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进行统一的指导,使学生按照教师解释的文本含义与主题思想展开学习,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率。文章针对如何提炼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话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话题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54-01
一、引言
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是中职院校的关键目标,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阅读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可见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重点。为了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设计主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通过《故乡的榕树》认识主话题的意义
阅读教学中的主话题一般是教师通过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于阅读教学能起到主导作用的问题。阅读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可以是教师设计,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主话题能够有效地实现整体性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文本的含义,能够让学生积极讨论,且包含的信息容量较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一篇文章来提炼主话题。例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时,教师就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花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的写作重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便可继续提问:“关于思乡怀旧的文章我们以前也学过很多,你们能说出几篇吗?”学生经过思考后会积极地回答,教师便可深化主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榕树来表达思乡怀旧之情的?文中一共写了故乡的几棵榕树呢?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果,S形驼背的榕树是详写,直立的榕树是略写。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可继续提出问题:“作者思念家乡,为什么要以榕树为中心呢?文中关于榕树的回忆都有哪些呢?”在阅读教学中,这些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了阶梯状的教学模块,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活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情设计主话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重点,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主任务,结合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主话题。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将亲情作为主话题,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试着为本文换一个新的标题,与原来的标题进行对比,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亲情呢?”通过这一话题的设计,教师便能够带领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体会亲情,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文本,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设计主话题时,教师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阅读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需求来展开阅读教学,带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播放《雷雨》电影,将人物与情节梳理清楚。运用视频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功能,学生很容易对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产生深刻的印象。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剧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走向了灭亡,你们认为罪魁祸首是谁?”,以“罪魁祸首”为主话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 “罪魁祸首”,同时可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情节来谈谈对于“罪魁祸首”的认识,由此加深印象。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灵活引导与评价话题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结合教材与学情外,教师发挥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保证阅读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由于教师拥有语感以及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由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在探究话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感受,假如学生出现了偏颇,教师就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评价,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发表统一的观点时,教师可不做评价,由其他同学补充结果,充实探究的结论。当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可对整个话题进行评价与补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并不能单纯地以对错来评价学生,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地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情等设计主话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此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武伟,张月芳,戴习林.充分发挥教师在多元解读中的指导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04).
[2]鲍道宏,杨梅芳,徐海娟.文本多元解读:可能及其限度——从诠释学当代发展看新课程阅读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2(04).
[3]夏正江,刘玉书,袁国安.试论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层级结构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话题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54-01
一、引言
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是中职院校的关键目标,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阅读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可见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重点。为了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设计主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通过《故乡的榕树》认识主话题的意义
阅读教学中的主话题一般是教师通过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于阅读教学能起到主导作用的问题。阅读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可以是教师设计,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主话题能够有效地实现整体性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文本的含义,能够让学生积极讨论,且包含的信息容量较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一篇文章来提炼主话题。例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时,教师就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花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的写作重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便可继续提问:“关于思乡怀旧的文章我们以前也学过很多,你们能说出几篇吗?”学生经过思考后会积极地回答,教师便可深化主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榕树来表达思乡怀旧之情的?文中一共写了故乡的几棵榕树呢?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果,S形驼背的榕树是详写,直立的榕树是略写。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可继续提出问题:“作者思念家乡,为什么要以榕树为中心呢?文中关于榕树的回忆都有哪些呢?”在阅读教学中,这些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了阶梯状的教学模块,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活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情设计主话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重点,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主任务,结合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主话题。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将亲情作为主话题,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试着为本文换一个新的标题,与原来的标题进行对比,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亲情呢?”通过这一话题的设计,教师便能够带领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体会亲情,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文本,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设计主话题时,教师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阅读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需求来展开阅读教学,带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播放《雷雨》电影,将人物与情节梳理清楚。运用视频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功能,学生很容易对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产生深刻的印象。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剧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走向了灭亡,你们认为罪魁祸首是谁?”,以“罪魁祸首”为主话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 “罪魁祸首”,同时可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情节来谈谈对于“罪魁祸首”的认识,由此加深印象。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灵活引导与评价话题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结合教材与学情外,教师发挥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保证阅读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由于教师拥有语感以及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由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在探究话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感受,假如学生出现了偏颇,教师就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评价,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发表统一的观点时,教师可不做评价,由其他同学补充结果,充实探究的结论。当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可对整个话题进行评价与补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并不能单纯地以对错来评价学生,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地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情等设计主话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此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武伟,张月芳,戴习林.充分发挥教师在多元解读中的指导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04).
[2]鲍道宏,杨梅芳,徐海娟.文本多元解读:可能及其限度——从诠释学当代发展看新课程阅读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2(04).
[3]夏正江,刘玉书,袁国安.试论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层级结构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