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惧怕作文课,厌写、苦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积累和鼓励亲身实践这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奥秘所在,变苦写为乐写。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乐写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第一大难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面对每周一次的作文课都感到千头万绪,愁肠百结地“憋”出几行字还是毫无新意、枯燥无味的句子。每一次作文都成了折磨,将学生对语文残存的一点兴趣都消磨殆尽,学生厌写、苦写。面对这样的写作现状,很多教师也是万般无奈,想改变却力不从心。其实,在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后,笔者发现,将学生的苦写变为乐写并不难,教师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巧妙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妙笔生花。
一、转变策略,弃“逼”用“引”
一直以来,“作文非逼不能写也”几乎成了每个教师的共识,作文课是教师的主宰地,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内容、字数的文章,而且中心不可跑偏。迫于压力,学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作文,但是任凭他们挖空心思,写出来的句子永远都是干巴巴的,丝毫没有生气。这样的作文课上得再多也无裨益,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然而,笔者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却是“写作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立足于这一点,写作教学便会完全不同。需要,从作文的角度来说,就是学生表达的冲动和欲望。究竟该如何产生这种需要呢?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将作文课分成交流和写作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都将作文课当成谈话课、聊天课来上,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师生自选角度、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传递自己的想法,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升华主题。交流后,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即便真的没有什么独立见解也无妨,适当借用别人的观点,这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并无大碍,反而能够让那些作文困难生有东西可写。有了交流做基础,教师便能够轻松引导学生将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融合成文,好作文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例如在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写作课上,我与学生探讨起了春天,开始学生的思维都局限在春天的美景之上,观点陈旧,鲜有突破,我找准机会将角度一转: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春天,除了因为它美丽,还有什么原因让你对春天格外有好感呢?春天和夏秋冬又有什么不同呢?小学生的思维本就异常活跃,听了我这两句话,学生纷纷开始转换角度,有的着眼于四季的变化,有的想到了四季的联系,对春天的赞美也从美景转到了它之于人们的实际意义,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春天的象征意义,话题立刻深刻了,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高明了很多。笔者相信,经过多次这样的谈话和聊天式的作文课的训练,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作文并不难写,自信地开始乐写的旅程。
二、集腋成裘,融会贯通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很多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抓耳挠腮、茫然无措,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为词汇、语言和写作方法的匮乏。如果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纵使内心有千言万语也是枉然,作文终是要写出来给人看的。所以词汇、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写作方法的积累很有必要,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后方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新教材是积累作文素材的绝佳资源。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经过专家的严格筛选,文章题材丰富,写作方式各异,用词准确,而且多半文采斐然,能够全方位地给学生作文以指导。例如:在学习《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将这篇文章与之前所学过的《月亮湾》和《鸟岛》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景,这三篇文章各呈现哪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它们的写作顺序一样吗?写作方法又有何区别?学生很快回忆起了之前两篇文章的精彩片段,而且在我的提示和引导下,学生发现《月亮湾》和《鸟岛》分别是按照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来写的,而《台湾的蝴蝶谷》则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再结合文章内容,学生明白过来:虽然同是写景,但是文章的主题不同,具有的特点也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各自主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式。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由阅读产生了对写作的思考,丰富了写作知识。
三、亲身实践,“做”出美文
“实践出真知”,用在写作上便是“实践出作文”。小学生生活经验匮乏,间接经验也不足,教师所给的写作主题可能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由此导致他们无话可说。尽管想象在作文中永远是被推崇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作文都可以“想”出来,因为想象的来源和根据也是生活,完全的臆想和凭空捏造只能造成作文不合逻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当做写作的支撑,倡导学生“做”出作文。
作文实践包括学生自主实践和教师参与实践两种。学生自主实践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自主地完成作文实践的过程,例如记一次助人为乐的经历、给妈妈过母亲节等写作主题都需要学生的自主实践做支撑,尽管这样的实践少了教师的层层导学,却能够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同时感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保障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性。教师参与实践便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进行实践。
