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到1965年,是钱松喦艺术生涯中最为鼎盛和辉煌的时期,其间所作均为以革命圣地、革命纪念地以及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1962年,钱松喦的代表作《红岩》诞生,轰动画坛。红色,是革命的颜色。事实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山水”是深受广大画家们喜爱的题材,因为这一色彩已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像李可染的名作《万山红遍》,也创作于这一时期。而由傅抱石、钱松品等画家组成的“新金陵画派”,尤以强调为政治服务、表现新生活题材而著称,创作了大量描写革命圣地、现实生活和毛主席诗意的“红色”作品。其中,钱松喦的作品被誉为是融合了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样板,因其能够真正做到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手法,真实完美地再现当时强烈的时代气息。当时的美术界公认他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问题”,认为他创造了一种历代绘画史上没有先例的新山水画——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全新风格。钱松喦,由此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但也正因为曾经被作为政治上的“红色”样板,在20世纪末期,很多人对钱松喦作品的艺术价值产生了误解,甚至进行刻意的贬低。但事实上,种种误解和贬低并不能推翻“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的艺术地位,不能抹杀它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历史功迹。而作为“新金陵画派”中的领军人物之一,钱松喦在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也是不可否认的。只有摒弃了偏激的、艺术以外的评判立场和态度,钱松喦作品的艺术价值才得以彰显,对于钱松喦艺术的评价也才能做到客观和公允。
  钱松喦的“红色”题材作品在艺术创新上所取得的成就,实际上体现了画家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成功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对于促进传统中国画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关于艺术的目的问题
  
  在1961年出版的《砚边点滴》中,钱松喦指出,一切艺术,包括国画在内,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探讨艺术的目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可以说,钱松喦作品备受争议、误解与贬低之处,也正在于此。
  关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历来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艺术从属于政治,作为政治的附属品,其存在是为政治服务的;有的则认为艺术是完全独立的,它与政治并没有什么关系。运用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这一问题,艺术与政治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这是因为,首先,艺术与政治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直接或间接地为着同一个经济基础而服务;其次,艺术归根结底是表现人的,而人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因此,艺术与政治之间应该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针对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文化艺术工作“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一带有倾向性的口号,在当时曾起到统一思想的积极作用,而在此后的具体实践中,却被日益简单化和庸俗化,最终导致政治一元化。钱松喦“国画为政治服务”观点的提出,显然是受到了讲话精神的影响。由于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功底深厚,钱松喦本人对于讲话精神的思考与领会,与一般人相比,其实要透彻和深刻得多。如果简单地将钱松岳的“红色”题材作品理解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是政治一元化的产物,从而否定其艺术价值,这样的判断不但失之武断和肤浅,而且恰恰是政治庸俗化的,又—种表现。
  在《砚边点滴》“艺术性的处理”一节中,钱松喦就国画如何为政治服务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把政治看得狭隘,看得庸俗,反而减低了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要有严肃的教育,热烈的鼓舞,也要有轻松滋润的陶冶。题材内容尽管不在直接抓政治,但从现实生活出发,尽管是山水、花鸟,通过高度而巧妙的艺术手法描写出来,这样的作品,可以培养观者高尚、优美、积极的思想情绪。”
