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接受学习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了,也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开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为学生高年级数学学习和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转变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与联系生活实际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1-0149-01
小学生思维发展和认知结构并不完善,所以他们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提升的基础和关键时期,该阶段能力的形成发展将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只顾那重要的作用。同时,新课程标准向小学数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转变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倾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强调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固守于传统之中,而是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思想,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以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填鸭式教学方法通常是小学数学教师用以开展课堂教学的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则毫无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意识,无法做到有效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的组织和构建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们发布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沟通、互动与探讨,实现相互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授《小数点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5人,小组成员规划好以后,笔者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然后笔者下发探究任务,如下: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吗?小数点后面添加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什么?小数一定比整数大吗?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讨论交流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2.创设课堂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
创设情境能充分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和感官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奠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運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和展示给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丰富学生学习的直观感知,发展学生注意的指向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动机,具备自主学习的基础动力。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学习感知,增强学生们的知识理解,上课后,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直观的课堂情境。首先,笔者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种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然后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这些图形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这时,学生们便会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形进行观察与思考。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课堂情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感知,引导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的理解学习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各种数学问题的有效解答,所以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燃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现实生活入手,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元素和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营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从而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和具体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们的理解学习,笔者将本节课的知识与生活进行了联系,让学生们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学生们普遍会说出瓶口、下水井井盖等物体,这时,笔者在结合学生们说出的物体引出圆的性质。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了学生的理解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要努力完成的任务和目标。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运用转变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来改进和变革数学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整个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质量、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蒋贵斌.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J].学周刊,2019(11):94
[2]吴传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05-20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1-0149-01
小学生思维发展和认知结构并不完善,所以他们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提升的基础和关键时期,该阶段能力的形成发展将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只顾那重要的作用。同时,新课程标准向小学数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转变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倾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强调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固守于传统之中,而是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思想,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以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填鸭式教学方法通常是小学数学教师用以开展课堂教学的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则毫无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意识,无法做到有效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的组织和构建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们发布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沟通、互动与探讨,实现相互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授《小数点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5人,小组成员规划好以后,笔者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然后笔者下发探究任务,如下: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吗?小数点后面添加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什么?小数一定比整数大吗?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讨论交流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2.创设课堂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
创设情境能充分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和感官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奠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運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和展示给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丰富学生学习的直观感知,发展学生注意的指向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动机,具备自主学习的基础动力。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学习感知,增强学生们的知识理解,上课后,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直观的课堂情境。首先,笔者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种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然后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这些图形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这时,学生们便会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形进行观察与思考。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课堂情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感知,引导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的理解学习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各种数学问题的有效解答,所以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燃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现实生活入手,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元素和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营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从而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和具体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们的理解学习,笔者将本节课的知识与生活进行了联系,让学生们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学生们普遍会说出瓶口、下水井井盖等物体,这时,笔者在结合学生们说出的物体引出圆的性质。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了学生的理解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要努力完成的任务和目标。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运用转变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来改进和变革数学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整个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质量、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蒋贵斌.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J].学周刊,2019(11):94
[2]吴传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05-20