总之,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教师就要改变教法,从多方面巧妙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产生对作文的认同感,让他们不再惧怕和排斥作文,真正将写作当成一种需要,从心底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以手写心,作出美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小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乐写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第一大难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面对每周一次的作文课都感到千头万绪,愁肠百结地“憋”出几行字还是毫无新意、枯燥无味的句子。每一次作文都成了折磨,将学生对语文残存的一点兴趣都消磨殆尽,学生厌写、苦写。面对这样的写作现状,很多教师也是万般无奈,想改变却力不从心。其实,在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后,笔者发现,将学生的苦写变为乐写并不难,教师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巧妙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妙笔生花。
一、转变策略,弃“逼”用“引”
一直以来,“作文非逼不能写也”几乎成了每个教师的共识,作文课是教师的主宰地,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内容、字数的文章,而且中心不可跑偏。迫于压力,学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作文,但是任凭他们挖空心思,写出来的句子永远都是干巴巴的,丝毫没有生气。这样的作文课上得再多也无裨益,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然而,笔者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却是“写作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立足于这一点,写作教学便会完全不同。需要,从作文的角度来说,就是学生表达的冲动和欲望。究竟该如何产生这种需要呢?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将作文课分成交流和写作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都将作文课当成谈话课、聊天课来上,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师生自选角度、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传递自己的想法,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升华主题。交流后,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即便真的没有什么独立见解也无妨,适当借用别人的观点,这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并无大碍,反而能够让那些作文困难生有东西可写。有了交流做基础,教师便能够轻松引导学生将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融合成文,好作文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例如在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写作课上,我与学生探讨起了春天,开始学生的思维都局限在春天的美景之上,观点陈旧,鲜有突破,我找准机会将角度一转: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春天,除了因为它美丽,还有什么原因让你对春天格外有好感呢?春天和夏秋冬又有什么不同呢?小学生的思维本就异常活跃,听了我这两句话,学生纷纷开始转换角度,有的着眼于四季的变化,有的想到了四季的联系,对春天的赞美也从美景转到了它之于人们的实际意义,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春天的象征意义,话题立刻深刻了,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高明了很多。笔者相信,经过多次这样的谈话和聊天式的作文课的训练,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作文并不难写,自信地开始乐写的旅程。
二、集腋成裘,融会贯通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很多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抓耳挠腮、茫然无措,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为词汇、语言和写作方法的匮乏。如果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纵使内心有千言万语也是枉然,作文终是要写出来给人看的。所以词汇、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写作方法的积累很有必要,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后方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新教材是积累作文素材的绝佳资源。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经过专家的严格筛选,文章题材丰富,写作方式各异,用词准确,而且多半文采斐然,能够全方位地给学生作文以指导。例如:在学习《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将这篇文章与之前所学过的《月亮湾》和《鸟岛》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景,这三篇文章各呈现哪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它们的写作顺序一样吗?写作方法又有何区别?学生很快回忆起了之前两篇文章的精彩片段,而且在我的提示和引导下,学生发现《月亮湾》和《鸟岛》分别是按照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来写的,而《台湾的蝴蝶谷》则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再结合文章内容,学生明白过来:虽然同是写景,但是文章的主题不同,具有的特点也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各自主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式。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由阅读产生了对写作的思考,丰富了写作知识。
三、亲身实践,“做”出美文
“实践出真知”,用在写作上便是“实践出作文”。小学生生活经验匮乏,间接经验也不足,教师所给的写作主题可能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由此导致他们无话可说。尽管想象在作文中永远是被推崇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作文都可以“想”出来,因为想象的来源和根据也是生活,完全的臆想和凭空捏造只能造成作文不合逻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当做写作的支撑,倡导学生“做”出作文。
作文实践包括学生自主实践和教师参与实践两种。学生自主实践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自主地完成作文实践的过程,例如记一次助人为乐的经历、给妈妈过母亲节等写作主题都需要学生的自主实践做支撑,尽管这样的实践少了教师的层层导学,却能够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同时感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保障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性。教师参与实践便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进行实践。
总之,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教师就要改变教法,从多方面巧妙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产生对作文的认同感,让他们不再惧怕和排斥作文,真正将写作当成一种需要,从心底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以手写心,作出美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