  在这里我们能够清楚看出,钱松喦所理解的艺术“为政治服务”,实际上与儒家所提出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文艺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历代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主流哲学思想,主张“文以载道”,而翰墨丹青因其载道、教化的功能表现得不够直接,一向被视为雕虫小技。元代“文人画”的兴起,与汉族文人与士大夫在面对“外族”统治时所选择的出世立场密切相关,而选择退避所体现的其实也还是一种政治态度——入世受阻,只能将胸中抑郁之情发之笔端,聊以自慰。钱松喦幼时习画曾遭到父亲的反对,这说明钱氏家族奉行的还是儒家的主流思想。因此,在接触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钱松喦所能体会到的艺术目的不外两种:一、自娱,二、出售。前者固然不带功利性,但由于历代前人所建构的艺术程式已经相当成熟,为画而画,翻来覆去,很难脱离前人窠臼;后者纯为生计,不得不按照求画者的欣赏趣味进行创作,用钱松凸自己的话说,是“为金钱名利作画奴”。带着这两种目的进行创作,显然都谈不上有多少艺术上的突破,艺术的意义究竟何在?于是,曾经对绘画“几达狂热”“欲摆不能”的钱松喦终于不无悲哀地发现:“我的创作思想,就好象步入死胡同里,只是团团转……国画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钱松喦产生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也绝非个别情况。中国传统绘画在经历了名家辈出、异彩纷呈的唐、宋、元数代后,至明末清初,已步入模古守旧、陈陈相因的怪圈。脱离了社会生活的所谓个性抒写,哪怕只为了自娱自乐,其实很难表现出仓0作主体的真实情感,中国画坛终难逃脱沉闷颓败的命运。“五四”以后,康有为、陈独秀等人甚至提出了“中国画遂应灭绝”的观点,主张全盘接受西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钱松喦读到了毛泽东的讲话。讲话中雄辩大气的论述彻底征服了他,此前为种种迷惘所困扰的钱松喦霎时茅塞顿开。他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懂得作画既不是为画而画,更不是为金钱名利作画奴。而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荣膺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明确了自己身份,明确了我所要走的道路,画出了对人民有益的、富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至此,一向被作为末流小技的国画拥有了与文字一样“导性情、彰善恶、助教化”的功能,国画艺术创作的目的也终于能够与儒家正统的文艺观取得一致。这对于钱松苗来说,是一次豁然开朗的“闻道”,艺术创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更好地表现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目的,为了充分实现艺术的教化功能,钱松喦热情高涨地进行着 各种艺术创新,以期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他说:“要有好的政治效果,必须配合好的艺术手段。在艺术形式上有打动人的心灵的感染力,这个作品才为人民所喜爱,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也愈大。”在这种情况下,作品艺术价值的提高与艺术教化功能的实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正因为钱松喦所理解的“国画为政治服务”与儒家正统的文艺观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即使在经历了10年内乱、深受政治一元化的专制迫害之后,钱松喦仍然能够透过狭隘的、政治庸俗化的表面,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方向。1982年,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新春漫笔》一文,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所喜见乐闻。”只有通过艺术的语言,表现美的形式、善的内容、真的生活,让人们陶冶于文艺之美,感于物、动于衷,才能最终实现文艺“助教化”的社会效果。
  当然。在提倡文化多元的今天,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教化、审美功能或许并不能涵盖一切艺术的目的,事实上,这也并非本文旨在解决的问题。而钱松喦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其本人的创作出发点是带有功利性的、教化功能的,但由于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内心切切实实地充满着热情和激情,因此,即使我们摒弃了政治、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仅仅从画家个人的创作状态而言,也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的。英国诗人、美术思想家威廉·莫里斯在其《艺术的目的》一文中指出:“令人工作时感到愉快,休息时感到充实,这就是艺术的目的。所以真正的艺术纯粹是人生一大幸事。”“艺术决不是外部压迫的结果……是一桩凭借着生命的活力、怀着令人愉悦的希望和目的的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画家的钱松喦,其个人的创作热情和愉悦恰好与当时的主流文艺政策相一致,因此一拍即合。这是钱松喦之幸,也是中国传统国画之幸。
  
  二、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叉高于生活,对于这一点,人们基本上已经能够达成共识。但具体到艺术实践中,真正能够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却并不多。中国画在近代衰败的原因,正在于其日益脱离了现实写生,而仅仅关注于对古人画本的陈陈相因,从而丧失了艺术生命力。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涌现的工农兵题材的绘画作品,虽然其中不乏画技高超的名家,如林风眠、潘天寿曾画过菜农、运公粮,吴湖帆也曾画过原子弹爆炸,可以说所作题材绝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其中真正获得艺术上的成功、产生较大艺术影响的非常之少。
