的民族旅游服务产品创新与开发研究——以海南黎族黎锦为例》与我的研究内容看似更为接近,但文中所提及的“旅游服务产品的创新与开发研究”与本人所研究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旅游服务产品包含有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观光和旅游规划产品等外延,与旅游工艺品、文创产品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文章首先将“基于工业工程理论的范茂村旅游规划”作为黎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来展开分析;其次提出了组合式营销的策略来加快手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推销。对于文中所提到的营销策略和社区(村委会、合作社)主导的发展模式来对黎锦进行销售和推广,笔者对这种方式表示肯定,并將在我的研究中加入更为全面和探索式的形式,总结一些更为合理的商业化营销模式来对黎锦进行推广和销售,从而起到“以销促保”的保护与传承作用。第二篇《黎锦服装的特点及对现代时装风格的反思》以黎锦服装作为研究主题。黎锦服饰是黎锦文化的精髓,黎族黎锦非遗中的“纺、染、织、绣”四大技艺起初都是为了生产黎族服饰。因此研究黎锦文化,首先就要研究黎族服装,包括黎锦技艺、黎锦服饰的颜色特征和图案特征。该文章以现代服装设计理念重新诠释黎族传统文化,以结合黎族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时尚产品的这种“古为今用”的研发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数字化推广》则是通过指出黎锦非遗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后,提出黎锦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以及数字化推广机制。个人觉得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的生产保护并不是最佳的保护措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非遗项目上可用,但对于黎锦非遗还是要将重点放在传承人的培养、黎锦技艺的传授上,通过传习所和职业院校进行一对一或师徒制的传承,才能将黎锦技艺的精髓传承下去。   三、“文創产品研发与设计”类文章比较分析
  第三类为三篇文化创意产品类的论文:裴天涛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意理念与方法解读》一文中首先指出了中国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现状与弊端;中国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创意,无法反映当地文化,产品质量差和缺乏品牌特征。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海南黎锦文创产品上也能看到。作者之后提出通过建立自主品牌,继承和保护当地文化,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以及增加“人性化”元素等方法来解决之前的问题。但没有完全展开进行研究,针对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也没有很好地提出解决方案,还是缺乏一定的深度。宋富里的《“文化与旅游结合”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创新研究》以“文化与旅游一体化”为基础,探讨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和方向,这与我的研究范围与内容有相同的部分。其提出的旅游文创产品的问题与对策与前一篇的观点基本相同。海南为中国的国际旅游岛,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应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将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共谋发展。海南黎锦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很强的文化吸引力,应引导市场通过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文创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提升旅游经济和当地黎族人民的收入。陆飞的《甘肃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从题目来看是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但内容上却主要是地方文化产业研究,包括文创产业现状、文创产业结构、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等内容,没有文创产品设计的内容。不过其对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析也同样可以作为我研究内容的参考。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近些年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被百姓大众所认知,这与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息息相关。非遗文化不应该只停留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和城市中的博物馆中,而应该逐渐壮大,形成文化和文创产业造福地方、创造价值。通过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发展文创经济,同时也反哺非遗项目,起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作用。这需要政府、商家、社会组织与设计师的共同努力。 (海口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Hnky2019ZD-3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Chunying Gong.(2020). A Study on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CCESE 2020), Venue: Moscow, Russia[C]. Published by Atlantis Press SARL, vol. 416, pp.426-436.
  [2] Fuli Song.(2019).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Cultures, Arts and Design(ICHCAD 2019),Venue: Sydney, Australia[C]. Francis Academic Press, UK, vol.040, no.12, pp.207-211.
其他文献
3月2日,全省公共文化暨非遗保护工作协调推进会在陕西省文化馆多功能厅召开,陕西省文化馆中层以上领导、西安等十市群艺馆(文化艺术中心)、部分区县文化馆的馆长(主任)参加了会议。会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梦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谭佳峰,陕西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洪济龙分别讲话。省文化馆副馆长刘丽娟传达和组织学习了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省文化馆
期刊
摘 要:从实验水墨到当代水墨的历程一直是一个反复被讨论和有待深入的话题,一种风格的盛行和转变,不能仅限于对艺术形式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形式背后的概念系统的梳理。它的产生背后有一整套的逻辑思考系统,通过理清完整的思考系统和背后的精神文化支撑,才能真正理解其不断需要做出改变的诉求。实验水墨需作出变革诉求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大的方面有三个,一是面对中国彼时社会环境下对传统绘画做出革新的诉求,二是面对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利用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数字化保护方面进行了阐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流传下去,不至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作为需要人类不断传承的一种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加强对其保护。近
期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0cm×10cm  2.义勇军进行曲 10cm×10cm  3.田汉作词 10cm×10cm  4.聂耳作曲 10cm×10cm  5.起來 11.5cm×11cm  6.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1cm×10.5cm  7.把我们的血肉 12cm×12cm  8.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3cm×10.5cm  9.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2.5cm×12cm  10.每个人被
期刊
曹天娇,1995年生,女,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記者,法律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宣传报道与摄影等工作。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洗礼未曾中断,成为屹立于世界的璀璨明珠。目前在部分高校中,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校园建设之中,但是仍然缺少把新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意识,亦或是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投入资金不够充足等等。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研究新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策略与重要性。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
期刊
摘 要:自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以来,摄影便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摄影艺术已然成为了重要的载体,人们通过镜头的捕捉,反映看到的不同面,表达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点想法并通过这种具象的形式传递给观者。但即使摄影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好的作品也没有实现泉涌式的迸发。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群文摄影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选材视角;思考观
期刊
摘 要:凤翔木版年画在我国民俗艺术中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古朴、稚趣的造型在有效传播信息基础上,实现形式美感和审美情趣的表达。当代插画设计在造型艺术风格的探索中,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觉特征,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对中国经典故事题材“韩世忠插图”的创新表现进行探索,研究插图设计的传承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插图;韩世忠  凤翔在古时候被称为雍城,凤翔木版年
期刊
摘 要:排舞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其中包含舞蹈、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健身功能也非常丰富。因此,高校都将排舞纳入体育课程中。虽然很多学科的教学出现了网络课程,但排舞网络课程却很少。对排舞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网络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推动排舞网络课程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排舞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排舞;网络课程;策略研究  排舞是健身运动的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有重要作用,为小学生提高美术素养打下了坚实基础。美术课程特别是拓展出来的校本课程对学生个性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本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热情。  关键词:校本课程;民间艺术;美术素养  一、研究缘起  朱永新教授说过,新教育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由阳光的轻轻照耀,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得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