  钱松喦的“红色”题材作品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之处,在于他将充满时代特征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场景入画,其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普通百姓看了倍觉亲切。因此,说钱松喦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应该不会产生异议。但钱松喦的作品是否做到高于生活了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实际上关系到对钱松喦作品艺术价值的评价。像前文已经提到的,徐建融先生就认为,包括傅抱石在内的江苏国画工作团的写生活动,所关心和表现的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所追求的是类似于照相摄影的逼真性,所作不过是“新闻摄影式的水彩写生”作品。徐先生的观点,恐怕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论者的观点。如果这样理解钱松喦的作品,那么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当然要大打折扣了。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指出,现实、自然和人类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层帷幕,人们所能够感知的只是简化的现实,而艺术的目的,就是去除这层帷幕,使我们的心灵与现实和自然产生共鸣。摄影式的写实作品,再现的只是表面的现实,不能体现现实的真正内质,因而不具备多少艺术价值。
  钱松喦确实曾经画过不少纯现实主义的写实作品。解放后,他真心实意地想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绘画技法,歌颂新时代、新生活、新人物。他画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积肥、春耕、运菜,都是大场面、多人群的劳动景象。因为山水画反映现实生活不如人物画直接,他又投入大量的精力画人物,画以前从来没有画过的农民形象。找不到模特儿,就请夫人摆姿势。题材是全新的,“技巧上来不及更新,只好借用老办法勉为其难地去画……把山水布局、透视法及画点景人物的老本领与连环画勾描人物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实际上也是很多老画家采用的方法,被称为“旧瓶装新酒”。用旧的形式和方法表现新的内容必然不和谐,但此时表现新的内容才是画家关注的焦点,换言之,画家关心的是再现生活,而不是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这种情况在钱松喦参加了著名的23000千里写生活动后有了改观。中国画历来注重“师造化”,故写生一直都是画家们协调艺术与现实关系的上佳途径。钱松喦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写生,但一直在江南徘徊,眼界不宽。壮游万里之后,见识了此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山河美景,大大拓宽了画家的视野,胸襟也由此大豁。画家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拓展作品的意境也有了全新的思路,众多载入史册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像钱松喦画于1962年的《红岩》、作于1964年的《常熟田》,当然都可被称为写生,但绝对不是什么摄影式的写实作品,而是体现出高超的艺术价值的“新中国画”“新文人画”。
  如果我们对钱松喦创作于1960年至1965年的“红色”题材作品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再结合画家的种种创作谈,便可以清晰地发现:钱松苗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时,确有不少非常独到又精妙的见解。
  首先,师古人,当知古人实师造化。见识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钱松喦领悟到,传统画本中那些山水画的皴法,其实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石理石纹;所谓的“胸中丘壑”,其实都有生活基础。比如“荷叶皴”,以华山东峰的“荷叶皴”最典型。又如倪云林的“折带皴”,北方人没有见过太湖边的石纹,就认为是“减笔关仝”,其实还是从生活中来,描绘的是太湖石纹的特征。又如石涛山水,实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些闭门弄笔的人反以为怪。
  有了这样的认识,钱松喦的艺术创新就踏实了,大胆了。他说:“古人没有见过因而没有画过的东西太多,我们应该画古人没见过没画过的东西。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当然为古人梦想不到,就是祖国河山,古人没有见过没有画过的也很多。我从西安到延安,经过一带黄土高原,土质僵硬非土非石,这种皴法为画本所无……我们要歌颂这个江南,画这个江南,就不能不画黄土高原,创造一个黄土高原皴,在古人皴法中填充一个空白。”
  因为极好地描绘出高土高原独特的土地质感,钱松喦的“黄土高原皴”后来成为其创新的成功范例之。
  其次,不求形似,万不是不要生活,而是今天所说高于生活的问题。
  钱松喦认为,尽管画需要反映现实生活,但不能太拘泥于表现,而应抓住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实际上也
其他文献
“求道与放歌”——吴国平、谢少承、柳江南书法作品展,于2011年5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博物院展出。这是一个规模不大,也没有很大排场和宣传的三位军旅书家的书法作品展。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个展览,推究三位书家的艺术审美风格、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特别是其文化背景后,就不难看出,这个展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品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对当下书坛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
期刊
编者按 2014年3月19日,“汉风墨韵——李可染暨‘彭城画派’美术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继2013年10月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汉风墨韵——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基础上,中共徐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第二个大型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地缘文化与中国现当代美术——汉风墨韵晋京展美术研讨会”就徐州与二十世纪美术及“彭城画派”展开了研讨这是第一次聚集了徐州籍艺术
期刊
在当今中国画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辈是中流砥柱,尹石正是其中一员。尹石幼时受江南洪泽湖万顷碧波滋养,萌发了对书画篆刻及古典文学的兴趣。后虽从军、学医,但始终不辍艺术之理想,终于卸甲寄情书画。上世纪60年代末,尹石的绘画直接师承画家王板哉,王板哉又早年于北平国立艺专师从齐白石、黄宾虹诸先生,长于写意,尤擅花鸟草虫,其作品简约大气、水墨淋漓。尹石也从老师处受益匪浅,学习继承了其绘画主旨,又兼习扬
期刊
近日又看到了喜猷新近创作的一些书法作品,四体兼具,总的感觉是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追求至善尽美也。喜猷书法,其惟恒思新貌,日复一日浸淫点线,不能至如此富有之境。  喜猷的书法艺术行径,始终走端严堂正之路。其根植在晋人潇散儒雅之地。晋人书法,以羲献父子领军,屹立于汹涌澎湃的书法艺术长河中,激荡无匹。时至今日,冷静地徘徊回顾,其主流
期刊
编者按2013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书法进校园,书法进课堂,把书法教育正式纳入到了国家的教育系统中。2014年7月16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实施了“翰墨薪传工程”中小学书法师资首批培训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开学。由此,中国书法教育的大幕被掀开。中国书法包含了历史、哲学、美学、道德、技艺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书法有法,如何在书法学习中有效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菁华,是每一个书
期刊
杨守敬(1839年—1915年),湖北宜都市陆城镇人,字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晚清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书学理论和书法艺术家、近代大藏书家。他是公认的“开舆地学之新纪元”的泰斗,与清朝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被誉为清代三绝学。杨守敬篆、隶、真、行、草诸体俱善,有《评碑记》《评帖记》《楷法溯源》《学书迩言》等书论传世,至今仍为学书指南。  杨守敬
期刊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 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纶。“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印坛开先河 ……”(孙洵《民国篆刻史》)。后有王雪民、易大厂。杨仲子等人。甲骨文可认识的字很少,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3691字(包括部分合文),其中公
期刊
纵观紫砂发展历史,有两条主线:一、紫砂艺人在紫砂造型、制作工艺、装饰手法、工艺技法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日臻完善;二、文人、士大夫参与合作紫砂的造型设计、装饰陶刻、工艺改良等方面,使紫砂有了更新、更快、更合理的发展。可以说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启发,才能达到现代盛世紫砂的局面。  清代著名金石书画家陈鸿寿为溧阳县县宰时,他从溧阳出发,经二百里水路来宜兴与
期刊
黄宾虹的画学博大精深,这里我只能谈一下我对黄老画学中墨法部分的一些认识。我的认识一共有四点:一、所传的五笔七墨中墨法应该是8种。二、这8种墨法根据其作用的性质两两相对结成4对。三、这4对墨法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因而构成了4个维度。四、这4个维度的8种墨法是黄宾虹画学中太极图秘诀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是八种墨法  大家都知道黄宾虹的五笔七墨。五笔为“平圆留重变”,似乎没有异议,但是墨法到底是哪几种?至
期刊
自我2005年问艺于裘国骥老师以来,他未曾动手画条线,点个墨点示范给我看,但我却非常享受跟随裘老师学习的过程。记得第一次去裘老师家里,在他不大的画室中见到很多艺术理论书籍,特别是经典理论书籍,甚是齐备,让我吃惊不小。最初几年我们的话题一直围绕在读书上,常就书中的某一问题讨论,争辩,并相互推荐,交换欣赏的书籍,裘老师的思辨精神让我获益匪浅。在10年的相处中,还时时感受到裘先生的耿直与纯粹。曾看到他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